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机制研究
2017-06-01张学英
张学英
摘 要 对美国近20所高校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其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经验主要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学业各环节,包括培养方案、选修辅修课程设置、毕业设计、实习项目等;在学业以外,通过就业指导早进入、体验式学习流程、构建助推创新创业的工作机制、设计课余活动、配备匹配师资等环节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
关键词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9-0066-06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意义:一是在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必须通过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和驱动力;二是能够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解决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三是通过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激發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高等学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上述职能恰与《意见》中提及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和作用高度匹配[1]。美国是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其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无疑能为中国高校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0-2015年间,笔者实地调研了美国近20所高校,其中有注重服务社区的社区学院,有偏好应用研究或注重基础研究的学院和大学。这些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高度重视清晰可见,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浸润着校园每一个角落。
一、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学业各环节
(一)培养方案:融入创业教育课程
美国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配备相关课程。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的官方网站上赫然在校名下方标注着“The Innovation University”,将自身定位为创新的大学,其本科生培养方案设计向创业教育倾斜,将创新创业融合到课程教育中,旨在通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和培训,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及创业所需的技能[2]。四年的课程设置分为技术知识和创业知识两类理论课程、发明体验和创业体验两类实践课程。四年学业的中前期(1~3年级)以技术知识和发明体验为主,旨在完成专业相关课程内容,后期(3~4年级)侧重于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旨在完成创业课程相关内容,见图1。除了传统的知识传授,美国高校非常注重通过课程设置与课堂设计给学生体验的机会,对复杂的理论知识形成感性认识是激发兴趣潜能的前提。传统理论知识传授主要通过理论授课、商业计划竞赛、暑期实习、研讨会、模块课、创业辅修等形式实现;体验类课程学习主要通过学徒、实习、实践、研讨会、模块课等形式实现。
(二)课程设置:创业选修和创业辅修
美国很多高校均依托某一学院去完成创业课程或者创业辅修专业相关工作。以弗吉尼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院为例,该学院最大的特点是将工程技术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学以致用。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学院专门成立了工程与社会学系,不设具体专业,专门负责推动工程学院各系别的专利和技术方案实现产业化,从而孵化出更多的创新项目、创业公司[3]。该学院很早就开设了工程类创业选修课,包括技术创业课(以工程学院为主)和社会创业课(以人文学院为主)。技术创业课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创建“种子公司”,由工程学院富有经验的教师或聘请企业和行业专家讲授,社会创业课关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领导力等能力的培养,旨在改善人类生活,课程由领导力和公共政策学院的教师讲授。
从2015年开始,工程与社会学系牵头负责全校大学生的创业辅修工作,各学院的学生要想获得创业辅修专业学位需要修满128学分,其中必须在工程与社会学系修满18学分。面向全学校开设的18学分创业课程的分布情况如下:共修课程3学分。包括14周的课程+实践,旨在让学生学习如何开展一项事业。除了讲授理论课程,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其未来的创业领域,资金来源,以及如何管理一个企业。主要的教学方法是课上的案例教学和课下的创业指导工作坊。另外15学分分布在其他课程里面,有选修课程,毕业设计,基于项目的创业。工程学院提供的创业选修课程主要有:工程商务课程,技术创业焦点,商务基础课程,联合课程等。除了课堂教学,创业选修课程还包括为学生提供竞赛和各种创业实践等系列活动。
(三)毕业实习:切实提升实操能力
美国高校学生的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暑假,实习时间为2~3个月。2015年,弗吉尼亚大学就学生实习工作改革的需求,专门从麦肯锡聘任有经验的员工到学校开展实习项目试点工作,邀请几家公司和相关学院一起参与试点项目,雇主和实习学生互动,切实有效地展开实习[4]。为了提升实习效果,其在遴选实习项目时重点关注两个方面。其一,关注企业资质与人才需求,注重与企业的有效对接。“全国大学和雇主单位协会”是企业和学校之间互相信任的平台,学校通过该组织为学生寻找能够保障学生权益的实习单位,这些企业也是学生的准就业单位。该组织建立了人才供需双方的市场,使学生实习有的放矢,能触摸到专业所对应的实际工作岗位;用人单位也能获得与岗位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其二,设定实习条件,遴选实习生输送给实习单位。由学校负责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成本较高,为了避免学生不珍惜实习机会或者实习机会与学生意愿和专业不匹配,学校提前预设了遴选环节,只有达到预设条件后才能获得实习机会。
(四)毕业设计:渗透性训练创业能力
美国高校会抓住毕业设计这个关键环节渗透性训练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弗吉尼亚大学为例,学校充分利用第四学年毕业设计环节鼓励学生创业,专门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5]。教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时通常选用如下模式:由学生界定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产生多个创意并与老师共同遴选可行的候选项目,接下来探索可行的商业化路径,最后形成报告或建议,见图2。
二、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学业以外各环节
(一)就业指导:贯穿学业全程
和中国类似,就业也是美国评判大学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类型高校既强调学生的学业,又强调其就业。以弗吉尼亚大学为例,在机构设置上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并在就业指导中心下设实习中心[6]。2015年,学校从著名的麦肯锡公司聘请有经验的员工作为该中心的副主任,专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其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方面。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
弗吉尼亚大学对本科生的就业指导通常从新生入学开始贯穿大学四年,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旨在尽早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和今后的就业路径。校方和教授就学生创新创业达成共识:教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讲述如何进行职业规划,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教师还是学生,一定要认识到“专业不等于职业”,在学期间的专业选择并不意味着毕业后一定要在相应的领域就业,更重要的是学会将分析能力、批判能力用到未来的工作中,而不是一味强调专业与职业的硬性挂钩。
2.引导学生进入体验式学习流程
体验式学习是指在传统的学术背景之外,促使学生通过直接体验培养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具体流程设计见图3。体验式学习流程贯穿大学全过程,按年级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是评估阶段,学生在项目顾问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评估,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职业咨询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二年级是探索阶段,旨在帮助学生探索自己可能的职业领域。由教师帮助学生勾勒出自己的职业兴趣地图,并努力通过学校职业指导中心的各类活动培养这些职业兴趣所需要的技能。学校会聘请实践领域从业人员参与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未来职业的清晰轮廓。三年级是准备阶段,通过系列训练促进学生积累经验和技能。一是借助弗吉尼亚实习中心的校友导师计划,使用校友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和交流的机会;二是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和训练明确自己的职业路径。四年级是行动阶段,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准备。一是通过简历制作和模拟面试帮助学生提升求职技能以更好地获得就业机会,二是通过组织招聘会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就业指导中心下设的实习中心旨在通过实习和体验式学习流程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开始建立与未来职业的联系,从新生入学开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思考未来的就业领域。中心定期举办研讨会,向学生介绍可搜索到的关键实习资源、搜索实习资源的策略与方法以及学习如何开展研究,并为学生提供在实习中心使用关键手段去搜索实习机会的路线图。实习中心还致力于通过体验式学习项目帮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经验性学习资源。
(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可持续学术发展
美国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机制非常缜密,在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中重在从学术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可持续发展,为师生提供创新创业一条龙服务。以斯蒂文斯理工学院为例,该校是一所重视创新创业的私立大学,校方认为现在大学已经发展到教学、科研、企业家精神并重的阶段,非常鼓励并帮助学生和教师进行技术转让和创新创业。在教务长领导下设有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办公室、成果转化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将创新创业结合到教育过程中,培育学生和教师的企业家精神,帮助进行成果转化[7]。这两个部门的核心理念为:激励、培育和培养未来技术领域的精英,旨在使其能为解决挑战性难题提供解决方案。这两个办公室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提供从技术进步、知识产权保护到成果转化并商业化的一站式服务,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理念是促进可持续学术发展,分创业教育、创业支持、技术转化3个环节对创新创业提供支持,见图4。
1.创业支持
通过导师关系、其他社会活动圈的聯系、展示会等促进该校学生、教师、教辅人员、管理人员与外界建立联系,并最大限度地为创业者提供帮助以期孵化出更多的新公司。其一,学院为本科生提供各种科研机会,助推学生跳出传统学术框架去探索如何根据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生可以选修创业创新课程,参与创新性研究工作,或者参加创新创业课外活动。其二,帮助学生探索如何将自己的创意转变为创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最终把自己的发明商业化。在技术商业化支持工作中,学院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明确哪些申请专利保护的技术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帮助他们寻找资金支持、获得技术许可证;寻找合适的人选去实现技术的商业化;客观评估风险和收益,力争获得收益和认可。其三,学院设有专门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奖助学金,用于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学校在每年暑假都资助60名本科生,旨在将其现有想法向创业推进,每人资助7000美金。招录研究生时,向研究生提供科研奖学金,每年60000美元(含学费),连续资助四年。
2.技术转让
技术转让工作旨在助推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主要工作内容有:帮助订立许可协议,对创新知识进行保护,管理学院的知识产权资料,并协助进行商业合同谈判。斯蒂文森理工学院孵化新公司的三步走工作机制见图5。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基于市场需求推动创新发明与研究,主要工作内容是界定和启动研究项目。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新理念与筛选,通过界定和评估创新方案的市场价值,选择可能成功的项目,以备在第三阶段继续扶持。大约只有10%的项目能通过严格的筛选留下来走向下一阶段。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新创业与开发,促进上一阶段筛选出的创新方案走向实践,实现商业化。从申请专利到技术转让涉及200多个工作环节,学校已经形成成熟的技术转让模式,成功运营了80多个企业。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发现单独促成某一项或某几项专利实现商业化非常困难,很难吸引风投公司的注意力,为提升专利转化的成功率,学院联合其他高校一起推动专利集群转化,通过凸显专利的转让优势和商用价值吸引风投企业的眼球。
(三)课余活动安排: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教育
美国高校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学校充分利用这些课外时间安排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旨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以马里兰大学为例,该校是一所注重应用型科学研究的大学,在学生培养中非常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从课程设置、业余活动设计、对高中生的预培养等多个角度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逐渐形成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为该校应用研究屡创新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该中心孵化项目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8]。
1.课余活动
学校在周末开办“企业家时间”,旨在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通常会聘请企业界精英(大多是校友)作创新创业报告;或者让学生脑洞大开,说出自己的创意,由校方组织人员提出建议和想法,帮助学生甄别创意的应用价值。该活动能让学生了解创业所需的准备,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同时也在学生与外界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暑期安排
学校充分利用暑假时间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并给学生提供便利条件。比如,把暑假期间空出来的宿舍留给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使用,这些空间专门用来集中组织学生交流创新创业思想的系列活动。学生整个暑假期间都生活工作在一起,通过团队合作推出创意,设计商业化方案,并模拟商业化运作。
3.创业扶持
马里兰大学的国际创业孵化园在为教师提供创业支持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园委员会遴选出好的创意后,由孵化园负责推进商业化,包括商业化方案制作、寻求资金支持、配备必要的人力资源等。
(四)师资配备:注重接地气的经历
就师资而言,美国面临着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够、年轻教师急需培养的难题。美国高校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师必须首先用于接地气的研究或工作经历,为此,学校一般从两个途径解决职业教育的师资不足。
1.引進教师——注重实际工作经验
一是学校直接招聘有丰富从业经验且拥有一定学位层次的人做专职教师,从而保证师资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二是聘任实际从业者担任兼职教师。比如,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聘任有经验的校外专家承担短期实践类课程,聘任教师数高达2000人[9]。乔治梅森大学商学院共有85名全职教师,同时兼职教师高达40名。该校主要从政界和企业界聘请高端人士充实高端培训项目的师资力量,且不断吸纳有工作经验的人士到学校工作[10]。乔治华盛顿大学聘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企业和行业专家讲授创业教育课程[11]。弗吉尼亚大学工程学院因为注重专利转化和应用研究,因此对师资有着特殊的要求,一般要求教师同时具有工程学本科学历,有硕士学位,且有创业经验,由这些教师帮助学生创业效果非常好。
2.新入职教师——重视在职培训
一方面,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通常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他们多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是科研型教师,故学校非常注重对新入职年轻教师的培训。乔治华盛顿大学专门针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开设教师培训课程,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可以自愿参加;学校为青年教师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担任导师对其进行辅导[12]。乔治梅森大学非常注重年轻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采取的举措有:由学校出面为年轻教师联系企业,督促他们了解企业,用自己撰写的真实案例展开教学;通过企业协会给予教师向实践专家展示观点的机会;为年轻教师指派资深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年轻教师[13]。另一方面,为学校引进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提供相关培训项目。比如,乔治梅森大学专门为从社会聘任的有经验的教师提供授课能力提升培训,旨在提高他们的授课技法、提高教学能力,一般要求引进的教师完成全职一年的培训量才可以正式上岗任教。
三、启示与借鉴
美国是较早在学校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已经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和教育研究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经验,概括起来其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着力于创新创业内因的举措——学生
1.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包括创业动机、兴趣理念、信念、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美国高校普遍从大一入学教育开始就启动就业指导工作,在四年教育中从培养方案、选修辅修课程设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课余活动、创业大赛等环节深深植入创新创业元素,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机和兴趣,将创新创业融入世界观的形成和培养中,营造出全员创新的氛围,以此带动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
2.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学生头脑中植入创新创业的影像
美国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注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创业?怎样创业?怎样成功创业?二是学生所学专业该如何创新创业?其课程设置的主要理念有两个。一是在课程设置中配备创新创业课程模块,针对专业对应的技术内涵,系统讲授对应行业企业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且为理论课程配备匹配的实践体验单元,在学生头脑中对本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创新创业形成清晰的影像,详细了解创新创业的必备条件、实现路径、可能的风险、可行的路径。二是在技术知识和创业知识传授中,均配备实践体验类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在课程设置中融入“应用”的元素,使学生在四年培养中能够深深领会到学以致用、学可置业的精髓,让创新创业成为学生主动、自然而然的行为,在心理上不畏惧创新创业,在行动上缜密对待创新创业,切实减少创新创业的盲目性。
(二)着力于创新创业外因的举措——学校
1.完善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助推学生的创意产业化
高校学生普遍对创新成果如何商业化缺乏清晰认识,促进技术成功转让亟待学校助推。美国高校助推学生技术成果转让的做法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是围绕助推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配备师资队伍,引导教师转向应用型研究以带动学生的创新创业。二是设置专门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创业部门,服务于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服务内容涵盖组织专家讲座、创业模拟、创业准备、资金募集等比较广泛的范围。三是围绕助推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启发、引导、助推学生出创意,并实现产业化。四是在时间、空间、资金上给予学生创新创业支持。比如,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设计安排创新创业活动;寒暑假将学生宿舍和相关活动场地免费给学生使用,用于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提供基于创新创业的奖学金,提供资金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这些支持助推学生的创意实现商业化。
2.整合全校的学科资源,为促进创新创业添砖加瓦
创新创业是一个涉及具体技术领域知识、管理学知识、经济学知识、法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多学科领域的复杂活动,仅依托单个专科学院很难完成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最好的办法是整合全校的学科资源,清晰界定并配备不同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对应课程。以弗吉尼亚大学为例,全校性的创业辅修项目是在全校相关领域的专家指导下完成的,比如,工程学院教师负责指导“怎么做”(How to make),商学院教师负责指导“怎样融资”(How to finance),政策学院教师负责“怎样定位市场”(How to shape the market)。该创业辅修项目的设计理念在于,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启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系统整合学校的商科、人文、公共管理、工程等多学科资源优势,比如,技术性创业课程在工程学院选修,社会性创业课程则在行政学院、商学院等学院选修[14]。
3.通过严格的工作环节设计,确保创新创业的可行路径
美國高校在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中,秉承着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探索路径的轨迹,促使学生认识到“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其一,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以学生的自我评估为基础,基于学生的优势和兴趣选择专业和创新创业的领域,最后给出创新创业的路径或职业选择路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我是谁?我有什么兴趣?我能做什么?我需要做什么?我该怎样做?”其二,在体验类课程中,对某一项目的体验从界定行动领域开始,由学生给出创意,经过遴选优质创意,给出可行的商业化路径,最后实施。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我在做什么?哪些方案可行?哪个方案最优?该怎样实施创新创业?”其三,在孵化新公司中,遵循界定项目、评估市场价值并筛选、创新方案商业化的路径,对创意商业化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紧扣市场价值、商业价值遴选优质方案。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个方案是哪个领域的?该方案有没有商业价值?怎样开发方案?”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 国发[2015]32号,2015-06-16.
[2][7]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 Entrepreneurship[EB/OL]. [2017-04-27].https://www.stevens.edu/research-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3][4][5][6][14]University of Virginia. Courses and Concentrations[EB/OL]. [2017-04-27].http://www.darden.virginia.edu/mba/entrepreneurship/courses-concentration/
[8]Patricia Fanning. UMB Kindles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EB/OL].[2017-04-27]. http://www.umaryland.edu/news/archived-news/april-2017/newspressreleaseshottopics/umb-kindles-students-entrepreneurship-.php
[9]Northern Virginia Community College. Faculty & Staff[EB/OL]. [2017-04-27].http://www.nvcc.edu/faculty-staff/index.html
[10][13]George Mason University. Featured Faculty [EB/OL]. [2017-04-27].https://www2.gmu.edu/about-mason/featured-faculty
[11][12]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B/OL]. [2017-04-27].http://business.gwu.edu/undergraduate/bba/entrepreneu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