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
2017-06-01黄艳春
黄艳春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信息化教学的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主要分析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运用现状,阐明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和实践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如何增强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恰当性以及如何通过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期实现最大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思想品德课 整合现状努力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实践能力。但在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以教师为中心,只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必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主体”,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的现状及完善的必要性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信息技术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多媒体教学是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为一体的现代教学手段。它改变了传统的手工业性质的课堂教学方式,告别了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的呆板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信息量少、内容抽象、效果不明显等弊端。它能形象、生动、直观地将课本中一些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感官需求。
笔者对我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了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000份,回收约800份,校内各个年级的学生均参加了此次活动。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半数(60.65%)的学生反映其授课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从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看,近一半(43.82%)的学生喜欢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近三分之一(31.44%)的学生认为“效果好”;超过半数(62.23%)的学生认为,使用多媒体上课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比较中,过半数(51.56%)的学生认为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传授知识更易让人接受,只有12.68%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方式传授知识容易让人接受;在两种教学方式吸引学生专心听课的比较上,得到的数据结果接近(39.24%、34.78%),认为两者都能吸引学生专心听课。在多媒体教学是否会取代传统教学方式上,近一半学生(43.56%)认为不可能,近三分之一(31.14%)学生持不确定态度。就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质量上,绝大多数(60.68%)学生对教师课件设计满意,超过半数(54.67%、51.40%)学生认为教师使用多媒体熟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图像清楚,大多数(72.65%)学生希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绝大多数学生(73.91%)希望能适当在课堂上放些影片、案例或演讲视频等,以丰富学习生活,扩展知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的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及实践能力。但在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却仍然存在着这样一种角色错位的现象:以教师为中心,把手工板书变成了电子板书,只是单向性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依然是单向的、不完整的,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必须要更好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同时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上,使用的领域还比较狭隘,仅限于制作课件,在实际教学中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还不够充分。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淋漓尽致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已经成为教学领域中急需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整合而进行的努力
人本主义认为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成长的来源,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文关怀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固有的潜能得以充分实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中教师应是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习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是用来创建意义建构情景、帮助学生认知的工具,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工具。识记的效果与识记的对象紧密相关。如果人以识记材料作为人活动的对象时,识记效果就大为提高;识记直观、形象的材料,识记效果优于识记抽象的材料。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设计各种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并有所收获;利用生动形象的材料来启发学生;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将教学内容以声音、图像、文字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形象生动。
在以上理論的指导下,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促进和完善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做出了努力。
1.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整合是自然的、恰如其分的。例如在教学中最典型的做法是,能用实物展示的就不用电子图片展示,能用实物演示的就不用电脑动画演示,能用电脑动画演示的具体事情就不用口头文字表述,不要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抽象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它真正发挥其特长而不是“走形式、摆样子”。例如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上网收集资料或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并将案例和图片制作成幻灯片,然后让学生充分展开分析讨论。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而教师单纯的口头描述,学生往往不理解或一知半解。再如,在本组有经验的老教师的带动下,各位年轻教师非常重视每次测试及大考的试卷讲评,在讲评前都会对试题的各方面进行充分的数据分析。例如各个班的考试情况分析、选择题的丢分情况、每道问答题的得失分情况、考得好的学生、单题考得好的学生、教师的参考答案、学生的好答案等等。这些都会通过Power Point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找问题”“我的答案VS标准答案”的比对环节就能很直观地认识自己的考试状况、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空间。同时受表扬的学生也会深深地受到鼓舞,增强信心。这都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告诉学生“你错在哪里”远远比不上引导学生发现“我为什么错”“我的优势又在哪里”。
2.在主题探究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探究活动是探究学习中的核心环节,是学生利用各种探究手段和工具获取相关资料和数据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是抽象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快速、便捷、高质量地完成对某个问题的探究。同时,在学生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探究“中学生如何自立自强”这个主题时,我们会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某位同学家里做饭做菜,从资金的预算、食材的准备到饭菜的制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要通过影像设备把整个过程及对该同学家长的采访记录下来,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展示。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在深刻地实践和体会自立、合作精神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课件制作的水平,并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评价。
3.研究“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对思想品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其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优化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研究网络多媒体教学应用中的一些理论和技术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教学手段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恰当性,避免陷入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误区。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辅助工具,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导都是人,不应喧宾夺主,不应让机器唱主角,使整堂课演变为工具的展示和手段的演示。这就需要在运用中处理好三个问题。首先,是否整堂课都使用的问题。使用多媒体手段,是为了搞好教学,因此,是整堂课使用还是只在教学的某个环节使用,完全要看教学的需要。其次,用还是不用的问题。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明显,其使用频率也大大提高。在常规的练习讲评课中,传统的板书教学就优于多媒体教学,因为白板的容量较大,不是换页即逝,有助于学生记笔记和反思回味。再次,简洁与复杂的问题。多媒体手段的应用,是为了教学,应该真正把重心放在一切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上,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是光图好玩、好看,单纯地为了吸引学生。一般纷繁复杂的画面环境,往往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结果会适得其反。因此,在使用中还要注意教學的整体效果,不能让内容、画面太多而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题。教师要注意多媒体的有效性,还要注意素材择优而用,防止材料的堆积、问题的罗列,防止过分强调形象性、直观性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要努力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4.要善于利用校园网的平台,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如本组教师利用校园网发表了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系列专题复习、初中各年级复习提纲、备考计划等,这使校内资源得以共享,同时也高效地指导了学生的学习。
5.通过自学和组内相互交流的方式,不断提高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本组教师平时在业务学习和集体备课时会相互交流课件制作的经验,也会相互传阅制作水平较高的课件,通过相互学习和个人琢磨提高课件制作水平。青年教师也通过积极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课件制作比赛来提高个人水平。同时我们也构建试卷库和课件库,整理学科资源。各备课组在实际教学中累积了丰富的教学课件,各备课组组长负责进行整理并形成本组的课件库,而平时所出的试题也统入本组试卷库,对教学有益的影片和图片也有专人进行整理。这些电子教学资源都保存在校园网共享盘中,实现了组内资源共享。
三、反思
1.信息化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以来,教师们都有意地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们原来都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出真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频繁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师们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不断地提高了,不论是课件制作、利用网络查找资源,还是利用网络公共言论平台进行交流等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教学形式,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既要管理好学生,又要使用计算机,还要与学生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
2.如何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较欢迎教师使用图文并茂、声色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上课。课件的使用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困扰:因为课件具有变换性,就算是在课堂的最后部分用课件将知识点呈现出来,但是相较以往的传统教学,知识点呈现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则不如传统板书。这需要教师在使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注意及时通过板书来落实知识点。同时有些学生觉得课后可以将教师的课件拷贝回家,所以产生依赖心理,上课时的专注度不够,这也影响了学生实际的听课效率,并对教师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课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应对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新挑战。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网络的使用改变了世界,网络在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背景下,学生可以大量地从网上获取所需信息,但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人生观世界观未成熟的情况下,学生的辨别识别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在现实中,学生因为过度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面对网络环境下的新问题该如何积极面对、科学管理呢?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这都将给思想品德教学带来更深刻的变化。针对以上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需要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