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17-05-31王蓉

现代交际 2017年7期
关键词:现存问题生活化教学

王蓉

摘要: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指在中学政治课课堂教学中,以情感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实际生活为载体,以观察、体验、感悟为主要途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问题化为学习的内容。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探讨了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现存问题以及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最后论述了对现存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中学政治课 生活化教学 现存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57-02

目前我国的中学政治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多數学生只将政治课作为不重要的副科,中学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也未得到良好的实现。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应试教育下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未得到该有的重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中学政治课只有更贴近生活,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多次强调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倡导中学注重实施生活化教学。而政治课相对于其他的功课更应该重视生活化教学,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并将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生活。

(一)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政治课的学习在学生个人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思想品德素质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还应教育他们学会做人,规范自身行为,做一个合格的好公民。自觉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良好的品德,这些都是政治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在所有课程中扮演着基础性作用。它所要传达的课程理念是身而为人必须去学习研究的课题。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只对学生进行枯燥的灌注,会使学生产生对政治课的厌学情绪,使学生将政治课当做考前死记硬背即可获得高分的形式课程。政治课相对其他课程,有很多不容忽视的特殊性。其理论知识相对较多,更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如果恰到好处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课程的目标与意义,自觉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问题的处理上,做到学以致用。

(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中学阶段所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这个年龄段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影响着成长过程中的品德言行。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思想观念几乎决定着他此生认识事物、对待他人与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和方法。要重视中学政治课的意义,解决好中学政治课现存的问题。使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学政治课做到生活化教学,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感知责任,承担责任,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积累品德素质的培养。做到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学生也就从心底认识到自己怎样在实际生活中具体履行合格公民的要求,自觉正确地向着现代化合格人才的目标前行。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如今教育的共同目的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完整发展,也就是人的多种最基础和最基本的能力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把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划分成众多要素,也就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性发展。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强调了教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只有教育手段运用了全面发展的理念,对人的教育效果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化,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健全发展的人才。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中陈述了泛智教育的目标,提倡所有的人类都应该得到完善的教育。要实现完善教育,必须注重多种教育手段的实施,而生活化教学就是全面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课只有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将学习与生活联系,才算是做到了政治课教育的完善教育。才能为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完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生活化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立足生活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不再是枯燥地死记硬背书本的理论知识。而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获得了积极健全的人格,自觉地用掌握的文化知识去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有意义的事情,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国家数次强调生活化教学,很多地区也都相应地实施了具体的生活化教学措施,比如,课本中融入了更多的生活实例,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但是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出现了不容乐观的局面。很多现存的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努力探索并解决。

(一)生活化教学在多数地区的实施还只是流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生活化教学,但大部分地区仅仅只是喊口号,并未付诸行动,生活化教学的真正目标也未得到实现。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教育依旧是以应试目标为主,学校的教育目标依旧是分数上的提升,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进入好的高中、好的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德育水平的培养,也未能锻炼出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应试教育下教师扮演的角色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学校总体要求出成绩、出分数,学生逐渐成为背书的工具,这种情况在政治课中尤为突出。

在多数中学中,老师依旧将教学重点放在智育的培育上,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了很多应试高手,很多学生高分低能,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在实际生活方面却毫无能力。这种教育发展下去,不利于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的发展,致使现在社会上很多人支持“读书无用论”等观点,究其根本是教育的基础性建设出现了问题。所以发现问题,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好生活化教学的问题,是解决很多社会教育问题的关键。而不是简单地只喊口号,却从不见真正的行动。

(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学习、乐于思考。而现如今政治课存在很多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整个课堂都在照着书本直接念,政治课上学生无精打采,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很多学生选择在课上睡觉玩游戏,认为课后把理论知识背好了就足够拿高分。教学方法运用的好坏与效果的实现,直接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趣。生活化教学强调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面向现实生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才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品德的培养。

出现教学方法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即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学校教师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教学技巧缺乏创新,只是简单地为应试教育而教学,长期发展下去,学生的思想品德未能得到真正提高,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目标也不会实现。在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依旧至关重要,课堂的价值目标需要老师的讲解、传授与引导。教师的各种观念与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提升教师的素质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三、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中现存问题的相应解决方法

(一)学校应该摒弃应试教育观念,将生活化教学具体化

首先,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教育观念在现如今已经不再适用,学校应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德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学也可以适当地采取将平时的课堂积极性、动手实践能力等算入平时成绩,在最后成绩时计入总分,鼓励学生重视自身德育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培养的良好行为习惯、坚韧不屈的毅力、认真研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耐心和细心做事的能力都将会是学生一生的财富。生活化教学的最终结果是要完成学生外化到内化的转变,自觉地形成一套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体系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学校应将封闭式的教学环境转向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如今课堂教学已不再完全居于教学方式的统治者地位。《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一个重大的突出强调点,就是更为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强调学生的学习应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善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关键

(1)故事举例法及案例分析法。对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讲故事的教学方法历来是比较受学生欢迎和认可的,各种历史故事,伟人的传奇事迹,寓意深刻的哲理性故事,抑或是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小故事以及我们周遭的各种法律案例等,都是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的很好的教学资料。这不仅体现了中学政治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而且也能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将其运用到日后的实际生活中,从而实现中学政治课回到学生生活中去的目标。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老师在传授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得到学生的回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更浓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PPT图片及漫画导入法。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喜欢看漫画作品,漫画中要体现的寓意更为直观、具体和形象,学生可以自己领悟其中的寓意。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课堂的气氛也活跃起来,同学们争相讨论,积极发言。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进入课堂,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现如今考试题型与之前相比更加灵活,很多大题都选择用漫画的形式来考查,这样一来,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理清了解题的思路,学生对课程所要传达的主导思想能够很好地掌握。

(三)提高教师入职门槛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我们必须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依旧至关重要。课堂的价值目标需要老师的讲解、传授与引导,教师的各种观念与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提升教師素质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应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良好的教学方法、娴熟而独特创新的教学技巧。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先以身作则,具备教师的应有素质。国家也采取提高教师的入职门槛。教师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希望的责任,提高教师入职的门槛,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我们应努力培养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林建坤.生活教育与课程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熊春燕.教学生活化是政治课的生命力[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2(Z1).

[4]许晓昔.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符号化”[J].学术界,2009(3).

[5]吴丹丹.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的生活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9).

[6]陈燕娟.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课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现存问题生活化教学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改革探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