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校建设的轴心: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017-06-01檀祝平杨劲松
檀祝平+杨劲松
“优质校”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关注的中心,其建设的轴心应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输出成效上。有别于普通高校的社会服务专项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都是高职院校输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和生成环节,其输出成效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是推动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中轴,也是衡量学校是否优质的重要指标,更是高职教育提升社会吸引力的重要筹码。
优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是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前提。优质校建设不应该成为学校的“名利场”,为财政补贴和招生生源而拼争,而是要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引领中国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因此,强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个重要供给侧环节的改革质量十分重要。
高职教育经历了“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的黄金期,软硬件环境大有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但在为高职教育唱赞歌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当前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部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紊乱,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中庸、懒、散现象严重,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一些院校仍然存在与区域经济发展无关或同质化严重的专业,部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不尽合理,有些专业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学生厌学弃学现象并不鲜见;相关校企合作政策配套缺位,深化产教融合瓶颈难破,学生实习实训环节质量大打折扣。优质校建设應直面这些问题,不断诊断与改进,确保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质量。
与本科院校相比,科研是很多高职院校的薄弱环节,也导致了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够。高职院校应强化“地方性”和“职业性”优势,加强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将科研对象、科研重点、科研目标牢牢锁定在应用研究上。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教师应紧盯高职教育发展前沿问题,注重实证研究,注重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自己的研究服从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为当地政府决策和学校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就科技研发来说,教师要根据区域重点支柱产业的发展要求,深入行业企业一线,与当地政府、园区、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共建集“教学、实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平台,充分利用校企名师名匠资源,以区域内中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解决生产实际中的一些难题,服务于企业产品的改进和升级。
另外,高职院校应在产教深度融合、社会培训服务、国际化办学三个方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
发挥政府、学会组织的作用,为行业企业做好服务,实现校企合作双赢,这些对突破校企深度合作瓶颈十分重要。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高职院校要协调好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为当地政府提供合理化建议,赢得政府信任,为区域内校企合作牵线搭桥;各种形式的学会组织也要利用好这一平台,促进各级政府的顶层设计更科学,促进政府相关部门合理解决问题,破解影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些政策和制度障碍;另外,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一定要主动应对,为企业做好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赢得企业的青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回校企深度合作的机会。
社会培训与职业教育本是一对孪生兄弟,也是高职院校最直接的社会服务形式,更有可能是未来职业教育做大做强的可行性路径。高职院校虽然现在已经感受到了生源短缺的阵阵寒意,但全日制生源带来的管理便利以及财政资金的满足感,仍然让许多院校乐此不疲,力拼全日制生源俨然成为了高职院校的第一生命线。殊不知,这为高职教育未来的发展以及现代学徒制改革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招工即招生”“多路径拓宽招生渠道”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在目前看来,受体制机制和相关政策制约,也由于高职院校小富即安的思维局限,这些可能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景。高职院校应在拓宽培训路径和社会化办学方面进行更多的思考,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成绩显著,但办学质量、管理模式、专业建设标准、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接轨的高职院校并不多;国际化师资、国外留学生、毕业生就业的国际化水平离真正的国际化还差得很远。作为国际化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首先应该有很好的国际化教育产品和资源保障,没有好的产品,仅仅靠拉人头凑留学生人数的做法不可取,也会给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留下国际笑柄。高职院校不能好高骛远,应在课程建设、校企合作方面汲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提升专业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国内外举办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境外留学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国门,走务实可行的国际化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檀祝平系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杨劲松系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秦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