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与业界对接机制研究

2017-06-01应力恒

职教通讯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内容

应力恒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与业界对接机制研究

应力恒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实施的落脚点。产教融合只有渗透到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内化教学品质,培养出兼具专业和社会能力、能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愿意并能高效完成工作的技术工人。基于产业特性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原则,阐述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管理及方法运用、课堂教学学习评价三大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环节,与业界对接的具体机制和方法。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产教融合;对接机制

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要素,是发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的主阵地,其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原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强调,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是产教融合。[1]产教融合不仅是指产业与教育,而且还指生产与教学。当前,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职业教育,既有宏观的架构,也有微观的尝试,但无论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亦或是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人才标准等方面,均要通过课堂教学落到实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当下企业的工作内容,熟悉企业的工作过程,认同企业的内在文化,使学生成长为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同时,也认同企业给自身带来价值的有能力的人。

因此,积极加强产教融合,努力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改造课堂教学,打造良好教学创新氛围,是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内化教学品质的根本方法。以“学中做、做中学”“理实一体化”为特点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只有从能力本位出发,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泛在性、实践性、跨界性和互动性等特征[2]120,才能使职业教育生命之树常青。

本文从产业的前沿性和职教参与度分析入手,结合课堂教学三大有效性原则,从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学习评价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与业界对接的机制和方法。

一、产业特性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准备的教育。”[2]121职业教育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对当前各社会职业岗位的精准把握和分析,将产业或生产中更多与时俱进、具有地方特色的典型职业元素(知识、技能、素养、文化)汲取到职业教育教学课堂当中。产业的前沿性和职教参与度是关系到产教融合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产业的前沿性

“工业4.0”是对目前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形象描述,智能化与信息化是其核心特征。[3]成长发展于历次工业革命羽翼之下的职业教育,也应从蒸汽驱动的机械制造时代、电力驱动的大规模批量生产时代及基于工业机器人的信息化时代蜕变而出,寻求在这个时代中,为产业发展、经济腾飞而培养人才、推波助澜的有效途径。

基于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生产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促使当今社会拥有一个高度灵活、人性化、数字化的产品生产与服务模式。该种产品生产与服务模式不仅意味着生产的高度自动化、生产系统的复杂和智能化,而且更多地体现出产业的集成化、系统化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化。

因此,从表面上看,智能化、信息化与集成化让产业工人一度陷入傻瓜化的境地,轻触几个按钮就可以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但事实上,这背后,却要求产业工人能够掌控整个生产系统。譬如,原来只要求能在生产线上从事产品装配、加工的产业工人,还被要求具备对生产系统本身进行装调、维护及运行管理的能力。产业工人所从事的工作范围在急剧扩大,同时,他们所被要求的工作能力也在大幅提高,这些能力并不是单一的、片段的,而是系统的、整体的。

(二)产业的职教参与度

由于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人力资源状况、政府作为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产业在教育领域中的参与度表征不一。譬如,在采用双元制模式的德国、瑞士和丹麦这些欧洲国家,由于“崇尚技术的社会氛围”,“企业的职业教育投入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劳动力保障、降低学徒培养成本,而且还能提高企业在业内知名度”,“企业对技术人才有强劲的需求”,“政府的减税补贴”等政策,让企业热衷于职业教育,乐于将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其中。再譬如,日本职业教育中企业的参与度,也无不与“全国上下确立的技术立国信念”“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和“政府的宏观决策”有着密切的关系。[4]在我国,近年来的工业化进程加快,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企业充满了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但是,由于外部客观环境的制约,无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目标,从而让不少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望而却步。同时,唯学历而不唯技术的思想仍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阻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重心仍在学校,工学结合的落脚点还应从学校教育的基层——课堂教学抓起。

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原则

基于产业的前沿性和职教参与度,将典型职业元素有效地汲取到职业教育教学课堂中的关键是把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原则,向每一堂课要效益,讲求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实效性、突出课堂教学管理及方法运用的合理性、落实课堂教学中学习评价的激励性。

(一)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是决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要素。绝大多数的低效课堂常会出现:教师只围绕教材上课,教材写什么,就教什么,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契合度较低;教师所授课程内容陈旧,未能紧跟时代步伐;信息量大,主次不分,前后缺乏逻辑性,不符合认知规律,或者内容之间刻意拼凑等。由此造成很多教师上课要么生搬硬套无所适从,要么胡吹海侃不着边际,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成效甚微,更不用谈及为切合学生基础有选择性地讲授教学内容。因此,如果教学内容及设计不切合实际,即使教师再有教学能力、学生再有求学欲望,也无法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实效性需涵盖情境性、目标性、针对性、前沿性、阶梯性和逻辑性等方面。首先,能吸引学生眼球的学习内容,一定不是枯燥乏味的、笼统概括的、漫无目的的,在它背后需有一个强大的情境建构和目标导向;其次,要让学生所学知识或技能有用武之地,学习内容需具有典型的针对性和前沿性,提炼于实际应用场合,紧密跟随时代步伐;再次,合理安排或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有层层递进的阶梯性,符合学生阶段性程度,易于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后,整个授课内容或模块之间需具有强大的前因后果或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以利于学生驾驭所有学习内容。

(二)课堂教学管理及方法运用的合理性

教师对课堂教学控制的最佳效果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课内时间,熟练地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使学生依据学习认知规律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发现、了解、掌握及应用这一系列认知行为,直至有效掌握本堂课的知识和技能。然而,在课堂中学生的这一系列认知规律行为并非能自觉、顺利地完成,这其中课堂教学管理及方法的引导性、合理性甚为重要,其中包括:布置和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科学地分配课堂时间;抛砖引玉式地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式地解答疑难;合理地设置错误、意外、紧急等学习障碍;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秩序和气氛;培养融洽的课堂气氛;讲究语言技巧,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并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的默契度等,做到放得开、收得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严而不死、活而有序。

(三)课堂教学中学习评价的激励性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不仅在于衡量教学结果,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以及主导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通常学生个人能力包含学习目标、自我批判、自我独立、社会参与和专业客观五个方面。学习目标指能否有计划地使用合适方法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自我批判指能否基于客观的自我评价恰当适宜地处理事务;自我独立指能否独立搜寻所需辅助工具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参与指能否在小组工作中顺利地参与并分担部分职责的能力;专业客观指能否依照专业的相关行为规范和规定解决问题的能力。[5]合适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应该能够及时促进不同层次水平学生在以上五大个人能力上的良好发展,起到正面引导和激励的作用,从而形成课堂教学及评价的良性循环。

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与业界对接机制

(一)课堂教学内容与业界对接机制

课堂教学内容与业界对接是创设有效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最关键因素。承担课堂教学内容设计重任的职业院校教师,他们不仅要从企业应用角度去经验化处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将学习内容项目化,而且还要从知识体系角度整理和分析职业行为能力,完成技能点转化成不同层次知识点,最终形成有扎实理论知识基础的项目课程。具体而言,课堂教学内容与业界对接机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和社会能力的,能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有意愿并能高效完成工作的技术工人”为课堂教学最高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是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灵魂。具体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中,不仅要突出基本专业能力目标,而且还要强调专业技术目标中的规范及标准目标、经济目标和环保目标,同时,更不能忽视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目标。通俗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告知学生怎样去做工作、怎样分析结果、怎样去解决问题、怎样与他人合作沟通以及如何选择做怎样的工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思维机敏、视野开阔,能将工作中的规范、经济和环保问题纳入工作必须环节,促进自身工作或工作产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在快乐和高效中工作一辈子。

2.课堂教学内容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要和地区产业及其发展前景紧密挂钩,从行业入手发展职业。教师需先熟悉相关专业职业资格标准、行业和企业的岗位要求,从毕业学生所从事的工作过程中归纳出相似工作任务,并提炼成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的开发是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切不可照葫芦画瓢,否则,此后教学内容的落实将难以切合实际。而依照有偏差的教学内容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在进入企业工作后,想要扭转或改变就会更困难,以致造成对产业发展不可估量的影响。

3.内容的确定是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重点,其确定关键在于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和技能的相辅相成关系,让学生看清技能背后的知识积累和支撑,明白理论层次的学习是为了去更好地完成技能层次的任务。

教学内容的确定可分成以下四个步骤:(1)细化典型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顺序、工作步骤、工作材料和工作工具,形成工作过程流程图;(2)分析工作工具是怎样作用于工作材料上,为什么要使用这类工作工具,产生期望的工作效果以及工作效果表现为什么;(3)分析工作材料和工作工具的特性,以及是否将正确的工作工具用到合适的工作材料上;(4)分析工作材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性,工作材料有怎样的结构才会有这样的特性;工作工具又有怎样的操作方式和特性,才会有这样的功能。通过这样的分析,不仅能明确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各层次能力点,还能剥离出隐含在能力点背后的各层次知识。通过对这些能力点和知识点的再组织,能够形成有典型工作任务依托的能力知识一应俱全的课堂教学内容。

(二)课堂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与业界对接机制

课堂教学管理及教学方法与业界对接的重心,是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渗透企业的行为文化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学会用企业的原则去做事,用工作的方式去学习。

1.在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及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尽量结合企业文化,考虑与企业行事方式相近的方法或模式,将学生放到模拟企业环境中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熟悉企业管理、做事形式,并掌握所学知识及技能。譬如,企业的利益优先化原则用到课堂,即可变成学习成效最大化,要教会学生用直观有效的方法做事,用最少的精力做最有效的事。再如,课堂教学时序的安排上,除了要符合科学知识的逻辑时序、学生学习的心理时序,更要符合工作过程时序,让各种学习要素在“做”的过程中发生,从“做”中成就“学”,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2.明确工作和学习的最大区别,用工作的方式去学习。一个合格的技术工人要能规划自己的工作方向,构架工作内容,并对所做工作负责。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内容,让其制定自身规划外,更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其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实施、成效负责。同时,通过运用课堂提问、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反馈的积极态度和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性等策略,让学生更多地体会到是在企业中做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

3.在结合企业元素实施教学时,要综合考虑教学的对象、教学的环境和展示的时机等因素,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方法。如果主次不分,学生只能看到方法的表面形式,就会忽略了方法使用的实质——学习内容的掌握。有时,在学习中模拟企业的情境去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并不需要太繁杂的情境和方法,简单明了是更好的选择,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应更真实地与企业实际接近。

(三)课堂教学学习评价与业界对接机制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与业界对接的关键在于确定评价目标、倾向于过程导向的评价方法和含有能力等级细分标准的评价内容。

1.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为了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只有评价结果准确而有价值,才能给教学一个合理的改进方向,从而无限地向教学目标逼近。与业界有良好对接的课堂教学评价,必定以职业行为能力为终极评价目标,并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有选择的指向。

2.职业行为能力作为一种复杂行为能力,并不能通过相对静态的教学评价,如课堂练习、小测验等完全测量出来,而需要通过伴随学习过程始终、过程导向的举措来进行评价。鉴于各种教学评价方式的行为质量评价标准倾向性(如书面笔答的课堂练习、多选题、小测验、书面报告、课堂记录和专题报告的评价倾向性为专业客观性;课堂中的合作、专业口试的评价倾向性为任何标准),[6]只有根据目标要求有所取舍或混合规划并选择适合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才能客观地评价出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3.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的运用,绝对不能粗线条地评价和给定成绩,要给出细则性评价内容,并且根据期望职业行为能力标准划分若干能力等级,制定量级评分表,用以检测职业行为能力指向教学目标所实现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任何一种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都需要给出细则性评价表。如表1所示为一个口试的量级评分表,横向是细则性评价内容,纵向是根据期望职业行为能力标准划分出的若干能力等级。通过表1,可以检测职业行为能力指向教学目标所实现的程度。

表1 口试的量级评分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然而,从现今的职教发展状况来看,我们不仅要进行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和模式开发,更要探索如何将职业教育体系甚至专业架构、课程内容和人才标准落实到课堂教育中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更加符合产业要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更符合企业要求的、兼具专业和社会能力、能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愿意并能高效完成工作的技术工人。

产业特性和课堂教学有效性原则是影响产教融合紧密度的关键性因素。产业前沿性和职教参与度的深化研究,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管理及方法运用、课堂教学学习评价的有效性深入分析,都是产教融合、课堂落实的多维度研究方向。因此,加强产教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形成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与业界对接的实效性策略,将成为当今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葛道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EB/OL].[2013-06-17].http://news.xinhuanet.com/edu/ 2013-06/17/c_124866908.htm.

[2]苏龙.现代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四大特征探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5(4):120-122.

[3]徐国庆.从任务到项目: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逻辑[J].机械职业教育,2016(3):1-7.

[4]马铮.德、日、澳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3):20-23.

[5]刘邦祥,宋海涛,克劳斯·基尔,等.如何评价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发展——关于评价能力发展的方案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55-59.

[6]邓晓妍.德国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开发模式中的教学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责任编辑 盛艳]

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企业主导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g20160286);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产教融合下的电类课程课堂教学与业界对接的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kg2015671)

应力恒,女,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

G712

A

1674-7747(2017)12-0017-05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职业写作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我爱的职业
主要内容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