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及实践路径分析

2017-06-01贾晓丹赵景辉

职教论坛 2016年35期
关键词: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实践路径

贾晓丹+赵景辉

摘 要:我国计划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到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他们充满活力和发展潜质,经过几年的磨练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成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承载着国家发展的责任。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大学生,储备最关键的人力资源,为我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未来的发展,积蓄最核心的力量。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困境;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贾晓丹(1980-),女,辽宁丹东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赵景辉(1963-),男,辽宁本溪人,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辽宁社会经济发展立项一般课题“万众创新背景下的辽宁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编号:2016lslktzijyx-08),主持人:贾晓丹;全国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主持人:赵景辉;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现代学徒制下关联群体利益平衡机制实践研究”(编号:W2015214),主持人:贾晓丹。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5-0027-0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达沃斯论坛上还指出“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这些标志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在中央政府强力推动下正在逐步进入常态阶段。与此同时,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也经历了2002年以前的只有少数高校的推进萌芽期;2008年质量工程设立了30个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并推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探索期;2010年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12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的普及期;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这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进程的标志性文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号召,社会需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升為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教育随之迎来了春天。至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开始正式进入全面高潮期[1]。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困境

随着互联网——跨界融合的不断升级,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其争夺也越来越激烈。近年来,我国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其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虽也不断加强,创新创业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理念不断深入。高校在创新创业领域尽管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领域,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下借鉴的经验很少。高校在思维认知、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资源分布、孵化平台、管理制度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其培养效果与社会需求依旧矛盾重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知存在误区

部分院校仍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创建创新型国家战略高度,依旧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一部分教师的工作范畴或者少数创业者的事情;片面地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企业家和小老板;甚至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缓解就业压力才开展的教育工作,这些都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片面理解甚至曲解。我们都知道,每年有近百万的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可是从历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来看,其中80-90%的毕业生最后都被各大中小企业所吸纳,企业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最重要的一个渠道和通路,那么究其根源企业源于何处,其最初也是通过创业来完成的,而这一点却往往被忽略和遗忘。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缺少系统规划

有调研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主要表现在对创业创新教育虽有重视,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不清,方法不当,内容不新,创业教育普及和覆盖率较低。尽管大多数院校尝试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但无论是课程学时还是内容设置的速度和深度都过于形式化,再加上学生消化时间又短,并没有实质的收效;有的甚至与专业教育脱节,与实践教学脱钩,实务指导力度不够。由于缺乏统筹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创业教育、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实践各环节分唱“独角戏”,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更有甚者将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沦为一种形式,让创业大赛变成了口才表演,将创业孵化器变成了卖货一条街,将创业实训演变成了低层次摆摊,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背离了创业创新教育的初衷,没有起到推广示范的作用。还有的指导服务工作只是停留在喊口号上,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教材,导致和之前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相差不多,让学生误以为创业是为了就业做备胎用的[2]。

(三)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目前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往往受到部门分割的制约而不能形成合力,缺乏统一管理,工作责任界定不清,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长久有效开展。有的院校成立独立的部门管理,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放在了原有的部门中,其中设置率较高的是就业处、教务处。种种迹象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统一的规范界定,也没有实现跨界融合、专业融合的合力,更缺少成功的系统运行管理经验借鉴,校内资源缺乏统一整合,校外资源缺乏跨界沟通,很难形成合力。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少创业团队激励模式

由于创业教育在我国推行时间尚短,缺少专业的教育师资队伍,很多高校的教师属于“半路出家”,大部分的教师之前是指导就业的老师,虽然有一定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但缺少专业支撑,更缺少真实的创业实践经验和经历,无法给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有效的创业指导和创新引导。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的表现也多为过于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创业教育服务多偏重理论性研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经验较少,使得创业服务效果无法达到实效。同时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管理观念的影响,学校在教师考核上更加突出教师个人能力考评和激励,忽视了团队整体建设,这样从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组织效率。实际上创新创业的培育和实施需要整个团队合作,单靠一个人是很难或不可能完成的。

(五)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中后置创新创业土壤缺失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驱动下,更多的院校将创新创业孵化集中在了前置平台展示上,更多表现的是场地的建设和硬件的展示,却忽略了客观事物发展的延续性,即创业后置创新土壤的可延续培育。在互联网+时代,培育学生创业真正要鼓励的是创新企业成长培育和创新型项目的运作能力培育,这就需要与专业结合,创新引导,以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眼光进行创业创新项目、资金、基地、平台、团队的支持建设,形成有效长久的运行机制。

(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混为一谈

在推行高职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有的院校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认为是从事互联网创业者的必修课,而不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所以出现了很多表面上创业,实则是一种假象,甚至出现了一部分表面成功,实际失败的案例。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成功创业者不是根本目的。在整个创新学习中,培养学生快速学习能力和终身创新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做更多的事情,不仅能激发学生以后创业的潜能,还能加速学生的知识储备增长。所有这一切都将在大学生寻找工作的时候,让其处于一个更加强势的地位,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如果他们打算自己创业的话,那么这个经历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优势。所以创新创业教育不等同于创业,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更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创业过程,它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资源的跨界融合能力,它应该贯穿于整个创业创新教育过程,它应该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使学生明白创业不仅仅是创造财富的过程,也是一种责任和使命,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创新成果借助于创业过程得以实现。正所谓人人能够创业,不等同于人人必须创业。

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践行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实践路径

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交叉培养机制,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机构,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跨专业、跨学科、跨院校、跨界的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终身学习、快速学习、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我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未来的发展,积蓄最核心的力量。

(一)树立坚定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情怀

首先,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若干工作意见,领会精神,因地制宜,研究策略,以深化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为发力点,将培养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衔接,是实践育人成果的最好体现。院校要把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促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高校服务社会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抓手[3]。

(二)构建良性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生态圈

深化教改,是全方位的、全息的,它不光是改理念,改培养方案,改课程体系、改教学方法、改模式,也需要改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需要以当前行业、产业发展对于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为设置原則和出发点,而不是以现有教师是否有课上或能否上为衡量尺度;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协同交叉培养机制。而不是只会单方面跟着企业走,更需要引导企业,用教育带动经济,通过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防止社会产能过剩、调整社会经济结构、防止教育断层。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感召下,高职院校应以培养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为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以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以互联网+创新创业为导向建立跨界融合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将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互联网+创新创业通过教育教学过程传递给所有学生。让学生更深刻地懂得创业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职业生涯的一种追求。只有在整个大学阶段,将激发创业情怀作为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工作重点和落脚点,才能创造出与专业和兴趣爱好相结合的价值,实现真正意义的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

(三)建立匹配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管理机制

通过把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设置及教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与之匹配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职业院校把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互联网+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甚至是互联网+创新创业学院,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并制定和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及工作制度,建立明确的部门协调机制,合力支持学生创业工作所需的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到位,调动各方力量,形成配套机制和合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使之形成长效机制。

(四)搭建融合专业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专业对于学生来说,是将来谋业和职业发展的立业之本,无论是就业或创业,专业的主导性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推动开展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引导、鼓励大学生依托专业创新创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为载体,以行业发展、产业升级为引领,激发学生从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着力,点燃学生的创业热情。反之,离开专业给学生讲创业会显得苍白而空洞,看似选择范围广阔,其实,缺少扎实的专业功底,缺少对行业发展和市场的深刻了解,更容易让学生感到茫然且不可把控。所以依托专业的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之本,它对于所有高校、所有专业都适合。如果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只能成为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成为无源之水;脱离了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也只能成为一个个的学术孤岛,缺乏发展动力,将无法实现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五)打造多元化专家师资团队,完善团队建设及激励模式

课程与教学是人才培养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而师资队伍则是影响这最基础、最关键环节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而目前,作为职业院校,针对当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创业教学难度大、教学成效难以量化的制约瓶颈的现状,对内应共建一种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情怀,并纳入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指标,除通过积极采取在职培训、岗位交流、校企合作、考核聘任等有力措施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外,更要加大教师参与科研的政策,激发教师投入科研的热情,这样既能提升教师能力,同时科研作为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开源的主要渠道,又能盘活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并制定科技创新资源向全体学生开放的措施。对外,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者等各行业和管理专家、风投以及优秀创业人才,通过创业讲坛、微语音等方式分享创业历程,实时解答创业问题。同时打破创业团队建设瓶颈,将个人激励逐步过渡到团队激励,进一步确定师资团队整体建设方案和激励模式,推进传、帮、带的整体建设新台阶,打造一支支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适合创新创业的高水平师资团队。

(六)构建完整的互联网+创业创新实践空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院校要积极打造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实践场所,吸纳优秀的创业项目实践、入驻、孵化,为学生初始创业提供服务,推动创业方案平稳有序进入实践阶段,有效地帮助创业团队解决场地問题,真正帮助大学生创业团队提高工作效率,为创业团队互动交流搭建沟通学习的平台。积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支持学生成立互联网+创新创业协会和俱乐部等社团组织;鼓励教师担任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导师;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等,主动对接整合社会优质资源。

总之,互联网+创业创新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铸,刘万芳,张庆祝.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辽宁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4):3-7.

[2]邸慧,寇斌.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大力扶持大学生创业——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铸访谈录[J].人力资源,2009(3):12-15.

[3]刘冠森.开展创业教育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精神[J].辽宁经济,2012(4):78-79.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实践路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的广西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机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