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在砂层地质中应用与施工建议
2017-06-01李章秋黄挡枫
李章秋 黄挡枫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在砂层地质中应用与施工建议
李章秋 黄挡枫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
工程桩基础质量与工程质量直接相关,要保证桩基础的质量,施工控制就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在砂层地质中,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桩基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原因,为桩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建议。
桩基础;质量检测;重要性;检测技术;声波透射法
1.前言
工程的基础主要就是桩基,一般情况下都隐藏在构筑物的底部主要用于对构筑物整体的支撑,所以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
2.工程中桩基检测的重要性
随着高层建筑、铁路及公路桥梁、海港建设等工程的发展,桩基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桩可以把上部荷载传递到较深和较好的土层,但它是隐蔽工程,施工难度大,质量问题较多,尤其是灌注桩,由于地质条件、地下水、施工工艺、施工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的差异等因素,更容易发生一些质量问题。因此,基桩检测工作是整个桩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声波透射法检测技术分析
声波透射法是利用声波的透射原理对桩身混凝土介质状况进行检测。在桩身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通过水的耦合,声波从一根声测管中发射,在另一根声测管中接收,可以测出被测混凝土介质的声学参数。当桩身混凝土质量存在缺陷时,声学参数声时、波幅及主频会发生变化。声波透射法就是利用这些声波特征参数来判别桩身的完整性。
4.工程桩基检测技术应用实例
某大桥232号墩,5号桩设计桩径1.0米,龄期32天,设计桩长48.0米;233号墩,1号桩设计桩径1.0米,龄期33天,设计桩长49.0米,两个墩基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设计声测管数量都为3根,地质情况一样如下:从地表向下依次为0~5.2米(粉砂125kPa);5.2~13.3米(粉质粘土130kPa);13.3~25.2米(细砂160kPa);25.2~32.6 米(细 砂250kPa);32.6~57.6米(中 砂300kPa);57.6~71.0米(中 砂350kPa)。通过声波透射法检测,所有曲线数据有附图附表如下:
232-5桩缺陷处的代表性的异常测点实测曲线如图1:
233-1桩缺陷处的代表性的异常测点实测曲线如图2:
232-5桩曲线图如图3:
233-1桩曲线图如图4:
232-5桩38.25~48.0米数据如图5:
233-1桩38.25~49.0米数据如图6:
分析波形,其中232-5号桩1-2面和2-3面在距桩头44.5~48.0米范围内存在缺陷,声时加大、波速降低、波幅正常和波形不畸变;该缺陷段的波速在2km/s,比该桩正常波速低了约一半,通过对该桩进行2孔的钻芯验证,未发现混凝土问题,推断该桩44.5~48.0米桩中心及附近混凝土质量没有问题,另外根据缺陷位置处在中砂300kPa的地层和缺陷剖面参数特征,推出产生缺陷的原因是2号声测管附近(斜测发现)出现砂浆包裹体,进而产生声时加大、波速降低、波幅正常和波形不畸变。施工产生这种原因就是成孔孔径大或垂直度不够,某根声测管(钢筋笼)偏向一侧,灌注混凝土后,个别声测管不在混凝土或不完全在混凝土里,尤其在砂层地质中,更易形成砂浆包裹体。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233-1号桩1-2面、2-3面和1-3面在距桩头45.5~49.0米范围内,声时加大、波速降低、波幅正常和波形不畸变;该缺陷段的波速在1.5km/s,比该桩正常波速低了约2.5km/s,通过对该桩进行1孔的钻芯验证,未发现混凝土问题,强度试验也满足要求,排除灌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产生波速低的原因,经过对45.5~49.0米的缺陷进行斜测,发现缺陷至少存在与3根声测管附近,后向施工单位了解,施工单位采用回旋钻成孔,超钻深度没有清渣。由于地处中砂地层,没有清渣,灌注混凝土之前,桩底中砂渣样过厚,灌注的混凝土的冲击力使桩底中砂渣样延着钢筋笼内外侧向上翻腾,由于渣样过多,不能达到桩顶,滞留在桩底钢筋笼内外侧,使得整个桩的桩底混凝土成倒锥形,声测管裸漏在砂或砂浆中,通过声测管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发现缺陷。
通过这两个实例,在砂层地层中施工桩基,一定要避免孔径过大,控制桩基成孔的垂直度,避免声测管的裸漏,更应重视并做好清渣工作,不要认为摩擦桩不需要清渣或超钻长度代替清渣,甚至有的人认为嵌岩桩、摩擦桩设计允许有几公分、几十公分的沉渣,殊不知这是灌注之前的允许厚度,灌注之后的应该是工后零沉渣。总之要重视清渣工作,尤其对于大直径桩来说,桩底清渣更应该全面,不要偏那一侧。
5.结束语
桩基工程的安全与单桩本身的质量直接相关,而施工因素(成桩工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的均匀性、施工方法的可靠性等)不仅对单桩质量而且对整个桩基的正常使用均有影响,因此更应该优化工艺,吸取教训,采纳建议,精益求精!
[1]毕政文.桩基测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5.
[2]陈凡 徐天平等.基桩质量检测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