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能力体系建设的探索

2017-06-01李明月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师能力复合型体系建设

李明月

摘 要 教师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主体,要承担并且胜任新的任务。这要求职业院校加强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能力体系建设,努力拓展职业教育教师的能力素质。为此,应将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的能力要求纳入体系管理,在职业目标体系、任务体系、选拔培养体系和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 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能力;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8-0077-04

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是指不仅在专业技术技能指导方面富有经验,还具备较高的品格素质修为的教师。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素质可以细分为职业素养、职业要求和职业技能三部分:职业素养是教师对工作的认识以及个人性格、心理心态、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是复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职业要求则体现在遵守教育职业制度以及行为规范上,是复合型教师的必备条件;职业技能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指导能力上,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工作经验等。

一、职业教育发展对于教师复合型职业能力的诉求

(一)培养“工匠精神”践行者,需要教师提升综合素养

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总理为何要提工匠精神?因为这正是我们的差距所在。国外很多企业能够长盛不衰,秘诀就在于他们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这种精神不会在一般职业学生、学员身上自然生成,需要职业教师打破教书匠人的传统身份束缚,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以自身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和指导学生,起到表率和引领作用。所谓职业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就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需要发挥的复合型职业化的教育指导能力。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需要教师向复合型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的创始人之一黄炎培先生曾经指出:“教育者,教之育之使备人生处世不可少之件而已。人不能舍此家庭绝此社会也,则亦教之育之,俾处家庭间社会间于己具有自立之能力,于人能为适宜之应付而已。”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培养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首先职业教育教师要确立为实现“中国梦”崇高理想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意识;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职业人才,职业教育教师要加深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实践能力的职业能手,职业教育的教师则需要自觉投身生产建设一线进行实践,获得第一手资料和认知;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教师要成为复合型全面发展的教育行家。

(三)现代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职业院校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力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特别强调要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与复合型人才。这些任务的提出反映出的根本问题仍然是人才短板问题。同时,常常被忽略又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培养职业人才的人才在哪里?即培育复合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教师十分短缺。

培养《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复合型特征的职业教育教师作为保证。现代化制造业企业十分看重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按重要性排序是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诚信敬业、吃苦精神、方法能力、学习能力、进取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技能、自控能力等。这种能力素质的综合培育任务,不能仅仅依托企业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及职业教育后期的培训过程去实现,职业院校需要迎前服务,在职前学生培养和在职员工培训过程中,提供对应复合型人才需要的教育培训服务。

(四)终身化教育需要职业教育教师拓展服务领域和维度

职业教育实质上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首先要构建面向终身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这样的视角下,尤其要解决的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师服务能力的多元化、复合化、覆盖性问题。在构建完善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终身化表现在十分注重个体通用技能发展内容的多样性、形式灵活的教育方式和职业生涯发展。以人的職业发展为前提的终身职业继续教育体系,要求职业院校引导职业教育教师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受众群体需求,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努力拓展教师施教服务的领域和维度,对应愈加广泛的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育受众群体的学习取向,把握国际前沿水平的职业理论、技术、技能、素养、心理、安全等终身化教育内容。

二、复合型视角下职业教育教师能力培养培训现存问题

(一)重视理论,忽视实践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持续改革过程中不断进步,但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中重视理论研究,轻视职业实践能力方面的惯性仍然存在。一些院校还将理论教学作为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而将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置于较次要地位。学校还往往将师资结构划分为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聘用理论教师的学历要求要高于实训教师,安排的理论学时多于实训学时,理论教师的课酬往往高于实训教师。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机制不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培养效果差强人意。据统计,我国10%左右的教师仅有两年以上的实践经历,85%的专业教师不具备行业企业实践经验。

(二)双师单一,复合型弱

一些学者将“双师型”教师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双师型教师。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有的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双证书型”,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型”,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为“双师型”教师,等等。这仅仅是停留在字面解释上,目标单一,作用偏窄,没能对应全面发展的教师能力素质要求。

(三)标准缺失,培养力不足

2011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计划的意见》。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结合要求设计出台了《职业教师能力标准》,并且在一些局部试点运行。这不失为一种创意,但在全局范围推广仍缺乏基础条件,同时,对应国家发展建设要求变化的职业教育教师的资格标准体系没有形成。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对于职业人才技术技能和素养要求逐渐提高,职业教育对于教师教书育人实践能力水平要求愈来愈高。教师中多数是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而不少职业院校注重办学规模,忽视整体建设工作,对于教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投入不足、实训设施设备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专业意识强,事业观念弱

由于专业导向的作用较强,使得职业院校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片面追求“双证”的不正常现象,忽略了对教师关键能力和基本素养的要求和考核。在教师层面未能构建起“事业观”教育体系,导致教书育人的任务未能全面落实在教师身上。育人任务常常被认为是专职辅导员、党群工作者的责任,引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以及政治思想觉悟的培养任务与专任教师关联度不强。

(五)封闭式校本教学,社会服务方向不明

部分职业院校崇尚封闭式校本教学模式,对于学校专业所对应的产业行业企业的发展变化、人才需求、技术进步和管理改进不甚了解。教师对于企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的重要用户,“不能满足用户需要就没有职业教育存在必要”的理念认识不足,致使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现代管理流程等不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等与产业所需人才能力培养的对应精准度不够。

三、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能力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确立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目标体系

著名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在《教育的价值》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灵魂。培养令人尊敬的道德观和爱国热情”。职业院校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教师要将党的教育事业作为教师个人和团队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坚持“志高、尚德、业精、仁爱”的职业目标方向。在确立教师职业能力方面,国内外职业能力研究出现一些新成果,如对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行动能力、基本技能、从业资格和设计能力等进行界定和解释,对于职业能力在职教实践应用当中所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形成职业教育教师综合能力的基本规范,并且对于职业能力量化指标进行测评等。

借鉴国际先进模式进行职业能力界定时要结合我国国情,尤其要将明确职业教育教师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作为最基本能力素质要求,因为这是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潜能促发之源。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并且形成体系将是十分有效的。首先,要明确提出将确立“高志向”的职业要求放在教师要求的首位,引导教师认识到,职业教师肩负教育兴国的使命。其次,要全面熟悉学校所设立专业对应服务的产业的历史发展沿革,教师团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奋发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学校要组织教师团队深入考察企业,了解我国产业从无到有的艰苦奋斗历程,把握我国与国际先进产业的水平差距,分析职业岗位对应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要求教师自主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主动向组织提出个人能力素质提升目标,参与系统的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人格素质培养,不断地加强政治和业务的学习,激发自身潜在的职业能力。

(二)建立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任务体系

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任务主要源自于行业企业对于高技术高技能职业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职业院校对应需求要完成好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技攻关咨询服务等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培训的核心力量的教师,要完成好“五师”的职业任务,即不仅要成为完成职业教育任务的合格教师,还要成为优秀培训师、职业能力鉴定师、工程师或技师。为了能够服务用户需求,职业教育教师要自觉提升能力,完成好六个任务。一是“专业结合”任务,即所执专业与相关专业、跨界专业的教育任务;二是“手脑结合”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亲自示范指导学生、学员;三是“产教结合”任务,主动深入企业,跟踪前沿;四是“教培结合”任务,自觉服务企业培训需求;五是“教师导师结合”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好人生导师;六是“教学与科研创新结合”任务,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同时帮助企业技术攻关和管理咨询。

这是一种“社会需求拉动式”教师能力提升模式,使教师直面用户需求,服务对应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可以激发教师能力提升的自主自觉,避免传统教学任务完成模式中常常出现的滞后、错位和发散等弊端。职业院校要面对用户需求,借鉴德国、新加坡等国家职业教育教师从业标准,确定“五师”的职业任务,形成一套《职业教师任务体系和标准体系》,并将任务详细分解到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中。要摈弃专业教师单一任务的传统观念,积极主动承担各项任务,在实践中教学相长。学校每年要在完成在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任务的同时,为教师搭建服务企业和社会的“创新实践平台”,积极主动为企业完成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和现代管理咨询服务,担负起更具有意义的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化教育任务。

(三)构建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的选拔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教师多数毕业于高等院校,缺乏职业教育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解决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国家要加强对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的关注,提升这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吸引高素质学生报考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二是吸收社会上具有技术技能传授指导能力的高级人才直接进入到职业院校任职;三是可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开办师资班,培养职业师资的后备力量;四是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加速推动作用,实现教师教育新理念、新实践、新经验的互助交流;五是联系国际优秀院校在国内合作建立职业师资培训中心,借助外部力量轮训职业教育教师。高职院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落实每5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培训,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访学或者在职研修等。

职业院校为了加快复合型教师的引进,要努力争取获得政府部门为学校开辟优秀人才应聘教师的“绿色通道”支持,选聘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到学校担任专职教师。国家级示范院校可以与国际知名企业院校合作,开办中外合作的“职业师资培训认证中心”,提升学校的品牌资质,承担国内中高职院校教师轮训任务。在现代企业对职业教育教师进行learning by doing 的伴随式学习培训的过程中,实施“四个一”能力提升方法,即深入企业“交友一个团队,把握一套工艺,了解一套管理,提出一项改进”。

(四)创建复合型职业教育教师的考核激励机制

职业院校要将复合型教师考核评价作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以“志高为先,尚德为要、业精为基、仁爱为本”的基本要求,坚持社会主义辦学方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论年头等倾向,切实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高职教师选聘、任用、薪酬、奖惩等人事管理要以职业教师师德、能力付出和工作绩效为基础依据。考评职业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鼓励引导教师主动推进先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为精准把握师资水平,须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学校领导要亲自参与师资考核小组的教师面试考核过程,把好基本能力素质关口。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职业知识和逻辑能力考试”、“半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等,进行“管理伴随式”培养,使教师从源头把握高职院校的办学初衷,消除论资排辈惰性,创造能人辈出氛围。二是推行聘任周期约束机制、复合目标考核机制、“以新领薪”激励机制。教师按照复合型能力素质标准竞聘上岗,严格按照责任任务目标实行逐月逐年跟踪考核,实施奖优罚劣,优胜劣汰,使竞争压力转化为竞聘上岗的动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服务需求的实力。

猜你喜欢

教师能力复合型体系建设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幼儿舞蹈教育对教师能力的特殊要求研究
计算机公共课复合型数字档案袋的研究与开发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如何做优秀的企业政工师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
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