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
2017-05-31王秋灵
王秋灵
摘 要:本文依据技校学生的课堂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出现这种普遍现象的原因,针对此提出了管理对策。
关键词:技校课堂 手机使用现状 管理对策
根据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智能手机已是青少年上网的重要媒介,青少年中使用智能手机人数已达2.21亿。由于智能手机功能的多元化及便利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与此同时,智能手机功能的丰富多样性以及上网的自由随意性,容易分散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掌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状,笔者对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的中级工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由此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与对策。
一、调查方式与对象
本调查采用分年级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问卷的调查对象为中级工班学生,为了解学生心理情况,采用了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SCS)进行测量。
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42份,有效回收率为85.50%。在有效回收的问卷当中,在性别方面,男生184人(53.80%)、女生158人(46.20%);在年级方面,中级工一年级186人(54.39%)、中级工二年级156人(45.61%)。
二、结果与分析
1.课堂上手机使用频率
由图1可见,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手机,“偶尔使用”手机的比例远大于几乎没有使用的,說明学生在课堂上有较为明显的手机使用情况。
2.上什么课使用手机
由图2可见,学生在上公共基础课时使用手机的比重最大,其次是专业理论课,而使用最少的是实训实操课。说明在实训实操这类需要学生较多参与的课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明显减少。
3.上课使用手机的主要原因
由图3可见,学生认为“课程枯燥乏味,教师讲课没有吸引力”是使用手机的主要原因,其次是 “非专业课程,上课无聊、空虚,打发时间”。比例相对较少的是“学习需要”“看到旁边的同学玩手机,自己也受影响”和“其他”。从数据看,教师讲课没有吸引力与学生上课用手机存在一定的关联,但现实中上课的吸引力要超过使用手机,也有一定难度。
4.上课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
由图4可见,大部分学生上课用手机是“使用QQ、微信、飞信、短信等通讯软件”,其次是 “看视频、听音乐、刷微博/朋友圈、玩游戏等方式娱乐消遣”,用于课程学习的情况不到13%。说明目前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了学习。
5.一堂课使用手机的时间
由表1可见,大部分学生上课用手机的时间是“5~10分钟”,而使用手机10分钟以上的比例有38.3%,说明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累计时间比较长。
6.对上课使用手机的态度
由图5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本不应该上课使用手机,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想过这个问题”,认可上课使用手机行为的学生较少。说明大多数学生自身也认识到上课使用手机的行为不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
7.对学生自我控制情况的测试
通过自我控制量表(SCS)对填写问卷学生的心理进行测量,由表2可见,学生控制冲动和抵御诱惑方面的能力较低,让学生自己控制课堂行为有一定的困难,需要给予外在的督促,帮助他们克制自己。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技校学生使用手机现象较为普遍,其使用大多与课堂授课没有关系,其行为对课堂授课会产生一定干扰。从学生自身来看,不少学生能够认识到课堂上使用手机是不对的,但自我控制能力偏低,不能够自觉抵御使用手机的诱惑和冲动,在课堂教学相对枯燥的情况下,容易产生使用手机的行为习惯,整体上使用手机的时间也较长。由此,笔者对管理技校学生使用手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学校应加强对课堂使用手机现象的重视,明确课堂使用手机的危害性,提醒任课教师和家长监督,并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减少上课使用手机的习惯。
其次,教师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多给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自己也要注意在课堂上少用或不用手机,起到表率作用,并对上课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监督。
最后,学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由于手机的娱乐性越来越强,单靠上课来超越使用手机的乐趣,已经很难做到。而且手机作为私人物品和财物,让教师监督时要有据可依,才能避免因为管理手机产生师生矛盾。
参考文献:
[1]牟芷,王越.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
[2]徐维东.高职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3]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8(5).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