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7-05-31张建峰

读写算·教研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问题

张建峰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升语文应用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开拓眼界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问题展开研究,找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243-02

一、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界定

1、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在目前的教育和教学领域中,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优化是教学质量和过程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也是每一个教师所希望与追求的。那么什么是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的过程。创造性的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是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得到全面提高。

由于教学标准和教学理念的差异,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的界定与划分也有着一。

2、实施阅读教学有效性意义

(1)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课堂教学的高效决定了学生的发展,只有高效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实际课堂中,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剥夺了学生的与阅读时间,能少读就少读,能不读就尽量不读的思想充斥着教师的头脑。用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自我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只听不说,只记不读的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出现了厌学的症状。人生最大的乐趣在于阅读,只有阅读才能让人感觉身心愉悦。阅读教学再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比例,所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提高整个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作用。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完成。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就是在短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学生应该做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更可能多的获得知识,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理解文本、走进文本、分析文本的前提,只有充分完成阅读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有利于情感完善与审美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正是在这心灵的接触之中,情感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在情感的交流互动中去体会语文知识的快乐。因而情感教学对于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提升与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成为学生思维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

二、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设定方面的问题

在新课标中,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目标设置时必须体现。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学理念、教学习惯、教学动机以及其他教学因素的影响,教学目标的设定往往难以达到科学与合理的目標设定,进而影响到了教学效果的实现。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教学目标设定较大;教材钻研不透彻,目标不明确;教学过程不以目标为中心;忽视课文与单元的联系等,教学目标的设置关系着整节课的课堂效率,怎样有效地设置教学目标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经常摸索和思考的问题。

2、阅读教学内容引导方面的问题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内容的设定脱离了原有的教学重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往往表现在对于阅读内容与范围的过度追求,而忽略了教学阅读的重点设置,影响了教学能力提升与深度的挖掘。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急于充分利用目前教学改革的优势环境,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想法也导致了教学目标的迷失,让学生不能扎实地掌握知识,达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并不是简单的扩充一下教学内容即可,他需要教师在有限地教学时间内进行充分的教学设置与信息传输,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一点是当前一些教学实践中所没有做到的。同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上,内容泛化、解读不深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更多的注意力关注于多种学科的综合与发展,而对于自身的阅读教学思想没有吃透,或者没有形成严谨的教学思路,使得原有的教学中心与阅读的重点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 比如,在讲解《燕子》一课时,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选择将燕子的生活习性、除灭害虫的本领等知识带入课堂进行挖掘,甚至为了实现这些教学点,过多运用多种多媒体,并辅之绘画、音乐等教学形式。然而这种教学过程看似丰富多彩,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广泛性,但是学生却没能通过文本资料的阅读和体会形成自己课文的理解和意境,也就丢掉了本身的阅读教学任务与目标。

3、教学方法选择方面的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汉字、词语、句子等基础知识教学,轻视教学方法、有效性指导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优生的培养与考查,很少关注学生智力水平的差异性。导致教学与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脱节,优生与差生发展极不平衡,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缺乏指导,阅读材料的选择没有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思维的存在都不利于学生教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另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自信心等因素也是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并没有过多重视这方面的因素,多数依据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学习,教师也不注重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这些都成了影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1、在阅读时,培养他们对课程本身的兴趣,让学生有始有终地入情入境

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读书活动的前提,是内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读中积累、体会、领悟,读中受到启发、产生联想、解决问题,吸取力量。如何培养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兴趣呢?

在学习一篇课文前,可以借助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让他们主动参与读书。将一些有关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的课文转变成一些生动的、负有戏剧性的影视形象储备在孩子的脑中。像学《武松打虎》文章时,我充满激情的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剧《水浒传》吗?”学生立即活跃起来,这时就让学生们尽尽兴,待有约一半多的学生欲言又止时,就给制止,然后就一起唱主题歌《好汉歌》,让孩子初步领略《水浒传》的主题,给他们介绍文章的写作特色。最后就让孩子自读,找出你觉得写得最好的句、段体会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摹仿文中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等,在脑中再现文中的形象。如在学《清明上河图》、《翠鸟》、《曼谷小象》等,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对文章内容印象深刻,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语言和情感,将语言与情感、表象建立了联系。

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按故事情节编演课本剧、演示等,如《詹天佑》、《草船借箭》、《武松打虎》等,让学生读中悟,演中学,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让语言与形象相互转换,从而学会表达。

2、在读书的过程中注重方法指导

(1)引导学生把握重难点及要求,指导按照课本提示的方法进行学习

在学习一组课文前,先引导学生从“导读”、“预习”、“阅读提示”、“阅读向导”“课后思考练习”中把握住每一组课文及每一篇课文训练重难点及要求,寻找学习的思路方法。在学习每一组课文时,在第一讲读课文时,指导学生围绕该组课文的训练目标,要求及重难点按照提示的方法进行有效读书。学完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积累学习方法,在学习第二篇讲读课文就可稍加指导就能完成。阅读课文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运用方法进行自读,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在学“读进去,想开去”这一组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在导读中“读通——读懂——理解——想开——交流”的学习程序。

(2)分层要求,分层指导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发现学生哪一环节有困难,就对哪一环节进行指导,让学生进行踏实的训练。不仅让好的学生吃得饱,又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弥补了以前欠缺的东西。对优先达标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更深的训练,或让他们阅读课一些课外读物,给他们加餐。

(3)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类型课文的一般学习方法

不同类型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古诗,就要先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作者的处境和心境等,再让学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悟情。在理解时,提醒学生要结合注释,有时还要运用工具书。

学习写事的文章,要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它是写事的文章,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事情的发展顺序。然后再让学生抓住主要段落去体会,去感悟,去品味,去联想。

写人的文章,要先让学生读全文,感知文中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再让学生去感受人物的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长文章,就先要让学生抓住筋脉,再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品读,领会。散文,像《匆匆》这样的课文,就必须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去朗读……

3、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归纳、交流、积累、运用读书方法

调查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有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总结、交流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在归纳过程中加深运用的印象,以便迁移到新课文的学习或课外阅读中去,而且还可以使一些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会探索,精选最佳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归纳出以下几种常用的学习方法:

整体读书法。在读一篇文章时,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整体理清课文结构,从整体体会思想感情,从整体领悟文中道理,从整体上品析妙词佳句的方法称之为整体读书法。

分散读书法。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分层目标或重要典型段落,有针对性地读书,解决问题。

圈点批注读书法:就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疑难的地方用符号文字标标出来,写出自己的问题、见解、想法等,以便以后的高效复习。

质疑问难法。是一种探求真知,向未知领域深入掘进的读书方法,它是从学生心中的疑问,调动其思维进行探究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便于使教学与重难点、学生实际更贴近,减少教学时间的耗费。

4、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1)建立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

这样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和信任。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领悟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对后进学生的不足,不嘲笑 、不讥讽、不高高在上。这是让每一个学生有言敢发,敢说真话,从而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中,不以“有学生在作业、交流、汇报中,有错误”而生气、指责、批评等。在心理上要对好、中、差学生一视同仁;在语言中要对学生多鼓励、表扬;在课堂上和批改作业中,要看学生的闪光点。

通过训练,在学生读了《爱迪生》后,一学生说:“就是由于爱迪生不怕失败,才成了伟大的发明家。”在读了《古井》一文时,学生们体会到,在自然界中,很多东西都具有无私奉献的品德。在读《爬山虎的脚》时,学生发出:“人也要向爬上虎的脚一样,就该去做该做的事,不然也会向爬山虎的脚一样萎缩了”的感慨。在读到《三克鐳》中的第四、五自然段学生感悟到:美国之所以发展那么快,就是由于美国的民众和官员都很重视科学,都很崇拜科学家那种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如痴如醉的忘我工作的品格。

参考文献:

[1] 龙宝新,陈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

[2] 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A).

[3] 赵根定.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策略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11,(11);2.

[4] 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问题
立足文本,以读促写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探究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