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中国古典舞的美与基础训练
2017-05-31吕芳
吕芳
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古典艺术中沉淀着中国文化的精华,古典舞就是其中之一。在古典舞中,动作和形态都充满了韵律和柔美,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刚柔并济的特迠;在古典舞的表现过程中,内心对美学的理解和感悟,配合科学的呼吸方法,体现了传统文化追求和谐之美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具体表现。古典舞是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是对深厚的中华文化的发扬,在我国的艺术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古典舞 中国传统文化 美学的特征
前言
对舞蹈的理论研究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舞蹈的独特规律和艺术内涵,这也为舞蹈美学独立于一般美学的舞蹈理论提供了依据。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民族舞蹈体系,其主要构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另一部分是中国古典舞身法韵律,其中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是体系构成的基础。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是中国古典舞特有的训练课程,其训练体系的构架和内容对中国古典舞的教学非常重要,其训练内容形式多样,涉及范围广泛,扩展训练的宽度和深度,可以促进中国古典舞教学更加系统化。
中国古典舞训练是以提升人体美和舞台呈现美为目标,对舞蹈演员的形体特点、身体线条、身体素质等审美特征,以及为了表现生命活力采取的跳跃、翻转、旋转等技术特点的研究。对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体系的研究最早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在中国古典舞的专业教学训练中,基本功的练习对提高舞蹈演员的身体素质、情感传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演员向着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舞蹈家方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古典舞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对古典舞舞仲作学术上的考察与认识,不仅有助于中国舞蹈的发展,也有助于中国舞蹈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从而继承和发扬我们国家的、民族的艺术文化。
一、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征
(一)形
古典舞蹈作为形象艺术的一种,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形”也是古典舞蹈进行情感传达的一种方式。世界上所有视觉可以覆盖的事物,都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行为来链接和呈现的。虽然,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对美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对美的传达和呈现方式,都是通过“形”来实现的。在中国古典舞蹈的训练中,“形”的专业训练是至关重要的,细节的处理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第一,在安静的环境中,舞蹈演员思想中要充滿对美的向往,以及保持一定的气质。第二,在呈现每一个动作和形态的过程中,身体所划出的弧线一定要美。第三,在舞蹈的整个表演过程中,动与静之间的衔接,要保持美的姿态。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也是运动的过程,舞蹈和演员之间是相互赋予意义的,舞蹈演员赋予舞蹈的每一个动作美的呈现,舞蹈赋予演员更强的生命力和表现能力。
(二)神
每一种艺术都有独特的精神,如果在艺术表现过程中,缺少了这门艺术的精神,就失去了艺术的魅力。在中国的古典艺术中,神就如同人的眼睛,所有的思想和气质都可以透过眼睛散发过来,中国古典舞的精彩之处,也是通过神韵传达出来。针对中国古典舞的神韵,研究者提出了“三圆运动”理论,也就是舞者在进行中国古典舞表演过程中,身体的运动轨迹都是围绕三个圆形进行的,分别是竖向和圆、横向的圆和8字型的圆。在艺术文化中,最主要的基调是神韵的,而且是变化多样的。《霓裳羽衣舞》作为唐代有名的歌舞作品,白居易看到其中杨贵妃的精湛表演,曾发出:“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的赞美。除此之外,袖舞中的精品《绿腰》中,表演者窈窕的身段,美妙的舞姿,也引发李群玉作了一首《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中“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魅拂云雨。翩如兰苕翠,若游龙举”形象的描述了表演者的形态和神态,对绝美的舞技赞美有加。中国的舞蹈还有另一别称“画圆的艺术”,这是因为在中国的舞蹈动作中,始终遵循了“最终回归圆点”的运动规律,并紧密结合了“起承转合”的衔接技巧,使中国古典舞蹈形成了完整系统的“圆、曲、拧、倾”的舞蹈技法。中国古典舞蹈属于民族舞蹈的一种,蕴含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舞蹈的动作编排中,也体出了传统一板一眼的模式,展现了有条不紊,谦虚礼让的民族风度。但是,过于呆板的模式,制约了民族舞蹈的表现形态的神态,局限了舞蹈内容和内涵的传达。
(三)劲
优秀的民族舞蹈编排,会根据背景音乐的轻重缓急,设计对应的舞蹈动作,并且通过不同的力度来区分动作的强弱,也就是舞蹈中的“劲”。在舞蹈中,正确的运用“劲”,也可以使舞蹈的节奏更富有弹性,使不同章节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增强整个舞蹈的层次感。舞者要准确的体现中国古典舞蹈的“神韵”,就需要在做每个动作时,通过对力度进行不同的控制,使其能够表现出轻重缓急、长短顿挫,以及不同情感之间的切换和延伸。无论中国古典舞还是戏剧、武术,都特别重视“劲”这一因素在表现动作中的作用。
(四)律
“律”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动作自身产生的律动性,另一方面指动作在表现过程中遵循的规律。舞者在做出某个动作时的支招表现的是向某个方面,然而就在观众以为舞者会继续向着那个方向前进时,舞者突然改变动作的方向,朝着相反的方向去了,这是典型的“律”的表现形式,是古典舞独特的艺术亮点,它的运用使舞蹈的表现力更加突出,给观众带来一种神秘感。
二、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
“腰腿功”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较为重视的基础性的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是通过对腰、腿柔韧性的训练奠定舞蹈的基本的身体基础,这也是民族舞训练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一个好的舞蹈演员仅仅具备“腰腿功”的训练是不够的,需要进行综合的各方面的训练,全面提升身体的综合素质,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柔韧性,这样才能让舞蹈者利用舞蹈语言自如地进行作品情绪的传递和表达,所以要想练好古典舞,需要把舞蹈的基本训练做好。
(一)基础能力的训练
刚入校的学生的身心条件都处于非专业的状态,在这个时候进行身体软开度的训练是为了打好舞蹈的基础,为接受系统的专业性的舞蹈训练做好预热,古典舞对身体软开度的要求较高,所以在此时对学生进行大开度的软开度训练是必须的项目。古典舞的特点是姿势较多、表达能力较强,一些动作大开大合,对和身体的柔韧性的要求较高,在进行古典舞表演时,需要身体的各个关节灵活配合,一些空中变换舞姿、旋转跳跃的动作都对关节的灵活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古典舞中,身体软开度的训练和素质训练分为“外力性训练”、“自身静力训练”、“动作性训练”三个阶段。外力性训练一般需要伙伴们的配合,即由训练伙伴配合彼此进行压腿、扳腿等训练,在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拉伤,需要掌握好技巧,配合呼吸等完成作动的训练以达到外力性训练的目的;自身静力性训练即通过借助外部的墙面、凳子、杆、地面等进行自主性的训练,在上述两上阶段的训练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进行动力性训练。动力性训练可以说是对软开度训练的强化和提升,也是需要学生训练到一定基础之后进行的训练方式。通过动力性训练,可以学生身体的软开度,增强关节的柔韧性和关节的承受力。动力性训练的过程比较复杂,牵涉身体的每个关节和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程度。比如对腿部和各关节的训练需要通过在地面进行腿部各关节的绷紧、旋转、压、劈抻等各种动作,同样的,腰部、肩部的软开度训练也需要进行系统化的有针对性的训练,逐步由局部到整体,不断拉伸全身韧带的长度,让全身的各个关节越来越灵活,肌肉更加有韧性和力量。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符合古典舞富有民族特色的动作的要求,又能充分调动身体的潜能,发挥人体的潜力,让身体的灵敏度和反应度都达到最佳。事实证明,科学系统的软开度训练可以让学和生的身体表现力达到最佳。
(二)技术基础训练
学生的站立的形态是古典舞的技术基础,要当作整个古典的基础来进行对待。学生的站立训练其实大有学问,重点是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脚与地面:脚应当对地面施加压力,有“推”的感觉;2、胯与腿:胯就应当往上提,脚跟往下蹬,形成一种两头拉伸的效果;3、骨盆与上、下身:直立时,骨盆应当重心上移,始终保持向上提的姿态,骨盆在整个身体形态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上半身和下半身的运作的衔接、运作的变化和重以的变化等,都需要通过骨盆来承接和传递。重心稳不稳、运作是否传递到侠,舞蹈的跳转运作过程中的形体控制都和骨盆与上下身关系是否协调密切相关;4、头、颈、肩的关系:头应当是不断向上拉伸,肩膀向下拉伸,由此形成两者的对抗性的拉伸;5、肩、肋、臀:在双肩打开时,肩部要保持平衡,肋骨不要突出,做到氣沉丹田,后背挺拔,同时要收腹保持腰部直立。
(三)身韵基础训练
身韵的出现做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它不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训练、运作、表演相互统一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体系。就目前的教学而言,对古典舞身韵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应该说在观念上仍然处在模糊有状态,在教学中还没能摆正它的位置,更没有在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中将“身韵”的教学渗透到基础训练课的“骨髓”中,因此也可以说,它正在力图使中国古典舞的风格训练和功能训练找到一个最好的契合点。
基础训练中的对肌同从和功能的训练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要想培养一个全面的演艺人才,需要通盘考虑,培养个体的综合素质,在古典舞的训练中,身韵训练是对所有技巧的升华,古典舞具有鲜明的中国古典的风格以及艺术表现形态,也是具有独特的舞蹈身韵。身韵代表了舞者对古典舞精神内核的理解,是一种由理论到精神层面的代升华,要表达完美的身韵,需要舞者对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中,气韵合一是艺术的需要,形体的表现最终需要内在的精神气韵作带动,这需要舞蹈者做到形神合一,实现高度的自我沉浸和娴熟的外资表达的合一。这在训练时要求以点带面,慢慢形成整体的素质和技能,随着好似间的推移和训练程度的加深,会逐步实现应用自如,气韵合一。
在古典舞的训练中,应注意动作的性格化、气质上的感染力,在音乐、组合上的处理应注重训练“刚武气质”型、“柔韧舒展”型,以及灵巧敏捷,龙飞凤舞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和要求。所以,如果我们抓住了古典舞的韵律,就找到了创作中国古典舞的根和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身韵不仅仅是训练中国古典舞的风格、韵律及外部技巧等,从中还可以发展创作古典舞的连接动作和舞蹈语言。古典舞身韵的运用,与舞蹈艺术中其它门类相同,身韵也有其派生、演变和发展的时代特性,如何把握身韵的时代性,是身韵训练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实践运用中应充分体现当人的精神风貌,从而达到身韵与时代精神的相互统一。
三、结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艺术无国界,我国的古典舞在技巧方面也充分吸收了芭蕾舞的部分技法,与此同时,要充分坚守和弘扬民族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精髓、保持自己的舞蹈语言的特色。重要的是把“身韵”的意识逐步深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不仅在技巧上日渐娴熟,而且还要全面提升对舞蹈的气韵的理解,不断增强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充分吸收和把握民族艺术的精髓,是自己得到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的熏陶。和很多艺术形式一样,舞蹈的训练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艰苦训练,在身体柔韧性的训练中,不仅学生的身体需要经受重重锻炼,心理上也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良好的适应能力。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按照每个练习舞蹈的孩子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有的训练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舞蹈老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不断提升舞蹈教学的效果,培养更多的优秀古典舞舞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