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黑龙江省农产品跨境贸易发展研究

2017-05-31仲佳馨毕鹏

经济师 2017年5期
关键词:税收制度产品质量互联网+

仲佳馨+毕鹏

摘 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各大省中最重要农业生产大省,其丰富的农业产品使黑龙江省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品的生产中心。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外贸经济迅猛发展,农业产品的市场深化和开放虽然为黑龙江省农业产品的出口贸易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是对黑龙江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的极大考验。文章主要论述黑龙江省在互联网上农业产品跨境贸易的问题与发展,从中找出影响黑龙江农业产品跨境贸易的不良因素,和能使黑龙江农业产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跨境贸易中健康发展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农产品跨境贸易 网络信用 产品质量 物流水平 税收制度 人才技术 商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168-02

一、农产品跨境贸易发展现状及背景

黑龙江省的农业资源品种繁多,主要的产业是产品跨境贸易,产品的贸易多少关系着跨境贸易所创汇率的规模。农产品更加是黑龙江省跨境贸易的主要产品,但黑龙江省现有的农产品贸易,产品都是农产品的初加工项目。精加工、品牌化的农产品比较少。所以,目前黑龙江省对农产品精加工、品牌化的农产品的力度有待加强,合理化黑龙江的农业贸易结构。农产品的精加工、品牌化将直接影响着黑龙江省农产品跨境贸易中产品质量和盈利利润的提高。

黑龙江省在农产品电商销售方面的条件还不很成熟,农产品精加工基地建设比较落后,农产品品牌化建设规模不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指标等不安全因素控制力度不大,这样的产品在国际农产品销售渠道中阻碍较大;而且,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不很完善,没有组建起针对农产品对外销售的电商平台。这对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农产品的销售极为不利;对农产品生产中卫生条件的管控不严格,农产品销售和生产结构协调机制不建全,再加上大部分跨境电商企业还未涉及农产品品牌化建设阶段,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阻碍黑龙江农产品跨境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

农产品在电商平台中的销售,订单具有“数额少、订单多、频率快”的特点,大部分农产品以都是走快递的渠道进行交易,这就会有许多客户并不索要发票,这种的商户没有走正规检验检测流程,这样销售出去的产品无法纳入我国海关对农产品的监管统计,这样的销售渠道没法实行退税、征税规则,无论怎么看都是个燃眉之急。

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全球化,发展极其迅速,这就需要一批不但懂得在互联网中进电子商务的人才,还要懂得农产品销售的人员,进行对农产品的销售、网购渠道的建立。但是我国目前这样的技术人才比较少,要么是只会理论不会实践操作的毕业大学生,要么就是在农产品种植上懂技术的个人。电商平台中农产品销售型人才和互联网技术型人才的缺少是阻碍黑龙江农产品跨境销售的关键问题。培养既懂农业生产又懂互联销售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互联网视域下农产品贸易发展意义

(一)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基础

农产品的贸易方式从以前的单一线下操作正在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农产品跨境贸易通过淘宝、京东等平台之间直接交易,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中间商交易环节,这样的交易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农产品在以前传统贸易方式中的运输成本,能使消费者购买到新鲜、价廉的国际农产品,不但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更节约了农产品交易的时间,农产品电子商务贸易方式,极大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交易进程。赶大集,跑市场,开着拖拉机、运输机向各大农贸市场进发,这就是传统农产品贸易主要渠道,大货车云集、人头涌动的农贸市场销售都是传统农产品的集散地。目前都是以小量化,多次性的电话联系。而互联网下订单,快递员送货上门的方式销售农产品,交易模式更加精准化,购买方式更加精小化,面向群体更加多元化,不再走以前的老套路,极大地节省了人力、产品和运输成本,减少浪费,增加收入。

(二)促进农业产业化,使其茁壮成长

农产品跨境贸易中电子商务所涉及的信息集中、商业流通、物流派送、资金周转等整合一下,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农户提供包括宣传、包装、集散粮点、配送、检验检测等多重服务,就会使我们的竞争力优化进步,面对风险时灵活应对;就能造就一个有序不乱的产业链条,精细化农业生产,使其健康茁壮成长。

(三)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强其竞争力

以前黑龙江省农产品境外贸易营销渠道较少,营销和宣传推广的成本较高、交易时间较长,伴随着互联网融合+物联网的发展,企业可以利用网上电商平进行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减少了品牌的宣传推广成本,又可以利用电商交易平台获得各类数据。精准定位宣传力度,加大农产品跨境交易中品牌的宣传推广,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三、农产品跨境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信用问题

电子商务中商家的信用问题,产品的质量问题等都得迅速解决,由于电子销售是网络中虚拟进行的,只看到一些图片、视频等就进行交易,欺诈行为时有发生,发货实物与图片不符,监管难度很大。

(二)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产品体系不健全

当前,农产品种类繁多,质量相差悬殊,可是黑龙江省对农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落后,给农产品跨境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了黑龙江农产品跨境贸易的步伐。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地理分布差异化很大,农产品的类别丰富多样,这就促使必须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体系,来实现农产品信息化定义和区域化管理。

(三)物流服务水平跟不上

农产品属于食品,对物流运输中的保鲜、环境温度等要有很高的要求。怎样高效地运输农产品,是物流配送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四)税收征管问題

目前,政府对于跨境电商小额贸易是否要征税,采用何种方式征税及退(免)税问题,还在进一步探讨中,还没有这一块具体的详细的税收体系,使得农产品的对外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成为老大难。

(五)技术型人才匮乏,观念落后

1.“互联网+”下电商平台的发展,导致了人才需求的不平衡现象,电子商务贸易人才和平台建设人才极为短缺。

2.虽说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但是对于用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贸易这一块一直不重视,以至于发展缓慢,市场狭小,贸易方式、贸易结构都很落后,农产品虽然量大类多,但贸易效率低,大量农产品剩余价值浪费,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现如今农户对于网络销售农产品还不是很了解,浪费了一大片好市场。

(六)缺少专业平台

目前,黑龙江省农民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互联网水平普遍不高,专业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和设备比较稀缺,没有自己创建农产品贸易平台的意识。

四、互联网下农产品跨境贸易发展策略

(一)解决网络信用问题

一方面,要通过电商平台加大假货整治力度,建立信用机制,减少农产品跨境交易中的信息和实际不对称、交易信息不透明等现象。另一方面,政府监控产品的流向和建立严格的市场调查机制,通过大量的信息数据的分析解决信用问题,包括对电子商务平台上农产品质量的投诉信息,不合格产品和不诚信商家予以网络公示;采取线上线下配合,联合政府和平台管理者对其进行相应的处治。

(二)促使农产品质量提升,加强农产品体系的标准化建设

政府应该从各个方面调查收集数据,制定一些标准规定检测检验程序;企业也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如有违规不合格等现象,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分,这么做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倒逼机制,提升跨境電商农产品的质量,从而使国内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享用到高品质放心的农产品,进而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制定的标准就有上千项,基本涵盖了农贸产品的生产、销售、售后等主要环节,但在此基础上还得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建设,使其能够涵盖到所有环节当中,让农贸产品在产品质量上、产品包装上、产品销售环节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套标准化定义,为电子商务贸易更加优化的实行提供保障。

(三)改善互联网下物流服务水平

打通快速的农产品运输通道,给农产品运输提供快速、机动、新鲜的高质量运输机制;扶持各大农产品快递物流企业,建立专业的国内外的农贸产品运输环节;建立专业的供销平台,集中对农产品进行互联网快速销售模式,让农民融合到电子商务贸易平台中来;鼓励个体和企业进行农产品保鲜、种植等方面的新技术研究,统一行业服务标准,使跨境贸易中农产品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体系保证;物流企业要与农户以及平台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充分发挥物流快递业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快递企业发展力和创新力。开启物流服务业的新模式,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四)创新税收征管与权益保护机制

建设新的专门针对互联网中销售农产品的税收机制和监管机制。使得卖出的农产品质量好,分量足,利于形成品牌效应。对跨境电商贸易中的电子交易记录、每月流水进帐查询系统和对电商的监控,对电商商家进行征税手续。政府出台征税政策,加大征税力度,同时对出口贸易的产品海关必须严格查验,对无品牌、无质量认证的农产品不予出口,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严格灵活地进行征税和监管。

(五)重视人才培养,转变观念

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需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定向技能的培训上多下功夫。从而实现农业技术+电子商务、互联网+农业销售,对农产品的跨境电商人才实行专对专、农对商的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政府也应鼓励各大人才培训机构制定针对农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农业技能培训项目。这有助于进一步打破制约黑龙江省在跨境电子商务工作中人才短缺的难题。大力宣传,积极利用讲座、微博、微信等,要使农户意识到眼前就有的巨大商机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很重要,只有农户们重视了,电商在农村才会成为现实。

(六)建设商务平台

政府应该联合农产品贸易企业和大型的农贸市场,进行互联网中信息网站的资源整合,建立起一个农产品跨境贸易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分散的农户和企业、大型市场联系起来,通过平台进行农产品的交易、收购、运输等,给农户进行电子商务培训,提供对农户和企业、大型市场相互联系的电子商务活动服务,加大农产品从线下向线上发展的趋势。

[基金项目:东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项目: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研究(2010152)。]

参考文献:

[1] 陈君,安静.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潜力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8(4)

[2] 翟涛,周慧秋.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J].

[3] 孟蝶,韦恒.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市场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作者简介:仲佳馨,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是互联网下的农业发展;通讯作者:毕鹏,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税收制度产品质量互联网+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联及差异
对中国科学构建环境关税的几点思考
公司制和有限合伙制的税收制度歧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