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从“特色小镇”到“特色村落”
2017-06-01文周少雄
文周少雄
精耕细作从“特色小镇”到“特色村落”
文周少雄
←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色影迷/摄
主城区的城中村改造,是当前杭州声势浩大的一项中心工作。它事关“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的战略目标。不含糊地说:城中村如何改造,决定着未来世界名城的如何模样、如何格局、如何特色传承、如何“韵味”与“精彩”。功业千秋,系于举足。
城中村的改造,并非始于今日,它与杭州的城市成长、主城扩容等一直同步演进。杭州的城中村改造,有许多可圈可点、创新有为、惠民福民的亮点借鉴。今天,站在建设“美丽中国鲜活样本”的新起点、新高位,审视城中村改造问题,我们必须有更高远的战略视野和更深刻的历史意识。模式创新,路径创新,破解和超越当代城市化中深受诟病的“大拆大建”“有形无根”的模式窠臼,是杭州争当标杆省排头兵的崇高使命之一。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有机更新“内向深耕”的关键环节之一
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是以交通、项目、平台等为先锋,不断地向周边乡村地区拓展地盘。当空间扩张(“摊大饼”)基本完成或阶段性结束之后,为提高自身的运行能力、产能效益、竞争优势、生活品质和治理水平等,城市必须坚决地从“向外扩”转向“向内看”,从“快摊大饼”转向“精耕细作”(即由粗放化外延扩张,转向精细化内涵提升),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这是城市演进的必然过程,也是城市提升的重要环节。
据此审视杭州的城市发展,主城区先前大力推进的特色小镇及5A景区、大型综合体、特色街区等改造建设,其实就是城市对特定的粗放板块或平面板块,进行“内向深耕”的一次次成功实践。人间天堂的城市功能运行、产业升级创新、生活品质与政治文化,特别是城市竞争能力、特色优势传承等,由此获得了高效高品的全速发展。
其中的特色小镇模式,在全国具有标杆示范作用。
城中村,正是这种城市扩容圈划进来后尚未消化、融合、升级的粗放板块,数量众多,体量庞大,有着极大的提升与深耕的潜力空间。作为内向深耕的大量的基层单元,城中村的改造,意义重大。它直指杭州城市能否加快自我发展、实现新起点大飞跃的战略关注。
实践证明:精、细、特、深、聚,是城市粗放板块内向深耕、有机更新的着力重点处。
城中村的村落文化,是城市成长壮大的根源性财富之一
站在历史的高端,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当前的城中村改造,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乡村,是城市的史前形态或边际形态;城中村的村落文化,是城市的根源性财富之一。
国内外许多的大城市或著名都市,都源于乡村或乡村和小镇的发展与融合。例如:中国的上海和深圳、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阿联酋的迪拜等,都是从一个小渔村起步的。保护村落文化,就保住了它们的文脉之根。当前关于“有根城市化”与“无根城市化”的模式反思和激烈争论,焦点皆投聚于对“城中村”的认知与手段。
主城区的城中村,应成为杭州新型城市化的一种良性细胞和一种根源性财富。
根据区域文化理论,城中村的改造,实质就是城市文化与“(圈入城市中的)乡村文化”的一次融合与再生(有机更新)。它存在着区域文化演进中“统一性”与“持异性”的一般矛盾运动规律。在这运动过程中,统一(融入主体),是趋势,是主导;持异(持守特质),是必然,是传承——是丰富资源、传承优势、添注特色。正是通过统一与包容、持异与再生的内部运动,城市生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成就了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和丰富精彩。
尊重与保护村落文化,发掘与传承特色文化,在统一与持异中留住历史根脉,建设独特有味的“有根城市”,是杭州一直坚持的方向。
从“特色小镇”深延至“特色村落”,不断创新和丰富城市有机更新的杭州路径
当今世界,城市空间的形态丰富多样:有广场、楼宇、大型商场、地铁枢纽、中心CBD,也有码头、车站、老街、市集、小镇与村落。城市的历史越悠久,城市的空间形态就越多样,城市一路走来的时空序列、历史胎记,散落八方街市却固守根源始处。点数成长轨迹,慢慢聚拢清晰、有根的城市化,就“精彩别样、韵味独特”。
纵目全球,举凡国际化的现代大城市,都拥有多元的城市细胞和多样的空间形态。
因为多元,所以城市能记住自己的“根”,能从那些珍稀的城市根源细胞中不断获得启迪,在国际化的建设发展中“不忘初心”,明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而不断地强化自己的传承魅力和特色优势,持续地占据竞争高位、引领发展。
因为多样,所以世界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投至那些新旧经典的历史空间形态,人们在巡礼和徜徉中,品味别样岁月,领略多元发展,体验守望,感受审美,从而悟察到“历史与未来、传统与时尚、东方与西方”穿越融会的人类精神与创新驱动,从而使城市吸聚到更多的流量、能量、力量,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拥有更强活力和更多对话主动权。
←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实践,现实存在的多样城市空间和多元城市细胞,意味着我们的新型城市化可以选择和创新多种模式;表明了当前杭州的城中村改造,同样也可以探索和创新多种的有机更新路径。
我们的城市,应明确反对一味“高楼化、广场化、大商圈化、CBD化”的国际化误区,科学建构“有密有疏、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核有边”的城区空间关系;创造新型城市化的新空间形态与新发展模式,除常规路子之外,在文脉延续方面探索一种具有“杭州印记”的“市-镇-村”结构体系,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自古繁华”的杭州保存和更新一批街区群、小镇群、村落群,为世界名城的“中国范”增添一种“杭州韵味”。
从“特色小镇”深延至“特色村落”,以一批“特色村落”为主体,以根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人(村民)的城市化为中心,探索杭州城市特色优势提炼和世界名城品牌铸造的城市化可行路径,不失为杭州当前城中村改造的有为选择和标杆创新之一。
建议有关部门发动社会参与,沉心而快速地梳理全市城中村的特色典范群落,结合文化历史走向与空间分布,力争为杭州保护和打造30个乃至50个左右的特色村落。
把握城中村的不同类型,精心打造杭州印记、丰富多元的特色村落
根据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实践与经验,在城市化过程中,除了因大拆大建、完全荡平的,杭州市区内还会存在着的一批城中村。
它们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类是景中(边)村。如灵隐诸村,如梅家坞、蒋村、青芝坞、馒头山等。
一类是区(体)中村。主要存身于大厂区、高校区、医院区、馆场区、车站区、大型综合体等地。
一类是街(市)中村。主要存身于街道(社区)、市场、商圈、特色小镇等地。
这些城中村的基本现状,从“形”(村落格局)与“神”(文化风情)的保存情况看,大致也有三种类型:
一类是形消迹存。即村落形态完全消失了,仅有若干踪迹(如地名、集中迁居楼、经合组织等)存在。
一类是神貌依稀。即形态肖貌与文化风神还有所保存,但已模样大变,令人旧地重游浮升依稀仿佛之感。
一类是形神焕发。即经过创新型地融入周边的城市的功能系统与经济文化,村落环境风貌与精神文明都发生了全新变化与显著提升。这类村落,往往得到社会舆论的充分肯定,被誉为“城乡双赢、全民共享的实事工程和民心工程”。
建议在本次城中村的改造中,科学把握城中村的不同类型,以“形神焕发”的特色村落为主要对象,积极扩大可保护、宜建设的城中村基数,以“城-镇-村”为纵深序列,精心打造一批富有杭州印记的“特色村落”集群,积极丰富中国城市有机更新的路径与模式。
针对具体现实,建议对以下打造举措予以重视:
一是多途保护。
特色村落,文化保护第一。针对不同现状,宜采用多种途径。除常态的物存(典型建筑等)、非物存(非物质遗产)办法之外,还有:移存(移往适宜之地)、文存(村史、家谱、图片、本村名人录等)、话存(发动志愿者进行村史、村事的口述史存录)、名存(地名延续)等。有些村落或重要乡村遗址,实在难以保护的话,至少应在原址或合适的地方,树立一个村名的碑石或小品,让原有地名能保存下去。每个地名,其实都承载着一个历史的记忆,如杭州的打铁关等,珍贵且有味。
二是精构特色。
精心把“特色村落”的“特色”传承下去、突现出来。这取决于精心而优质的规划。主要是对典型村落其独特的空间形态、文化肌理和多元细胞予以理解、包容与体现,特别是精彩的村落格局、风水树石、市集公地、村社场所、门渠方塘、邻里尺度等。要重视发掘和保护“家宿、家访、家博、家艺、家谱”等“五家”特色资源,力求构筑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品、一村一店”、乃至“一村一业”等“五村”特色展示系统。
三是村民共建。
积极发动村民参与城中村的改造工程,改变“城中村改造是政府的事”的尴尬困境,好事做好,好事做透,让它成为“政府与村民共建美好家园”的合力同心之伟业,让村民在城中村改造的参与中主动实现“人的城市化”。着力培育与扶持一支“五乡”骨干队伍,即:乡绅、乡英、乡亲(包括新村民)、乡友、乡群(网络社交群),发挥他们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经典案例——上城区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上城区按照地域特色和房屋特点,对旧厂房和旧仓库实施“中式传统建筑”改造,对历史街区旧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同时抢抓机遇“聚啸”大小资本,出台金融人才系列扶持政策。截至2017年1月底,已集聚股权投资类、证券期货类、财富管理类机构1240家,吸引国内外高端金融人才逾2000名,资金管理规模突破6700亿元,投向实体经济2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