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初探
2017-05-31孙艺桐
孙艺桐
摘要: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驱动根本上取决于人才驱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对“培养什么样的本科人才”的理性思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示范性。
关键词:创新 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25-02
一、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自从1999年提出创新教育以来,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和模式的固化,高校在创新教育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表现出一些突出问题。
(一)办学理念不明确
当前,很多高校都偏重综合化、研究型上,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往往贪大求全。如有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国家情怀、担当精神、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型人才”,这些高校在办学理念上往往强调严格管理,束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发展规划上往往强调“时效”,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功利性;在方向引导上往往自相矛盾,导致办学焦点模糊、教学资源分散、师生思想困惑。
(二)教育思路不清晰
高校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均围绕九大人才特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高校之间相互“借鉴”“模仿”,人才培养方式趋于“雷同”。如课程体系设置上,虽然经历几十年改革创新,仍沿袭专才教育的基本模式,导致教育中还存在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则存在学习内容过细和重复的问题,虽然单门课程修改完善较多,但是站在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和人才的知识结构合理化上考虑得较少。
(三)培养定位不具体
尽管高校在学生培养目标表述上各有不同,但重点强调的一些人才特征却存在一致性。经统计,有58所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提到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潜质”“勇于创新”,相比之下,世界一流大学的培养目标则各具特色,如剑桥大学注重“学习力”,致力于通过教育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学习力;伦敦大学则着眼于学生未来,提出“将学生培养成为引领者”。人才培养定位过于保守,反映了高校在建设培养精英人才方面还不够自信,自然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价值。
二、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努力的方向
当今,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高校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面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推动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
(一)要激发学习动能
高校要为学生创建更加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学习有更加宽松的自由度,只有改变教育教学方式,鼓励、支持学生多研究探索,尊重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思考,才能充分增强他们追求真知的欲望。
(二)要浓厚创新氛围
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起谋划,共同推进。从学校顶层设计、政策方向引导、资源调配运用等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开设名家讲座、学者论坛、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学术沙龙、知识竞赛等,不断充实学生业余生活,让学生在参与中融入,在参与中转化,在参与中成长,形成厚重的人才培养环境。
(三)要拓宽培养视野
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偏安一隅,闭门造车,要拓宽眼界、放眼全局,要多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教育经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构建多元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让大学生感受前沿知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积极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育中心,支持开展技能大赛和创新竞赛,让学生真实感受最前沿的创新气息。
三、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具体的措施
高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探索多年,但尚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教育家潘懋元先生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
高校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全面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保障体系。
1.加强专业改革
以办学定位、學科特色和服务面向为基本依据,加强课程教材、实践载体、教学团队建设,深化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和培养方式改革,合并相近专业,突出重点专业,真正使学校专业体系符合高校特点。
2.优化专业结构
注重吸收当今世界新的研究成果,紧盯社会发展需要,健全与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增强专业设置自主权,每年对就业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建立专业预警与调整机制,实时根据学生就业情况调整专业,确保培养学生符合社会需求。
3.推动体系建设
围绕多样化人才培养需求,积极构建共享开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材体系。从创新课程组织、配置方式和管理模式入手,积极引进学科领域最新成果,加强教学资源和系统共享制度建设,确保教育资源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推广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和启发式教学,通过推行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针对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特点建立不同培养体系,确保学生在教学中始终做到主动融入、积极参与,真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上有动力、思维上有拓展、创新上有观点。
(二)拓宽研学途径
高校应大力拓展学生学习路径,积极构建以学生为本、面向大众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严格把握原则,要勇于打破搞科研只面向少数优秀本科生的观念制约,确立其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全过程的自主研学之路,提升学生研学参与度;要科学制订方案,一方面,对入学新生采取通识培养,提升人文素养,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多种个性化课程,满足自我成长需要。另一方面,针对进入高年级的学生,量身打造发展路径,通过参与各类科研训练、学习第二专业和选修就业创业课程、参与创业项目建设,为提升创新能力打牢坚实基础;要完善运行机制,从过程规范引导、必修学分要求、评价政策激励、文化环境濡染出发、组织条件支撑,建立规范的评价标准与学分赋予办法,实行严谨的全程管理与跟踪服务,采取鲜明的精神激励与文化引导,确保学生既达到研学训练基本要求,又能发挥兴趣特长。
(三)搭建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从目前状况来看,学生听的多、看的多,而实际动手的机会却很少,实践能力缺乏有效锻炼。要加大基础投入,积极探索学校、科研单位、工厂企业三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自建和共建等方式,加大合作研究中心、校企合作训练基地,建设高技术产业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平台建设与学生培养结合到一起,使学生全面接受专业教育、科研训练及实践训练,通过这种联合体和项目取得双赢,高校从企业聘用科研人员,大学生去企业实习,提高实践技能;企业的科技人员到大学进修提高,大学教师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部分学生直接到企业就业等,实现人才培养与基础建设双赢。要借助外部力量,积极探索政府推动、产学研驱动、导师带动下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积极与企业开展科技合作攻关,广泛实行“双导师”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为大学生提升能力素质营造环境氛围,通过开展学术讲座、竞赛、讲演、社团活动、演出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学术和文化生活。要搞好项目对接,积极对接国际教学理念,要了解国际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才需求,拓宽学校的办学空间、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学校的知名度。通过实施能力拓展计划、科技创新计划、科研资助计划、创业培训计划以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潜能,增强创新意识。
(四)健全制度机制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培养机制。要创新培养模式,针对高校自身建设实际,建立和完善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软实力。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多层面办学。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手段,建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定期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特质,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分期、分批将学生送至科研院所学习交流。灵活课程设置。以学科、专业基本知识架构和前沿发展趋势为基础,借鉴国内外院校培养模式,重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新建学科前沿课、交叉课和就业创业课,为学生选择不同发展路径提供更多课程资源。注重拓展实践教学,通过向学生开设与提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外语交流能力、统计分析、人际关系处理水平的系统工程、公共关系、领导科学等课程,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完善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弹性学制、跨院系选课、缓修、缓考等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的配套管理制度,使拥有课程、专业、发展路径自主选择权的学生成为改革的主体和发动机,形成自下而上推动教师、院系和管理部门变革的动力机制,改变以往改革单纯依赖自上而下行政驱动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巍,王声乐.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型大学”创新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2]李美洁.创新培养模式 提升就业能力[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10).
[3]金泰來.独立学院优化育人模式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2).
[4]李兵、赵国英.创新培养模式 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1(20).
[5]俞建光.高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探[J].江苏高教,2013(6).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