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记》音、声、乐三个词的注译
2017-06-01狄其安
狄其安
摘要:《乐记》中出现最多的是音、声、乐三个词,因此对这三个词的准确注译,直接牵涉到对《乐记》这部典籍的理解与研究。本文针对目前已经出版的一些《乐记》注译的书籍中对音、声、乐三个词的注译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乐记;凡音;音;声;乐;乐舞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4-0024-02
《乐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反映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典籍,这部典籍中的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的音乐创作、演奏、表演以及音乐作品的演奏形式等各个方面,因此长期以来《乐记》一直被后人视为了解古代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窗口。在《乐记》这部典籍中音、声、乐这三个词出现最多,因此对这三个词的准确注译注直接关系到对《乐记》这部典籍的理解与研究。笔者认为,长期以来众多的《乐记》注译本中对这三个词的注译都有着一些失误,在此就《乐记》中音、声、乐三个词的理解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一、《樂记》中“音”的概念
在《乐记》的“乐本篇”中几次出现了“音”这个词,原文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在“乐本篇”的这段文字中两次出现了“音”,文中“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音”与后面“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中的“音”不是同一个概念,两个“音”的用意是不同的。笔者认为第一个“音”是指的是物体在空气中震荡所发出的音,是没有经过艺术加工的音,是指人的情感遇到波折时通过声带在空气中震荡后所发出的区别于语言的叫喊、呻吟等声音,是音的原始状态。而后一个“音”是指通过人整理、加工(创作)后,具有一定篇幅与具有音乐发展规律的音乐作品。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一些《乐记》注译的书籍看,基本上都《乐记》中的“音”解释为“音乐”,因此这些注译影响了对《乐记》这部典籍的准确理解。如果把“音”这个词的注译予以区分,那么“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解释应该是“人所发出的一切声音都是产生于心中的情感。人心中感情的波动,是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的解释应该是“把人所发出的声音中的悦音按照一定音乐发展的规律表现出来,就成音乐作品”。显然把“乐本篇”这段文字中两次出现“音”的解释予以区分,读者就能准确地理解原文。
在《乐记》的“乐本篇”中几乎每个段落中都出现“音”这个词,如果把音的注译根据具体内容加以区分,“乐本篇”中很多段落的含义就清晰了。
二、《乐记》中“声”的概念
《乐记》中出现的“声”这个词,不能单纯的解释为“声乐”,或者是“人声”。仔细分析,“声”在《乐记》中应该具有四种不同的概念。第一种概念是指只有音高的“人声”,这种人声并没有经过艺术加工,但是有着一定音高,如同一个人随口而哼出的音调。第二个概念是指“声乐作品”,第三个概念是指“旋律”(曲调),第四个概念是泛指通过人的演奏(演唱)所发出的各种不同音色的音乐声。《乐记》的不同章节中所出现的“声”是具有不同概念与意义的,因此对“声”的解释应该根据具体的的内容而解释,不应笼统地解释为“声音”或者“声乐”。
在“乐本篇”的原文中有“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笔者认为此处的“声”是指是没有规律的,只是随口哼唱的旋律,与物体振动所产生的声音是有所区分的是前者是自然的声音,后者是有音高的、随意和哼唱的曲调。
《乐记》的“乐化篇”中有这样一段原文“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 立乐之方也”。这段文字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声”字,在众多的《乐记》注译本中都把两次出现的“声”译为“音乐”。其实这段文字中“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中的“声”应为声乐作品(“雅”、“颂”为春秋时期的歌曲集“诗经”中的两个部分),而“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中的“声”应该解释为“旋律”(曲调)。这样注译,理解这段文字的意思就通顺与合理了。
在《乐记》的“宾牟贾篇”中宾牟贾问孔子“声淫及商何也?”,这句话中的“声”应该解释为演奏者与演唱者所发出的声音,作这样的解释是因为孔子与宾牟贾之间谈论的是周朝的乐舞《武》,而乐舞的表演形式中包含了声乐、器乐、舞蹈,因此宾牟贾与孔子听到的“声”是乐舞表演的音乐。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明显看出,《乐记》这部典籍中“声”的概念的几种不同的意义,但是历年来的《乐记》注译中几乎都没有根据具体的内容把“声”的不同意义作以区分,而只是笼统地把“声”注译成“音乐”。
三、《乐记》中“乐”的概念
“乐”这个词在《乐记》这部典籍中出现最多,每个章节中所具有的含义几乎都不相同。笔者认为,长年来几乎所有的《乐记》注译本中对“乐”这个词的解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失误。在《乐记》中“乐”主要有三种概念,第一种概念的“乐”为名词,通常是指“乐舞”或者是指“音乐”(主要指器乐曲以及有器乐伴奏的声乐)。第二种概念是把“乐”作动词,用于修饰名词,成为带“者”字的名词,比如“乐者”、“乐也者”。这些带“者”字的名词都应该为“演奏乐器,或“从事音乐表演的人”。第三种概念是把“乐”作名词,修饰动词,从而成为名词,比如“乐观”是指“音乐的观点”,或“音乐的理念”。
“乐本篇”开始的原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段文字中所说的“乐”是特指中国古代的“乐舞”,从整部《乐记》中可以发现“乐”这个词在很多篇幅中都是指“乐舞”。虽然“乐舞”也是一种由音乐与舞蹈相结合,但是“乐舞”并不是单纯的“歌舞”,而是具有一定规模与程式的,并且是有着祭祀意义的大型表演形式,把这段文字中的“乐”注译为“乐舞”,能够更加清晰地表明“乐舞”在讲究礼仪的儒家心目中的地位。同样的解释也能在《乐记》的“乐施篇”中看出:“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 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 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这段文字中的“夔始制乐以赏诸侯”的“乐”同样也是指“乐舞”,最后文中所说到的“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都是古代乐舞的名称。
“乐论篇”中“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本人认为这段文字中的“乐”极有可能是特指古琴音乐,而“中”则是儒家的古琴美学中“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的“中声”之意。“中声”是指人耳所能听及的有节合度之音,“中声”包括音高、速度适中的有节制的音乐。因此“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这段文字应该注译为“古琴音乐讲究演奏的适度,礼仪则表现在外貌。因为古琴音乐的演奏具有适度、所以使人平静,而人的礼仪注重外貌麦现,所以要有一定的规范”。
中国古代汉语中动词和形容词代词“者”的前面,“者”字往往会与动词或者形容词组成“者字结构”,代表动作或行为的主体,此时这个“者字结构”又相当于一个名词。在《乐记》的很多章节中“乐”都是如此使用,经常出现的有“乐者”等。有时“乐”又作为名词而修饰动词,从而形成一个名词,比如“乐观”。“乐论篇”中有“乐者为同,禮者为异”这句话,其中的“乐”是动词,是指演奏音乐,修饰后面的名词“者”,实意为“演奏音乐的人”。这句话的原意应为“演奏音乐的人讲究协调,注重礼节的人讲究等级”。在“乐言篇”中:“律小大之称, 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使亲疏贵贱长幼男女之理,皆形见于乐,故曰:乐观其深矣”。这段文字中的“乐观”这两个字应为名词,作“音乐观”解释,应该译为“音乐的理念”,这样解释整段文字的内容就显得通顺。因此这段文字应该译为“音律之间的关系有大小之分,旋律的发展始终遵循着这个原理。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有着亲、疏、贵、贱、长、幼、男、女的区别,可见音乐的理念是如此的深刻啊”。
四、结语
(一)《乐记》中“音”的含义有两个,第一个含义是指物体在空气中震荡而产生的自然之音,第二个含义是指已经经过艺术加工与处理后,具有一定篇幅的“音乐作品”。
(二)《乐记》中“声” 有四个不同的概念,第一个是指没有经过艺术加工,是人随意哼唱,但是有着一定音高概念的人声。第二个是指“声乐作品”,第三个是指“旋律”(曲调),第四是指乐器(人声)演奏(演唱)所发出的声音。
(三)《乐记》中“乐”有三种概念,第一种概念的“乐”作名词,通常是指“乐舞”或者是指“音乐”(主要指器乐曲以及有器乐伴奏的声乐)。第二种概念是把“乐”作动词,修饰名词,成为带“者”字的名词,比如“乐者”是指演奏(演唱)音乐的人。第三种概念是把“乐”作名词,修饰动词,成为一个具有动名词意义的名词,比如“乐观”,指音乐的观念(理念)。
《乐记》中“音”、“声”、“乐”三个词准确注译,对《乐记》中一些文字的解释就会非常通顺。比如《乐记》中“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这段文字应该作这样的注译“所以禽兽只知道声音的高低,它们不懂音乐。而庶民虽然听懂音乐,但是还不是最高境界,因为不懂得乐舞。只有君子既动音乐由懂乐舞”。可见把音、声、乐准确注译,这段文字的含义就非常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