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遥感判读和实地调查的城市面山绿化规划

2017-06-01曾双贝杜宗义吴亮

绿色科技 2017年9期

曾双贝 杜宗义 吴亮

摘要:以昆明市滇池面山绿化为例,通过遥感影像判读和实地调查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面山绿化规划研究,依托现有山、水、林、田、湖等自然景观和资源,通过合理的绿化模式,以营造较为完备的面山生态防护林体系和功能完备的面山生态屏障。

关键词:遥感判读;城市面山绿化;绿化规划;生态屏障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3803

1 引言

城市面山作為城市周边的生态景观形象,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因此,城市面山绿化工程一直是城市生态功能区建设的重点,更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对构建城市国土绿化新格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国土绿化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多数城市的绿化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局部园林绿化,缺乏整体和忽视与环境融合的景观设计,没有根据城市自身的森林资源植被特点,立地环境及其所在区域的针对性研究,导致城市面山景观缺乏针对性、系统性。本文以昆明市滇池面山绿化为例,通过遥感影像判读和实地调查数据,有针对性的开展面山绿化规划,以期最大限度的体现面山绿化的多样性、观赏性以及和谐性。

2 面山绿化规划背景

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部,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享有“高原明珠”美誉。目前滇池面山绿化状况尚不理想,植被覆盖率不足,绿化宽度不够、标准不高、树种单一,局部面山岩石裸露,随意采石取土、破坏山体植被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与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昆明市根据“扩充总量、提高质量、突出成效”的总体思路,以及昆明市生态建设、城市绿化建设总体要求,结合森林城市、市域生态建设要求,全面开展滇池面山绿化工程,对滇池面山第一重山脊范围内进行绿化。在对滇池面山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区施策,将建设区植被恢复、生态治理和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滇池面山绿化美化,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林分质量,扩大森林资源总量,构建滇池面山生态屏障,全面推进昆明市绿化、美化,形成美观整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高原明珠”绿色屏障。

3 规划的调查范围、技术标准和方法

3.1 调查范围

调查范围为昆明市面山第一重山脊线以内或平坝1km范围内。北面起于盘龙区茨坝镇,南面止于晋宁县昆阳街道办事处。通过遥感影像进行区划统计计算,调查范围面积为511372.7亩,调查范围如图1。

3.2 调查技术标准

地类划分是面山绿化规划前期工作的核心内容,从满足绿化要求角度考虑,不能完全按照现有调查技术标准执行。为使本次调查结果真正满足绿化规划需要,单独制定地类分类标准,将本次调查地类划分一级地类15个,二级地类3个。一级地类具体划分为:有林地、疏林地、经济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荒山、水田、旱地、大棚、湿地、建筑用地、建设用地、公路用地和五采区;荒山二级地类具体划分为:可造林荒山、难造林荒山和岩裸地(不宜造林地),地类区划系统见图2。通过地类的划分,将现状合理的归类,再根据不同的地类,制定不同的绿化工程措施。

3.3 调查方法

采用室内区划判读结合外业核实调查的技术方法开展区划调查工作。以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图为基础,室内利用最新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数据更新和小班区划判读,对通过判读即可确定调查因子的小班在外业调查时进行验证,对判读不可确定调查因子的小班在外业时进行实地调查验证。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滇池面山现状植被整体较好,以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为主。局部有林地整体郁闭度不高,山地坡度较大,建设用地零散分布,石质荒山相对较散。造林较为困难。城市建设印记明显,采石采砂等五采区较多。根据调查和内业统计出各地类的面积:有林地226976.9亩,疏林地9148.2亩,经济林42315.2亩,灌木林地10162.2亩,未成林造林地43630.0亩,苗圃地2067.3亩,荒山14975.1亩(其中,难造林荒山3752.4亩,岩裸地11222.7亩),水田2198.2亩,旱地58723.1亩,大棚3276.8亩,湿地5152.9亩,建筑用地39161.9亩,建设用地41891.3亩,公路用地5582.9亩,五采区6110.7亩。

针对不同的地类,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对重要节点地块进行景观绿化工程,对荒山的难造林地块进行特殊造林工程,对郁闭度0.4以下的有林地、疏林地,灌木覆盖度等级为疏的灌木林地实施补植补造工程。对水土流失严重,坡度大于25°的坡耕地、凌乱、视觉效果较差的旱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岩裸地、五采区实施植被恢复工程,对有林地郁闭度≥0.40,灌木覆盖度≥40%以上的灌木林地以及保存和成活率较好的未成林造林地实施管护工程。

5 滇池面山绿化规划

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的规划原则,依托现有山、水、林、田、湖等自然景观和资源,通过对滇池面山实施植被恢复及特殊节点景观提升措施,将项目区划分为具有特色景观的“生态景观区” 和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屏障区”两个区。

5.1 “生态景观区”绿化规划

筛选出重要景观节点,如环湖路、立交桥、隧道口等视野开阔具备实施景观绿化条件的重要节点以及优美的田园风光区域,进行景观绿化,设计以下4种模式。

5.1.1 交通节点绿化模式

交通节点包括面山区道路平交区,互通式立交桥等。其绿化工程结合地形的高差变化及附近预留的绿地进行设计,植物配置主要以灌木(特别是花灌木)为主景观树种,其余树种作点缀布置,突出每个节点自身环境氛围。植物种植尽量采用丛植满栽的形式,强调流线型的块面效果。在块面内点缀少许球状灌木,如红叶石楠、黄叶假连翘等,使绿化带立面的景观更为丰富多彩。此外,还可用置石、雕塑等园林小品作点缀,营造环境氛围。在布局上应满足交通功能需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视线,在顺行交叉处留出一定视距,布置低于驾车人视线的植物。在转弯处外侧栽植成行的乔木,以引导驾驶员的行车方向,并产生驾驶安全感,在出入口配置不同的标志性树种,作为特征标志。

5.1.2 景观带绿化模式

面山区道路两侧景观带以规则式种植为主,结合自然配植方式,以高大乔木作背景,外配置小乔木、花灌木,形成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的植物景观。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秋色叶树种、彩色叶树种相结合,营造色彩丰富,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景观。

5.1.3 视野开阔面山绿化模式

保护现有植被,对其景观进行提升,于林下、小型林中、空地中补充色彩灌木的种植,使其呈现丰富多彩的林相结构和变化的季相景观。郁闭度低的区域补植乔木树种。形成多层混交、色彩丰富、高低错落,具有一定规模和气势的整体景观。

5.1.4 田园风光绿化模式

配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其中的排灌沟渠、陡坎斜埂、田缘等非农作物种植用地进行生态防护林带、经济林的绿化,结合大面积种植波斯菊、向日葵等方式体现田园风光。村落、田园、水体、山野,点、线、面的绿化形式互为交织,疏密有致、各具特色,创造一种郊游观光的田园风光。

生态景观区绿化树种推荐:植物选择采用针叶与阔叶、常绿与落叶、乔灌藤与地被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景观绿化提升,红、黄、绿、紫等彩叶树种和花灌木相结合,春季突出粉色的云南樱花、紫叶李,夏季以红、绿色为主,秋季突出红、黄色的枫香、乌桕、银杏,冬季以常绿为主色调,且各树种之间高矮搭配、颜色协调,布局合理。

5.2 “森林屏障区”绿化规划

除重要景观节点以外的林地、荒山、岩裸地、五采区等一般造林区域。通过积极开展荒山造林、迹地更新等工程措施加快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石漠化的治理,加强原生植被的保护,建立起以涵蓄和保护滇池水资源、调节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形成高原湖泊生态防护屏障。工程措施主要通过坡地整形改造、客土造林等特殊造林方式造林。有条件的地区修蓄水池、水窖和安装水管等灌溉系统。针对造林地块坡度、土壤类型、土层厚度等不同的立地因子,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造林模式设计。

5.2.1 纯林造林模式

适用于陡坡、土质较差的地块。主要整地模式为鱼鳞坑和隔坡水平带。乔木栽植株行距1.0 m×1.5 m,灌木栽植株行距1.0 m×1.0 m。

5.2.2 乔乔混交模式

主要适用于坡度平缓、土层相对较厚的地块。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采用宽行距窄株距配置,一般株行距为1.0 m×1.5 m。

5.2.3 乔灌混交模式

主要适用于坡度较陡、土层较薄的地块,可采用乔灌、灌灌混交。栽植密度=乔木树种栽植密度(445株/亩以上)×混交比例+灌木树种栽植密度(667株/亩以上)混交比例;整地方式为穴状整地和隔坡水平带整地。

5.2.4 兼用树种造林模式

适用于坡度平缓的地块,整地方式采用穴状整地和间作水平带整地。兼用树种的密度依据《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规定的上限标准提高30%,此模式主要促进林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5.2.5 经济林模式

营造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整地方式采用大坑整地和间作水平带整地,树种初值密度:核桃20株/亩以上,板栗20株/亩以上,梨树20株/亩以上。果樹周围、地埂和护坡要栽植绿化树种。

“森林屏障区”绿化树种推荐:选择依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防护性能好、适生能力强、耐干旱瘠薄、抗逆性强、生长稳定兼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良乡土树种。如:柳杉、华山松、圆柏、栎类、旱冬瓜、川滇桤木、藏柏、核桃、板栗、桑树、花椒等。

6 结语

城市面山景观绿化需在满足区域性融合、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基于遥感判读和实地调查数据,针对其区位的地形地貌和植被特点,通过统筹分区规划、突出重点,提炼自然和人文景观元素,以形成与所在面山相呼应的地域风格,营造较为完备的面山生态防护林体系,构建起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面山生态屏障。

参考文献:

[1]林爽爽.昆明概览[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2]云南森林编写委员会.云南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3]谭 成.云南维西城市面山绿化总体规划设计[J].绿色科技,2016(7).

[4]杨余红,张品英.弥勒市城市面山绿化景观改造建设项目作业探讨[J].绿色科技,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