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脚“丈量”出的民情最真切
2017-06-01文宛诗平
文宛诗平
双脚“丈量”出的民情最真切
文宛诗平
用双脚“丈量”民情,先要选准落脚点。落脚点在哪里?在民之所急、民之所难、民之所忧、民之所盼上。
近期,一位县级领导干部在会议上讲到:“我们常说要听民声、知民情,民声、民情在哪里?在基层,在广袤的大地。不走进基层,不转变作风,不到田间地头村寨厂矿,不与百姓促膝交谈掏心窝子,不亲身体验百姓劳作,不亲耳聆听群众呼声,很难得到真实的民声、民情。只有双脚‘丈量’出的民情,才最真切!”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这方面,中央领导同志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他们经常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嘘寒问暖,引起巨大反响和好评。在他们的率先垂范下,各地领导干部也纷纷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社区、农村听民声、访民情,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高晓建 / 绘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少数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仍然习惯于在办公室想事做事,习惯于常规式、本本式地工作。有的“嫌贫爱富”,只到条件好、困难少的地方,至于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及边远落后的地方,则很少去。有时,即使“身入”基层,却未“心入”基层,在下乡调研、了解民情时,往往只是满足于随着车轮转一转、隔着车窗看一看、拍个录像走一走、万事大吉喝小酒。他们端着官架子,打着官腔儿,结果往往是“干群相见不相识”,听到的永远是敷衍之辞,得到的大都是不真实的民情。
用双脚“丈量”民情,先要选准落脚点。落脚点在哪里?在民之所急、民之所难、民之所忧、民之所盼上。领导干部要把解民忧作为下基层工作的落脚点,就应“做足功课,忙在点上”,首先了解哪些是老百姓最急、最难、最忧、最盼解决的问题。只有做好先期调研,带着“解决困难、化解矛盾”的目的,有针对性地深入矛盾大、困难多、经济薄弱、需求强烈的地方,才不会漫无目的、走马观花。
用双脚“丈量”民情,贵在为民办实事。“为民担当,风雨可度。”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敢于放下“官架子”,学会撸起袖子,卷起裤腿,戴上草帽,迈出步子,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常怀解忧意识、秉持务实作风,才能多想为民解难的办法,多练为民办事的本领,将群众所需所盼之事办实、办好。
用双脚“丈量”民情,还要谨防“一阵风”。让干部下基层并非一时之兴,而是长久之举。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仅靠自我约束可得。因此,要切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通过一系列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有效举措,从组织层面为干部下基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和实践基础,进而让下基层从“他律”到“自律”,从“自发”到“自觉”,真正成为干部的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