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探索与实践
——以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贯通规划为例
2017-06-01杨伊萌
杨伊萌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探索与实践
——以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贯通规划为例
杨伊萌
杨伊萌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分院
助理工程师,硕士
0 引言
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中提出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总目标和建设“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的子目标。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既存的城市公共空间越发显现出功能单一、品质欠佳等问题,难以满足市民对公共空间的认知和使用需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是解决上述矛盾、实现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十三五”期间,黄浦江两岸地区开发范围扩大至从吴淞口到闵浦二桥,浦江开发建设从以基础开发为主逐渐步入以基础开发和功能提升并重的新阶段。黄浦江滨江地区,特别是东岸沿岸地区作为上海全球城市战略的重要支撑空间,从生态、历史、市民生活等多元化角度反映
着城市的面貌,但目前其滨江城市公共空间仍在功能、品质、开发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其空间品质亟待提升。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语境中,值得从规划设计的角度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决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
1.1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内涵和经验
公共空间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学和政治哲学领域[1]。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城市生活的容器,人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空间[2]。
城市更新的概念源于西方,始于欧洲和北美自二战以来重建破败城区的探索。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西方主要国家面对种种“城市病”问题时,提出通过城市更新来寻求城市发展的新模式,以促进地区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居住品质的提升[3],其更新理念也逐渐从以物质环境为核心转变为以人为核心。城市的公共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为所有人共享,因而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和优化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议题。世界范围内经典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实例,如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地区和新加坡滨海湾,通过以混合功能、人性化行为环境和高质量的公共空间的塑造来重塑城市活力,融入了城市和区域的特色,从而实现包容、多元、系统性的更新。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提升成为城市建设精细化发展阶段的要求。一些我国经济先发地区的大城市,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方式[4]。例如深圳引进我国台湾地区的城市更新单元制度[5],建立了规范有序的城市更新机制,编制了《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和全国第一个公共空间的系统规划《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使得城市更新单元的规划经过与控规类似的审批程序后,能够与其衔接成为相关地区控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于2015年5月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6],针对城市资源环境约束下内涵增长、创新发展的需求,进一步集约利用存量土地、激发都市活力、改善人居环境,为进行建成区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可持续改善的建设活动提供了依据。
1.2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意义和途径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意义体现在城市环境和城市人两方面,因公共空间的类型和使用者不同,其物质环境更新的目标也存在差异。上海的城市公共空间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就公共空间的类型来说包括城市广场、公园、滨水绿地等,很多公共空间又显现出形式多元、功能复合、与周边城市空间连通的特点,这些公共空间为城市居民的户外游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场所选择。
图1 市民需求调研结果统计资料来源:“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方案设计”项目。
公共空间的更新首先意味着功能的更新,多种功能的混合应当被考虑[7],通过高品质和足够数量的功能植入,让每一个来到公共空间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也会对使用者产生影响,通过与周边街道、公园绿地、河流水系等城市或自然要素的连接,形成良好的可达性和开放界面,提升空间的吸引力;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8],要求城市公共空间与人群活动形成互构关系[9],通过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将城市生活的魅力转变为物质环境的魅力,以人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和体验充实场所氛围,城市的公共空间才能生动且富有活力。
2 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
2.1 需求层面
为了使东岸滨江地区真正成为市民需要的公共空间,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东岸的更新开展了“面向大众人群、线上线下结合”的公众调研,线上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微信、微博、网页、手机APP等多渠道推广宣传,线下采取问卷调研和座谈会的形式,让游客、周边居民及工作人群广泛参与。调研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9 382份,其中线上问卷占84%,线下问卷占16%。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东岸滨江地区的环境品质满意度不高,较为普遍和迫切的需求是增加绿地、滨水步道和跑步道等丰富的活动场所。对优美的自然环境、具有人文趣味的空间和定期开展特色文化活动的需求同样受到受访者的广泛认同。另外,由于受访者到达滨江区域的交通方式各异,为满足人群不同的出行方式,滨江区域的可达性显得格外重要(图1)。
对于不同年龄、职业和开展不同类型户外活动的人群而言,其需求又有差异化的表现。滨江自行车租赁服务,厕所、更衣室、存包处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适量的餐饮娱乐消费机会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
图2 东岸滨江断点示意图资料来源:“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方案设计”项目。
2.2 规划层面
黄浦江东岸岸线总长度约21 km,沿线总共涉及11个控规单元,岸线长、控规单元数量多,且各单元控规编制时间跨度大,实施进展差异显著,造成滨江地区的实施方案之间较少联系与呼应,滨江地区风貌差异较大,不能形成视觉景观上和谐统一且功能使用上衔接良好的城市滨水界面。另外,虽然东岸滨江街坊现状基本以公共绿地为主,但部分街坊地块划分零碎,一些市政和公共设施用地在滨江一线的分布成为全线开放贯通的障碍。随着市民活动向东岸地区的涌入,滨江空间局促造成的公共设施和绿地建设的矛盾愈加凸显。
东岸的公共空间不是单纯的滨江生态绿地或公园,随着城市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了上海的名片、城市的客厅,既有控规中仍将其等同于一般公共绿地考虑,显然没能准确地把握东岸公共空间的定位,在规划层面形成了其环境品质和空间质量提升的瓶颈。
图3 东岸滨江现存历史建筑及构筑物资料来源:“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方案设计”项目。
除此之外,东岸滨江地区同期编制的规划各自关注其规划范围内的地区状况,未能从整体上考虑滨江公共空间及其承载户外活动并保证活动连续性的潜力,对滨江公共空间贯通的重视不足,造成滨江地区发展的碎片化。
2.3 建设层面
由于缺乏整体设计,且受到施工进度的影响,东岸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和景观效果并不理想。现状可供游客集中休憩和活动的大型广场空间数量少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船厂、老白渡绿地、世博公园和前滩公园区域。
由于待建、私有或其他管理原因,部分区域封闭,形成滨江公共空间断点,主要有如下3类:由于缺少跨越河流的桥梁而形成自然断点9处;进出轮渡码头的人流车流阻断了滨江动线,形成15处断点;一些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所在地隔断了滨江区域,或不允许公众进入,形成建筑断点11处。由于这些断点的存在,割裂了滨江慢行交通,造成步行通道阻断或过于狭窄的现状(图2)。
另外,东岸滨江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有待加强。现存不少质量较好的工业时代遗留建筑,一部分已经或正在被改造利用,如特钢大舞台、船厂、煤仓等;但仍存在诸如杨浦大桥下仓库在内的一些具有一定研究和审美价值的历史建筑,由于未被列入文保单位,尚未得到妥善保护与利用(图3)。
综上所述,目前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尚未满足市民使用的需求,在规划和建设层面仍存在发展碎片化、步道不连续、空间品质欠佳等问题,在整体定位、空间布局、配套服务等各方面亟待全面升级。面对上述问题,更新实践需要针对性地提出策略、方法和探索。
3 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的更新实践
3.1 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的定位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见证着城市的发展演变历程。随着浦东的开发和多座跨江大桥和隧道的建造,黄浦江成了穿城而过的河流,它的功能也跟随城市的发展逐步从工业和航运向承载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转变。黄浦江两岸是体现上海城市精神的核心场所和世界级滨水区,而东岸作为两岸城市核心功能最为集聚、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核心滨水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城市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它的发展在浦东乃至上海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功能提升、布局优化、环境营造、造福民生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岸公共空间的更新旨在“还江于民”,创建上海绿色开放的滨水区、历史文化的展示区、市民活动的综合区、互动的体验区、转型的示范区,打开黄浦江滨江第一界面,打造属于人民的公共空间,健身、旅游、休闲的生活岸线,具有魅力的市民舞台与城市客厅。
3.2 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
东岸公共空间的更新使城市滨水区生态、文化与市民活动的融合成为可能,是实现自我更新的滨江生态环境、保护与提升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工业遗存、建设功能复合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机遇。围绕活力、人文、绿色的理念,倡导空间使用方面的连续、开放和便捷,鼓励环境氛围方面的多元、地域特色和整体协调,注重生态系统方面的安全、自然、可被人感知和体验,提出从多元角度切入的5项更新策略。
图4 主题区段划分资料来源:“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方案设计”项目。
(1)铺绿
以自然为本底,融入地区生态格局,构建亲水宜人的绿色岸线。充分尊重浦江自然形成的湿地系统,结合防汛堤的建设与改造,利用河口、桥下等空间形成生态锚固点,建立满足生物需要的多样生态空间体系,形成向城市腹地渗透的水绿交融的生态环境。
(2)穿线
对行为与速度进行重新组织,在东岸公共空间中嵌入慢行休闲步道体系,同时考虑水上和陆域公共交通,将亲水漫步道、林间跑步道、堤上骑行道、江上游船和陆上空轨5条纵向线路织入公共空间中,连通南北,构成东岸的“五线谱”。
(3)镶嵌
开放公共绿地,重塑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布局均衡为原则配置节点广场,为多样活动的开展提供舒适宜人的场地。注重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的衔接,加强历史建筑、工业遗存的修缮利用和功能再植,在历史文脉的基石上推陈出新,积极推进新建文化项目。
(4)点缀
图5 工业遗存的改造再利用资料来源:“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方案设计”项目。
完善未来公共空间的服务功能,在充分利用周边现有设施的同时,适量新增具有特色的滨江公共服务设施,与象征东岸地区的特色构筑物相结合,形成代表该区域的景观标识。优化现状滨江市政设施布局,通过景观手段对泵站等设施进行改造处理,着力解决市政设施与滨江贯通冲突的问题,强调环境和视觉的通达性和景观性。
(5)提亮
营造东岸沿线多个区域亮点,通过绿色、智慧和具有创意的方案设计,形成滨江特色主题区段和活力聚集的重要节点,向上海市民乃至全世界游客展示黄浦江东岸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的魅力。
3.3 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更新的方法探索
(1)从市民需求出发的综合环境品质提升
开放增绿。响应市民对优美的自然环境的追求,东岸的更新重点关注滨江公共绿地的生态功能。对于东岸地区而言,以增绿为目标的规划并不等同于恪守公共绿地75%绿地率的要求,而是在综合考虑活动人群对公共空间的使用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情况后,提出沿江绿地总量不减少、绿地率不低于50%的控规调整要求,通过指标的调整,真正解决东岸地区活力提升和生态保护的矛盾。
主题区段。结合使用人群需求和滨江空间特质、区域发展定位、腹地功能差异考虑,规划将滨江空间分为文化长廊、多彩画卷、生态休闲、创意博览、艺术生活5个主题区段,形成整体协调又各具特色的滨江景观。通过主题的策划,使各区段能够在现状特色的基础上,找准未来的发展定位,也为市民提供了多元的滨江游憩机会,满足使用者观光游览、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等差异化的公共空间使用需求(图4)。
文化传承。对地区内通过历史建筑认定和具有保护价值的工业遗存构件与建筑进行划示,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及其周边风貌,鼓励历史建筑的更新及公共性使用,探索其多样化的利用方式,为市民提供滨江休闲活动的驻足场所,形成浦东黄浦江沿岸历史风貌特色区。如艺术生活段中煤仓及其附属构架的建筑改造,在保留工业时代记忆的同时,打造出一座滨江艺术馆,将当代艺术引入东岸,丰富了市民滨江活动的选择(图5)。
设施配套。加快推进未实施规划道路建设,提高沿江地区道路密度;优化常规公交线网,规划新增部分公交线,强化公交枢纽、首末站建设;预留空轨空间,提升滨江区域的可达性和各景点之间的连通性。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供机动车停车场及公共自行车服务点,鼓励使用智慧设施对机动车与自行车进行动态管理。
(2)从系统性出发的整体控制和引导
针对沿线既有控规编制单元多、时间跨度大,以及实施主体方案不一、实施标准各异的问题,将滨江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整体进行更新,不受限于既有控规单元边界,将沿江21 km的滨水区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重点关注地区发展能级亟待提升、现状公共空间环境较差、建筑质量较低、民生需求迫切、公共要素集中且亟待完善、近期有条件实施建设的区域,面积为4.09 km2。
图7 跑步道和骑行道平面布局资料来源:“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方案设计”项目。
东岸公共空间更新的系统性还体现在对沿线慢行步道的强制性控制方面。通过附加图则上新增慢行步道的管控图例,划示了3类步道及其混合道的位置和宽度,从法定规划层面确保了公共空间贯通的可操作性和整体协调。
系统性的专项设计引导是东岸公共空间在景观方面整体提升的保障。通过对景观家具、地面铺装、艺术装置、配套设施、标识系统、绿化种植、夜景照明等专项,对公共空间中的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引导。如绿化种植专项中对各区段种植主题的引导,能够更好地发掘和彰显各区段的植物景观特质,通过对步道沿线植物品种、间距、高度等控制,保证了沿线21 km的协调统一。
(3)从空间体验出发的工程技术处理
贯通慢行步道。东岸贯通步道的设计建设兼顾了滨江休闲观光和运动健身的功能需求,通过具有明确慢行指示或铺装的道路建设,形成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3类功能的慢行步道。如遇滨江绿地狭窄的情况,在活动不相互冲突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对步道进行合并设置(图6)。
漫步道亲水设置,将休闲观光的人流引向滨江。由于漫步道与广场、设施的紧密结合,及其可承载户外活动的多样性,漫步道的建设形式相对自由。而对于跑步道和骑行道来说,由于活动速度和人群使用的特点,需要统筹考虑,确保步道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景观性(图7)。
3类步道在竖向标高的设计上同样存在差异。漫步道为“低线”,多结合现状高桩码头设置,标高在5 m左右;跑步道穿梭在公共绿地中,随地形起伏变化,标高整体控制在7 m左右,使跑步者的看江视线不受阻碍;骑行道多采取高架形式,成为整体标高9 m左右的“高线”,减少速度相对较高的骑行活动与其他滨江活动的冲突,同时保证了骑行时仍可眺望江景,形成开阔的滨江视野。
提升滨水岸线。滨江岸线环境要素多样,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浚浦线、港池线、高桩码头、防汛墙等。为强化并展示黄浦江东岸高桩码头保存较好的岸线特点,将浚浦线和河道蓝线之间的区域划为滨江环境建设区,允许适当地改造提升。这一区域集中了大量的高桩码头,引导其进行功能性和艺术化处理,最大程度地创造亲水的交往、休憩、教育、运动等多元化场所,对于有条件进行改造与提升的水域,进行湿地花园等生态设计,形成兼具生态性与活力的亲水空间(图8)。
防汛墙是黄浦江沿岸必不可少的防汛设施,由于防汛墙需要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其结构、形式和高度都难免造成空间或视线上的阻碍。因而滨江绿地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与防汛墙的结合,在工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防汛墙作隐藏式处理,使用防洪堤堆坡的形式,创造更多的绿色开放空间;在必须设置直立式防汛墙的区域,对墙体及闸口作艺术化处理,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打开滨江视线(图9)。
优化竖向设计。滨江绿地的竖向地形处理是东岸公共空间更新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面对不少区域滨江绿地狭窄、设施配套不足、滨江区域和腹地连通性差,以及沿江断点多的情况,需要对步道、设施、建筑、防汛墙等要素进行统筹考虑,通过高差处理,保障安全、开放、宜人的公共空间环境,营造丰富的空间体验(图10)。
图8 滨水环境优化示意图资料来源:“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方案设计”项目。
图9 防汛墙处理形式示意图资料来源:“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方案设计”项目。
图10 竖向地形处理示意图资料来源:“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空间贯通方案设计”项目。
东岸公共空间的更新允许适量的滨江绿地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除必要的地下停车库之外,分散均匀地布置适量的公益性服务配套设施功能,如售票厅、公共厕所、小卖部、小型餐饮等,满足滨江活动人群的使用需求。地下服务设施采用覆土建筑的形式,开放更多的地面空间,创造变化丰富的竖向地形。
4 结语
对于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上海而言,黄浦江东岸乃至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都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浦江东岸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用创新的思路,解决难点问题,强化沿江的整体协调,推进公共空间的绿色、开放、共享。通过控规的局部调整将更新内容纳入法定规划,确保了规划目标和理念贯穿项目设计和建设实施,可以为其他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提供经验借鉴。
References
[1]郭琦,魏娜,吕小辉. 参与性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园艺,2016(1):62. GUO Qi, WEI Na, LV Xiaohui.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spaces [J]. Xiandai Horticulture, 2016(1): 62.
[2]张景礡,付荣祥. 小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诉求及影响因素探讨——以长兴县人民广场改造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4(9):150-152. ZHANG Jingbo, FU Rongxiang. Analysis of the deman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mall-sized cities public space renewl: in the Changxing People Squar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for example[J].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2014(9): 150-152.
[3]张更立. 走向三方合作的伙伴关系:西方城市更新政策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04(4):26-32. ZHANG Gengli. Towards three-way partnership in urban regeneration: the Western experience and implications to Chinese cities[J].Urban Studies, 2004(4): 26-32.
[4]王一,卢济威. 城市更新与特色活力区构建——以上海北外滩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为例[J]. 新建筑,2016(1):37-41. WANG Yi, LU Jiwei. Urban regeneration and the making of distinctive vibrant zone: a case study on the urban design of Shanghai North Bund area[J]. New Architecture, 2016(1): 37-41.
[5]吕晓蓓. 城市更新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及其影响[J].现代城市研究,2011(1):17-20. LV Xiaobei. On the effect and role of urban regeneration plan in the planning system[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1(1):17-20.
[6]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R]. 2015. Shanghai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renewal in Shanghai [R]. 2015.
[7]崔琰,房文博. 城市公共空间再生设计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5(11):2-6. CUI Yan, FANG Wenbo. Research on regeneration design of urban public space[J].Modern Urban Research, 2015(11): 2-6.
[8]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 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Marcus C C. People place: 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M]. YU Kongjian,translated.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1.
[9]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汤羽扬,王兵,戚军,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Gehl J, Gemzoe L. Public space·public life[M]. TANG Yuyang, WANG Bing, QI Jun, translate.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3.
[10]翟斌庆,伍美琴. 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J]. 城市规划学刊,2009(2):61-67. ZHAI Binqing, Mee Kam Ng. Urban regeneration and its realities in urban China [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9(2): 61-67.
[11]吴志强. 城市更新规划与城市规划更新[J].城市规划,2011(2):45-48. WU Zhiqiang. Urban renewal planning and urban planning renewal[J].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1(2):45-48.
[12]洪杰,焦丽娅. 城市更新中非保护建筑的“去”与“留”评估研究[J]. 规划师,2016(12):115-120. HONG Jie, JIAO Liya. Removal or preservation: unprotected building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J]. Planners,2016(12):115-120.
[13]王艳. 人本规划视角下城市更新制度设计的解析及优化[J]. 规划师,2016(10):85-89. WANG Yan. An analysis of the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Shenzhen urban renewal from humanistic planning viewpoint[J]. Planners,2016(10): 85-89.
[14]唐婧娴. 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政策利弊及原因分析——基于广州、深圳、佛山三地城市更新制度的比较[J]. 规划师,2016(5):47-53. TANG Jingxian. An analysis of different urban renewal policies under different models[J]. Planners,2016(5): 47-5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Urban Public Space Regener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East Bund of Huangpu River Public Space Regeneration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更新为城市空间转型和品质提升提供了可行路径。面对特定地区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公共空间更新在规划设计阶段的实践也在探索中前行。以上海市黄浦江东岸滨江开放贯通规划为例,通过分析黄浦江东岸滨江的城市公共空间面临的问题,围绕系统化、多角度的综合规划策略,从市民需求、控规和建设实施3方面着手,解读东岸滨江公共空间的更新实践,总结其更新的创新特点,借此为未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With the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the existing urban public space is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urban resident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urban land resource shortage and the need of urban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urban public space regeneration will be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quality promotion of urban space.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ity and unique character of specific urban public space, methods of urban regeneration planning have been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exploration. In the case of riverside open space regeneration of East Bund of Huangpu River, the paper analys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area, and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during statutory planning phase, explaining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from diverse angles of people’s needs, statutory plan and construction.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innovative features of the urban public space regeneration planning.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other urban public space in their future regeneration.
城市公共空间 | 更新 | 黄浦江东岸 | 上海
Urban public space | Regeneration | East Bund of Huangpu River | Shanghai
1673-8985(2017)02-0046-06
TU98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