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创新机制
2017-05-31余娟
余娟
摘要: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机制也需要创新。为了满足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更快、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为生活、生产需要提供足够的数据服务,本文开展了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创新服务机制研究。研究提出,应该不断提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途径,才能够有效促进服务机制的建立,提升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普及程度。合理分析大数据下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是促进数据图书馆情报服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数据 数字图书馆 科技情报服务 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52;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12-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要求,其发展弊端逐渐显露。人们对科技情报的需求量与需求种类的增加不断推进数字服务的进程。然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速度与接收面远不及期望,数字图书馆涵盖的大数据与大容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作用。针对人们对科技情报的需求与数字图书馆的推广及应用之间的矛盾,开展大环境下科技服务模式的创新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新概念”
关于大数据的概念有很多,其中以下面几个定义最为出名,大众接受程度最为广泛。大数据是美国麦肯锡公司最先提出,认为大数据应该是从数据的获取、分析、存储及管理均超出常规数据库,同时该定义还强调,大数据应该是超过特定TB容量的大数据。国际数据公司则从巨大的数据价值、多样的数据类型、快速的数据传递及海量的数据容量等四个方面对大数据进行定义。而亚马逊的科学家则认为超过一台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数据量可以认为是大数据,该概念简单易懂。维基百科则认为巨量资料就是大数据,并规定合理时间内均可以管理、提取及处理等。当今时代下大数据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名词,其不仅概括了人们对数据量的要求,也体现出人们对数据获取、处理、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高要求。随着传递数据媒介的不断增加,大数据除了形式多样,其产生源头、传递方式方法等均呈现出多样化。目前,大数据已经不再是单一来源,传递速度亦超乎想象,同时也导致了保证期短、垃圾数据不断增长等弊病。[1-2]大数据的发展与建设主要目的在于挖掘数据的价值,因此大数据不仅需要保证其规模,还需要确保其真实性与价值性。对于数字图书馆而言,对大数据的采集、分析与解释等环节都应该非常重视,应该确保大数据的特性,保证大数据的准确性与可用价值,才能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价值。
二、 创新服务对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必要性分析
(1)目前,大数据不断推进数字图书馆创新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下,数字图书馆也不断发展自身,并围绕大数据发展,大数据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并努力让图书馆科技情报满足广大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数字图书馆在原有最基本圖书文献、CD数据和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开始拓展数据涵盖量,并不断在发展过程中加入大数据信息。此外,目前大数据的服务对象不同,次生数据亦不断增加,导致数据的编码与格式差异也不断增加,并难以将所有数据统一,从而异构数据的产生。面对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数据,传统的处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的服务要求,创新发展新的服务模式、提出新式发展战略已迫在眉睫。
(2)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信息瞬息万变,公共信息的获取已不断加入新的议程。大数据的概念随着数据获取、提取、管理等成本的不断降低也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热门词汇。人们对大数据的需求与关注,也进一步促进了大数据的常态化,推进政府及社会机构的透明度,为开放数据的形成提速,并且开放数据库已成为发达国家图书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创新发展总是在困境之后,复杂数据给人们数据处理、获取与管理也带来了麻烦,这些问题对数字图书馆情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图书馆只有不断提高自己,拓宽发展面,创新融合大数据特征,才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可靠的优质的科技情报服务。
三、创新发展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重要途径
硬件创新只能使数据存储量更大、处理速度更快,软件设施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发展。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的软件设施建设与发展对其科技情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创新服务的措施,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
(1)改变服务理念。目前,传统图书馆科技情报的发展理念依然深植于日常管理中,大数据的到来让人们措手不及,因此往往容易引起图书科技情报管理的混乱。同时也激发人们思考,如何避免种种混乱,这就需要改变发展理念。因此,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对促进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读者或情报服务对象的我们亦应该改变理念,改变数据采集、数据提取与处理的理念,深入融合大数据的理念,提高自己对图书馆科技情报的获取效率。善于利用一些先进手段促进图书馆科技情报的发展,例如线性回归方式。
(2)提高软件系统兼容性。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需要依托于发展系统,提高系统的兼容性可以有效提高其发展程度。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互联网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比国内早得多,互联网信息的传播与共享促进其数字图书馆服务端的改善,故其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建设比我们更为先进。因此,有效利用国外成功经验既是对大数据的有效利用与学习,也是提高我们数字图书馆兼容性的有效手段。
(3)服务方式不断创新。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服务对象类型千万,文化程度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的人员我们应提出不同的服务方式,及时有效提供数据服务显得非常重要。当今时代,人们的工作与学习对大数据的依赖越来越强,有效利用这种依赖性对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建设是一种重要手段,也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服务方式、服务内容都对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提出个性化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面是一个有效措施,例如可以开发特殊客户端,为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在信息提取端对数据进行有效分类,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和人们的工作效率,从而有力推进人们对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信赖。
四、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的创新方法
1.数据处理方法的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日趋多样化,提出新的图书馆科技情报处理方法,才能保证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的发展紧跟大数据时代。面对数据的大容量、高复杂程度,我们应该保持积极态度,以冷静心态发展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在容许一定误差的前提下求发展。相关人们采集大量数据后,应与数字图书馆共同进行情报分析,对比情报的差异与关联性。在科技情报的采集及应用上,当下数字图书馆与相关服务人员应始终保持以知识发展为主题,不断优化组织,促进图书馆网络协调发展,促进网络资源成为数据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促进科技情报的发展。同时创新数据处理方式,还包括对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数据的整合上,我们应善于全面发现社会数据,拓宽数据来源,并不断促进数据的完整性与多样性。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数学计算方法进行建模与分析,善于发现数据情报背后的相关关系,为服务对象提供更有效、更全面的服务,并为预测相关内容提供足够的数据依据。具体到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断推进,传统文献范围不断拓展,单纯的数字描述为主的数字图书馆不再满足现行需求,應对整合的科技情报数据进行有效的评估与预测,并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科技情报不再符合人们的需求特征,数据分析与挖掘是发展关键,将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作为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主要业务方向,深入挖掘大数据中的价值与应用范围,以此有效提高数字图书馆情报服务的价值与水平。
2.服务理念的创新
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在服务技术与客户需求分析等方面也不断改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传播途径、提取与处理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这也表现出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理念的改变。因此,大数据时代创新理念的提出,对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的发展至关重要。数字图书馆情报主要工作内容在于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处理,大数据时代创新采集手段与处理方法有效提高了科技情报服务的针对性与清晰度,这也是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重要内容。数字图书馆应包括网络知识与其他社会资源,并对其进行精心组织与整合分析。在具体的服务操作中,数字图书馆应尝试创建不同类型的科技情报资源类别,并分享更多的网络服务。基于概率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时间序列法和线性回归法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模式,可用于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中。然而,该模型优化方法的不同也决定了其流程和后期效果之间的差异。还需要扩大其服务范围,以确保对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基本服务策略进行调整,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可以将社会、企业、个人等大范围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作为常态服务的内容。
五、结语
数字图书馆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数据系统,合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充分发展数字图书馆情报服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时代对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机制提出了挑战,亦提供了发展机遇,想更好更快地发展数字图书馆,需要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方面进行战略性创新,以数据促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更加趋于人性化和多元化,为科技创新提供信息平台,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使命,推动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海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创新模式[J].通讯世界,2015(19).
[2]杨军.基于大数据环境探讨如何创新数字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模式[J].青春岁月,2016(5).
[3]仵淮林.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图书馆面向用户的服务组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李俊华.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知识转移服务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20):22-23.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