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库钓,使用细小钓组的优越性
2017-06-01山东邹思全
文/山东·邹思全
初夏库钓,使用细小钓组的优越性
文/山东·邹思全
近年来,很多钓友都说初夏时节大型水库的鱼不好钓了,来钓鱼的人也比以前少多了。但笔者却感觉初夏时节的鱼还是比较好钓的,每次出钓少时钓获3~5千克,多时10~20千克不等的收获还是比较可观的。这么好的鱼情为什么都说鱼不好钓呢?有些水库开放不收费,管理不够规范,下网、电鱼的非常猖獗;因不收费,钓鱼的人也多,经过多年的偷捕、电鱼和垂钓,鱼被吓怕了,也被钓猾了,抗钓能力变得很强。
主观方面,笔者发现大钓组对鱼的影响很大,细小钓组则优势明显。可是,纵观来水库钓鱼的钓友,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不管是玩传统钓的还是玩台钓的,他们使用的钓组都偏大,即便是常在精养池练竿参赛的竞技钓手,在水库野钓时使用的钓组也偏大。但很多钓手并没有意识到钓组的问题,而是把鱼不好钓的原因归咎于别人使用的饵料对口,钓位占优等因素。
随着管理的逐步规范,大型水库里的鱼比较好钓了,但咬钩的以小鲫鱼和鳑鲏居多,往年数量庞大的白鲦军团却少了很多(很多人在晚上利用白鲦的趋光性,借助灯光对其进行大量诱捕),这就为我们钓获鲫鱼、鲤鱼等鱼创造了条件。可一到初夏,鲫鱼群体便四分五裂,大鲫鱼也没了踪迹,在高温的影响下,鱼情变得越发扑朔迷离起来。
前些年钓鱼时,我不时听钓友抱怨素饵不好用,蚯蚓也不怎么上鱼,只有红虫好用。实际上,每年仲春时节开始我就不再用红虫和蚯蚓等活饵了,而是只用商品饵,收获也都不错,所以就没在意这方面的说法。而在去年晚春和初夏,父亲常说某某用红虫钓了多少鱼,他用蚯蚓只钓上10多尾鲫鱼,用素饵一口不咬,他说的次数多了,也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说:“不可能啊,我很长时间不用红虫和蚯蚓了,但每次都能钓不少鱼啊!”父亲说:“那是因为你用的饵料好。”
这话不光父亲说,经常和父亲在水库钓鱼的几位老钓友也这么说,还有不少钓友问我用的是什么饵料,有这么好的效果。其实我用的饵料很普通,不过是野战蓝鲫、红虫鲫、疯钓鲫加南极虾粉配制而成,我常年使用这几种饵料,只不过是根据季节和鱼情的不同来调整饵料的配比罢了,用得时间长了也就顺手了。
为了验证我配的饵料好不好,我常把开好的饵料送给他们用,结果每次我都有三五千克不等的收获,他们还是钓不到多少鱼,接连几次都是如此。可见,问题并不在饵料身上,而是钓组配置不当影响了鱼口,是钓者对浮标动作的判断不准影响了中鱼率,这才是素饵不上鱼的主要原因。
去年5月9日,我到云蒙湖中学西钓点,父亲和老郝早来了,一左一右占据两个好位置,老郝的位置上鱼率最高,他俩都用4.5米手竿,父亲用1.5号主线搭配1号子线,绑3号伊豆钩,配大号浮标;老郝用3.5号主线搭配2.5号子线,绑5号伊势尼钩,配大号粗尾浮标。老郝说素饵一口不吃,用蚯蚓钓上五六尾小鲫鱼,父亲好一些,钓了10多尾小鲫鱼。因他们二人之间有4米左右的空隙,我便在那里平整好钓位,使用3.6米手竿施钓。由于他们钓获的鲫鱼都不大,我便用0.6号主线、0.3号子线、1号袖钩,配一支小型1号细尾浮标,调灵钓灵。老郝提醒我:“短竿不上鱼,你又夹在我俩中间,还用素饵,不会有鱼咬钩的。”
我开了一款浓腥型饵料,拉饵钓;在不喂窝的情况下,第三竿就有口,扬竿中一尾鲫鱼。之后,白鲦、鳑鲏和鲫鱼咬钩比较频繁,常出现连竿和双飞,偶尔还有大翘嘴和小鲤鱼咬钩。而他们的上鱼频率依然很慢,并且个头要小一些。钓到下午2点钟收竿,我钓获鲫鱼、白鲦、翘嘴和鳑鲏等鱼总重4千克。他们俩人比我早来两个多小时,每人收获不足1.5千克 。
5月13日晴,南风6~7级,阵风8级。午饭后我来到云蒙湖柳树沟,钓友老李和老王正在钓鱼。老王说:“我来这儿钓好几次了,素饵不管用,只有红虫好用。”他在离岸2.5米处的水中支钓台,使用4.5米手竿、2.5号主线、1.5号子线、2号伊势尼钩,配一支3号浮标,钓水深2.8米左右。他的上鱼率虽然不低,但鱼的个头基本不超过100克。我坐在老王左侧5米处,钓点深1.5米,使用3.6米手竿、0.8号主线、0.4号子线、2号袖钩,配一支2号小型浮标,调灵钓钝,用腥香型商品饵料加南极虾粉开一款拉饵。
我拉饵抛出第一竿,浮标就出现一个轻微顿口,扬竿即中一尾半斤重的大鲫鱼。这个轻小顿口在初夏时节一般不会引起钓手的注意,但偏偏就是轻小顿口才是大鲫鱼咬钩的真实动作。之后,鲫鱼和大鳑鲏咬钩很快,间或有大翘嘴和白鲦咬钩,速度远远超过使用红虫的老王,个头也比他钓的大,就是浮标动作不大。
使用小钩细线,效果立竿见影,钓友们不妨一试
初夏时节,很多钓友鱼获不佳并非钓位不好,而是钓组偏大所致
5月19日阴天,父亲外出钓鱼。上午11点左右,我打电话问他钓得怎样,他说鱼不怎么开口,素饵没鱼咬钩,用蚯蚓只钓上10多尾小鲫鱼。听了之后,我决定过去看看。当天气压偏低,鱼情确实不怎么样,对面的老李占据着最佳的钓位,也没有多少收获。父亲把竿子递给我,让我钓会儿。他的钓组是我替他配置好的适合老年人用的钓组——1.5号主线、1号子线、2号白狐钩。我把白狐钩取下来,换上一副0.6号子线拴的2号袖钩,用他的野战蓝鲫开了一团饵料,拉饵钓。钩饵到位就有口,只是动作较小,扬竿中一尾小鲫鱼后,鲫鱼、白鲦和鳑鲏就开始频繁咬钩了。我不失时机地对父亲说:“你不是说素饵一口不吃吗?我用的就是素饵。”父亲说:“怎么没见浮标有动作就上鱼了?”我解释说:“不是没有动作,而是动作小,你没看出来。”
5月20日晴,气温16℃~32℃,如此大的温差对鱼儿影响很大。吃过早饭后我来到云蒙湖柳树沟,济宁的钓友老梁早来了,他是一位经常参加钓鱼比赛的竞技钓手。老梁说用素饵有口却钓不上来,只有红虫咬钩率才高。我看了看他的装备——3.6米手竿、0.8号主线、0.4号子线、4号袖钩,配一支小型3号细长尾浮标。我一看就明白他为什么有口不中鱼了——他钩子用大了。
我找了一处水草稀疏的位置支上钓台,为了打快鱼,我使用2.7米手竿、0.8号主线、0.4号子线、2号袖钩,配一支1号小型细尾浮标,调灵钓灵主抓小动作,开浓腥饵料拉饵速钓。我只是钩子比老梁的小了两号,浮标也小,优势却立马显现,鲫鱼、小鲤鱼、翘嘴、白鲦和鳑鲏连竿不断。老梁看得目瞪口呆:“兄弟,你用的啥饵料这么神奇,效果比红虫还好使?”我说:“老弟啊,这不是饵料问题,是钓组问题。”“野钓用0.8号主线、0.4号子线已经够小的了,再细这鱼还能钓吗?”老梁很不解。线组在他眼中很重要,这无可厚非,但他忽视了钩子大小的重要性。我说:“这不是线组问题,是你的钩子用大了。现在昼夜温差很大,这让鱼很不适应,导致鱼开口摄食的力度小,这是用大钩有动作却不中鱼的重要原因。”老梁将信将疑地换上2号袖钩和小型浮标,以素饵拉饵钓,效果立马显现出来,虽然浮标动作很小,却出现连竿和“双飞”。
以上几个案例充分说明,初夏时节的鱼情照比春季已经起了变化。晚春时鲫鱼还是成群结队的,但初夏时节鲫鱼已经繁殖完,大群体已经四分五裂成小的群体活动,再就是水温升高后水体里的食物也丰富起来,大鲫鱼咬钩并不积极。初夏是一年之中温度上升最快的时期,昼夜温差基本都在15℃以上,有时甚至达20℃,巨大的温差变化让鱼很不适应。此时如果使用素饵垂钓,浮标动作就很小,钓组一旦偏大,有动作不中鱼就是家常便饭,尤其是使用大钩时,搓饵或拉饵的饵团就大,这种现象就会更加明显。但使用红虫和蚯蚓时,浮标的动作却比较大,只要是鲫鱼咬钩,大多是上顶1~2目,标相明显,并且咬死钩的时候多,这也是人们喜欢用蚯蚓的原因。可是,很多钓友却认死理,认为用红虫或蚯蚓时浮标动作这么大,用素饵也应该一样,所以只等大动作才会提竿。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5月9日的例子,二位钓者都是粗线大钩挂蚯蚓施钓,老郝的传统钓法使用的钓组大,虽然占据上鱼的最佳位置,却没能钓上多少鱼。父亲的悬坠钓法使用的钩子小一些,占据次佳位置,钓获量却高于老郝。我处在他俩中间的最不利的位置,却因使用细小钓组,即便使用素饵,钓获量依然居首。由此可见,偏大的钓组已经不适合此时节的鱼情了。
初夏时节,受水温变化和低气压天气的影响,钓者使用素饵时浮标基本不会出现大的动作,鱼咬钩快动作小,吐钩也快。而使用红虫和蚯蚓时,鱼咬钩慢,吐钩也慢。很多钓友用素饵时都在等浮标出现大动作时才提竿,这也是钓不上鱼的原因之一。老郝经常说这样的话:用蚯蚓钓,浮标能上顶三四目,素饵还不是一样的情况吗?
2017年3月24日,我在南沟水库钓鱼也碰到过这种情况,一位不认识的钓友说用素饵鱼不咬钩。我告诉他,用素饵鱼咬钩动作很小,你等浮标出现大动作再提竿就晚了。他说,前几天也是在这个位置,他用红虫钓鲫鱼,浮标动作很大,素饵还不是一样吗?怎么动作会变小呢?
使用细小线组、抓住浮标的小动作,丰收就不是难事
钓组对路,不愁无鱼
现实情况是,浮标动作确实变小了。
去年初夏,我去云蒙湖沙场钓鱼,到钓场时已是下午2点钟,却发现一个很好的位置,下竿就有大鲫鱼咬钩,而且连竿不断。不久,一位钓友过来说,他在这个位置钓了两天也没钓多少鱼,刚挪窝不久,你怎么下竿就有大鲫鱼咬钩?我说不是鱼不咬钩,而是鱼咬钩的动作小,你没注意,才没能钓上多少鱼。这就是初夏时节人们对素饵的误解。
5月13日出现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很多竞技高手用的都是三四号的袖钩,甚至还要大一些,尤其钓大型水库,人们更是习惯用大钩。大钩挂素饵,固然钓不过小钩;而大钩挂红虫却是另外一个结果,这是因为红虫是鱼类经常吃的天然食物,鱼类对它没有警惕心,咬钩动作大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但是,这一时期的大鲫鱼并非只对鲜活的红虫和蚯蚓情有独钟,它们对蛋白质含量高的浓腥饵料表现出极高的兴趣。而小鲫鱼则正值长身体的时候,鲜活的红虫和蚯蚓对它们的吸引力很大。而很多钓友为防小鱼闹钩,不愿使用腥味大的饵料,偏偏此时的大鲫鱼就喜欢腥味大的饵料,因此使用清淡型饵料的钓友也就失去了钓获大鲫鱼的机会。
在5月19日的案例中,父亲说这么小的动作想抓都抓不住,这是实情。我之所以中鱼率高,是因为把竿子端在手里而非放在竿架上,这才抓得住稍纵即逝的机会。而父亲一是钓组偏大,影响鱼口;二是用搓饵施钓——钩大所搓的饵团就大,适口性差必然影响鱼吞食;三是使用素饵时鱼咬钩动作小,眼神不好或稍不留神就会丢口;四是开好的饵料在高温环境中蒸发失水,变得较干,状态和口感变差。我习惯钓一会儿就把饵团放进水里,只泡一下就瞬间拿出来。这么不起眼的一个动作就能让饵团吸足水分,饵料状态变好了,适口性也就好了,鱼咬钩率自然就高了。
5月20日出现的情况并不复杂,原因就是老梁用的钩子和浮标都大了。4号袖钩——我在初夏钓鲤鱼也不用这么大的钩子,更不用说钓鲫鱼、鳑鲏、白鲦等小鱼了。老梁换上2号袖钩和小型浮标后,效果立竿见影,可见初夏时节使用大钩对鱼咬钩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如果使用红虫和蚯蚓,情况就截然不同,不但小鲫鱼咬钩率高,咬死钩的时候还多,浮标上顶动作也大。而使用素饵时,浮标一般不会出现上顶动作,大多是轻小的下顿或小阴口,因此浮标一旦使用过大,这些小动作就很不明显,这也是很多钓友抓不住小标讯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初夏出钓大水库,细小钓组是具有独到的优越性的。不过话虽如此,但钓友们去水库都想钓大鱼,没谁愿意用细小钓组。这就要看你是想专守大物还是“小富即安”了。当然,我们可以兼而钓之——组装两副钓组,硬竿、粗线、大钩钓大鱼;软竿、细线、小钩钓小鱼;先用软竿、细线、小钩钓小鱼,当咬钩正勤的小鱼突然没了动静时迅速换上大钓组,一旦小鱼重新咬钩,再换回钓小鱼的钓组。还有一个办法——使用细小钓组但不配失手绳,失手绳配在细线小钩上是弊大于利的,钓者可在竿尾环上连接一支1.8米长的小矶钓竿,配上多轴承的优质渔轮和1.2~1.5号的细线,这才能跟小钩细线相匹配。需要注意的是,渔轮泄力不能调得过紧,否则容易断线跑鱼。
TIPS小贴士
初夏钓鱼宜边诱边钓,不宜喂窝,否则不是长时间无鱼咬钩就是寸许长的小杂鱼和小鳑鲏让你不胜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