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龙湖(花山区域)消落带藓类植物种类调查

2017-05-31邓坦何林阙芳芳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种类

邓坦+何林+阙芳芳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室内鉴定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调查结果表明:飞龙湖(花山区域)消落带藓类植物共9科24属43种。其中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及羽藓科(Thuidiaceae)为优势科。藓类植物的生境类型有土生、石生及腐木生三种,土生种类占该区域藓类植物总数的74.4%,分为矮丛型、平铺型和交织型三种生活型,其中以矮丛型为主要生活型。

关键词:飞龙湖;苔藓植物;种类;消落带

基金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黔科合J字[2012]2337号);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黔科合J字[2011]2187号);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黔科合人才团队(2012)4004] ;贵州省“125计划”重大科技专项(黔教合重大专项字[2014]036)

中图分类号: Q94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0.030

飞龙湖是乌江干流梯级电站之一的构皮滩水电站蓄水形成的人工湖,位于贵州省余庆县中西部,地理中心位置(N27°39'42",E107°63'50"),湖内有34个孤岛和众多半岛,总面积23平方公里。涉及大乌江镇、构皮滩镇、龙家镇,敖溪镇和花山苗族乡[1]。水库消落带是指水库正常低水位和最高水位线之间的区域,是水位反复周期性涨落形成的干湿交替区,由水陆系统交错构成的边缘生态系统。由于周期性的反季节水淹、地表径流和波浪淘蚀、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消落带是一种新生的生物地理带,它处于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交替控制的过渡地带[3-5],在此区域生长的植物多会直接或间接以自身的某些生命活动影响到该消落地带的生态功能发挥。由于大部分苔藓植物体表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可在消落带起到减缓水流的作用,从而减少沉积物的流失,实现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除此之外,还具有环境指示和景观绿化等重要功能[6]。郭泉水及庞志研等对消落带适生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消落带适生植物多为草本植物和灌木[7-8];目前,针对构皮滩电站库区消落带植物资源调查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新生的生物地理带区域内的苔藓植物分布及其多样性进行研究,由于飞龙湖内有34个孤岛和众多半岛,总面积23平方公里,本次调查选取了飞龙湖花山乡区域(N27°39'27",E107°49'29",简称花山区域,下同)作为调查点进行调查,为该区域补充更多苔藓植物资源信息,也为将来该区域乃至苔藓植物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2014年7月采用经典路线法,在花山区域消落带的不同生境中进行标本采集,采样时主要以库区沿岸消落带100米范围具有周期性水淹没的岸壁,流水底壁、湿地等生境进行藓类植物标本的采集,采集时将所采标本的生境、基质、采集地、海拔,苔藓植物生活型以及日期等作详细记录,共采集标本188号。

1.2材料处理

将标本带回实验室,选取完整的藓植株,用清水浸泡2分钟左右,将苔藓植株,叶片,孢蒴,横切的茎、叶等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OLYMPUS CX21)和解剖镜(OLYMPUS SZ61)下进行观察,根据藓植物标本植株、拟叶(边缘、叶尖、叶基、中肋等部位细胞形态)、拟茎(横切结构)、孢蒴等的形态等,通过查阅文献[9-17]比较,对其进行鉴定,最后整理统计出飞龙湖花山区域消落带藓类植物名录,凭证标本保存于遵义师范学院植物标本馆(ZY)。

2 结果与分析

2.1 苔藓植物种类统计分析

对采自花山区域消落带的188份标本进行鉴定整理后,初步统计得到藓类植物9科24属43种,其中丛藓科(Pottiaceae)有7属12种,占总属数的29.2%,总种数的27.9%;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有4属9种,占总属数的16.7%,总种数的20.9%;羽藓科有(Thuidiaceae)4属8种,占总属数的16.7%,总种数的18.6%; 3个科共有15属29种,占總属数的62.5%和总种数的67.4%(见表1)。属数和种数排前三,为该地域苔藓植物优势科。

由表2可知,飞龙湖花山区域的苔藓植物中种数大于4的仅1属(青藓属Brachythecium),占该区域苔藓植物物种总数的9.3%。含3个种的属有5个,有6个属含2种, 12个属含1种。表明该区域没有明显优势的属,单种属是数量最多的属,合计占了总属数的50%,单种属物种极大地丰富了该区域藓类植物物种的多样性。

2.2 不同生境和生活类型苔藓植物种类组成

苔藓植物生境大多无专一特性,花山区域消落带苔藓植物主要生境类型有土生、石生和腐木生三种。土生生境的苔藓植物种类最多,一共有32种,占总种数的74.4%。石生9种占总种数的20.9%,腐木生2种,占总种数的4.7%。生活型是指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由于环境的限制作用,而长期生活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了趋同适应,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18]。苔藓植物的生活型是它们的生境和群集方式等的组成反应。矮丛型在这次野外采集的苔藓植物标本中占据了大部分,且有49%为土生生境类型,在这一生活类型中最多的是丛藓科(Pottiacea)。次之以交织型居多,交织型苔藓广泛的以土壤、石面和腐木为基质着生生长,如狭叶小羽藓 H. angustifolium(Hampe et C. Muell) Broth.既有土生也有石生和腐木生,但更多的仍是土生生境类型。平铺型和交织型苔藓植物物种在土壤的分布均为27%,但石生生境中交织型占12%,平铺型仅有5%,这可能是因为与石生生境相比,湖边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等条件更加适合平铺型苔藓的生长[19]。总体来看,土生生境是飞龙湖花山区域苔藓植物的主要生境,矮丛型则是土壤生境中的优势生活类型。

3结论与讨论

经过对飞龙湖花山区域消落带所采集的藓类植物标本进行鉴定和整理统计,共得出该区域藓类植物9科24属43种,优势科有丛藓科、青藓科、羽藓科3科,该区域藓类植物物种中分布我国特有种四个,即延叶平藓(Neckera decurrens Broth.)、平齿平藓(Neckera laevidens Broth. ex Wu et M.-Z. Wang.)、短叶小石藓(Weisia semipallida C.Muell.)、芒尖毛口藓(Trichostomum zanderi Redf. & B. C. Tan)。其中短叶小石藓为我国广泛分布的特有种,延叶平藓此前在贵州省内已有发现,有土生、石生、腐木生三种生境和矮丛、平铺、交织三类生活型,土生矮丛型是当地藓类植物最主要的生境生活型。该区域藓类植物主要有矮丛型和生活型,也是多数苔藓植物为能够长期适应消落带的特殊环境而形成的独特形态结构,以便在干旱时尽量减少水分流失,水淹时防止随水漂流等。

参考文献

[1]官加杰,周静.贵州省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构想[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188+191.

[2]夏品华,林陶,邓河霞,等.贵州红枫湖水库消落带类型划分及其生态修复试验[J].中国水土保持,2011(06):58-60.

[3]R E Sparks,John C Nelson,YaoYin.Naturalization of the flood regime inregulated rivers[J].BioScience,1998,48(09):706-72.

[4]Sunil Narumalari,Yingchunzhou,John R Jensen.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o the delineation and analysis of riparian buffer zones [J].Aquatic Botarry,1997,58(3/4):393-409.

[5]袁辉,王里奥,詹艳慧,等.三峡库区消落带健康评价指标体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15(02):249-253.

[6]陈兵红,李秋萍,毛可红,等.苔藓植物功能分析及其园林产品开发[J].北方园艺,2013,(08):90-93.

[7]郭泉水,洪明,康义,等.消落带适生植物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2010,23(04):15-20.

[8]庞志研,叶瑞兴,高强,等.国内水库消落带水土保持适用植物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9:144.

[9]熊源新.贵州苔藓植物志:第1卷[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14.

[10]熊源新.贵州苔藓植物志:第2卷[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14.

[11]高谦.中国苔藓志: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12]吴鹏程,贾渝.中国苔藓志:第5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3]吴鹏程,贾渝.中国苔藓志:第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4]胡人亮,王幼芳.中国苔藓志:第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5]吴鹏程,贾渝.中国苔藓志:第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6]黎兴江.云南植物志:第18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7]黎兴江.云南植物志:第19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8]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9]衣艳君,刘家尧,郎奎昌.崂山苔藓植物的生活型[J].山东师大学报,1995,10(03):322-323.

作者简介:邓坦,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植物学。

猜你喜欢

种类
施工现场防护手套的种类及选用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镜头像差的种类
音乐教育的种类及其性能(二)
音乐教育的种类及其性能(一)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