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对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的认知水平及行为特征调查
2017-05-31赵晓华徐雪芳罗爱仙徐月芬
赵晓华 徐雪芳 罗爱仙 徐月芬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由于具有保留时间长、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避免药物外渗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适用于肿瘤患者需长期反复化疗及静脉营养支持。PICC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且每周至少需要维护1次,置管患者带管出院后的导管维护效果直接影响到PICC的使用寿命,乃至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对PICC的认知度不足或护理不当,还会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其正常治疗。为了更好的向PICC患者宣传导管知识的认知水平和行为特征,对在本院置PICC的114例肿瘤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置PICC的肿瘤患者114例,置管时间15 d~10个月,年龄25~83岁,平均(58.3±5.21)岁。40岁以下17人,41~50岁22人,51~60岁31人,60岁以上44人。乳腺癌39例,结肠癌29例,肺癌18例,白血病16例,直肠癌1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BD公司的PICC导管,均需多个化疗疗程长期治疗。对患者的学历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初中及以下44人,中专和高中37人,大专及以上学历33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由调查者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工作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在统计学、护理学相关专家的审阅指正下修改而成。问卷分为两个部分:①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诊断、家庭收入、医疗性质和PICC相关知识水平和知识的获取来源等。②PICC知识问卷由PICC基本知识、日常维护、生活护理和异常情况处置4个部分组成。其中,PICC基本知识包括概念、导管的优缺点、留置时间等;日常维护包括更换敷料及冲洗导管的周期、常见并发症等;生活护理包括日常工作劳动、运动、睡眠、沐浴、着装等要求;异常情况处置包括穿刺点异常、冲管异常、生命体征异常、手臂不适等症状出现时是否清楚等。共20个条目,均为选择题,答对1题计1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计分,总分范围为0~20分。将原始得分换算为标准得分,标准得分=原始得分/最高得分×100。正式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测得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5,提示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调查方法 由PICC专科护理门诊接受过表格调查培训的专科护士发放调查表,统一指导用语,当场发放当天回收。患者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独立完成问卷,不便填写者,由患者口述,专科护士填写,并进行说明。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114份问卷,回收114份,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后,进行数据的录入,确认无误后,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F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患者受教育程度对PICC认知的影响
调查显示,初中及以下问卷回答正确率平均为47.73%,大专及以上患者问卷回答正确率最高,平均为81.82%,其次为高中和中专患者,平均为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项目的平均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681,P<0.01)。见表1。
2.2患者年龄对PICC认知的影响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对PICC知识的问卷调查得分不同,40岁以下组得分最高,为(68.33±13.820)分,其次为41~50岁组和51~60岁组,得分最低是60岁以上组,对各年龄段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684,P<0.05),见表2。
2.3PICC相关知识获得来源
肿瘤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获取来源最多的是医务人员的讲解,占68.42%(78/114),其次分别是健康宣教画册和科室健康宣教栏,分别占44.73%(51/114)和39.47%(45/114),病友之间交流,占42.98%(49/114)。
3讨论
由于PICC具有以下特点: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导管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使用时,可通过放射影像学确认导管及其尖端的位置;导管上厘米刻度标记使得修剪导管时既准确又容易。由于上述特点以及操作方便,留置时间较长,能够安全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患者血管,避免了因治疗需要而进行的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护理工作量,一直受到临床广泛关注及应用。国外报道,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0.0%~7.1%之间。国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为2.6%~7.4%,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为30.0%,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0%~6.0%,成人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率可高达9.0%~10.0%。因此,了解患者对于PICC知识的掌握程度,能有效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且可以避免因知识匮乏和沟通不良导致的PICC相关问题。
本次调查显示,学历较高的患者认知率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患者平均正确率为81.82%,这可能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强有关,因而知识了解的更为全面。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患者平均正确率为47.73%,其中,对于置管后日常护理、置管后锻炼方式及出现异常情况处置的认知不足,知晓率分别为18.19%、27.28%和4.55%。不同年龄患者对PICC的认知水平也存在差异,年龄越大认知率越低,60岁以上组得分最低为(45.68±12.642)分,这可能与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于健康知识认知较差有关。因此,对文化程度低、高齡患者,对其进行PICC相关知识的宣教尤为重要,在临床护理中需重视这群患者,从而使护理更有目的性和个体化。本次调查还显示,PICC置管患者对PICC相关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为医务人员的讲解,而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大多数患者无法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导致患者对PICC知识的缺乏,降低其自我护理的能力。
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而认知转变是行为转变的基础。对于高学历、低年龄的PICC置管患者,可采用知识讲座、多媒体播放、发放PICC护理小册等方式,传递PICC知识,提高患者的认识。而对于学历较低、年龄较高的患者,应加强宣传力度,反复强化记忆,可以通过图例、录像带、健康教育小册子和通俗易懂的专业讲解来传递新知识,尤其是高年龄的PICC置管患者,应将重点进行重复、多次、针对性的说明,通过面对面交谈,书面材料交流,多媒体交流,使患者对PICC有较为直观的印象。加强PICC导管日常护理、置管后锻炼和异常情况处置方面知识的宣教。在日常护理方面要减轻思想压力。告知患者家属PICC不影响患者一般日常活动,带管期间可以做一般的家务事,如煮饭、洗碗、扫地等,手臂可以弯曲、伸展,但需注意提醒患者避免过度用力,置管侧肢体避免提5 kg以上的重物、做引体向上、托哑铃等锻炼;告知患者衣服袖口不宜过紧,避免在置管侧手臂测血压及静脉穿刺,可利用腕套或袜子对PICC导管加以固定;要保持置管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不要擅自将敷料撕下,如出现贴膜污染、潮湿、卷边、脱落应及时回医院处理;淋浴时可用保鲜膜在置管部位缠绕2~3圈,再用胶带固定保鲜膜上下边缘,淋浴后检查敷贴若有进水或松动,及时更换即可。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观察PICC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热、痛、渗液等情况;导管有无脱出、打折;同时注意体温的变化。嘱咐患者要严格按照维护操作步骤,按时冲管和换药,出现局部感染、导管内回血和静脉炎时及时就医。同时,在宣教过程中挑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表达能力强的,有良好协调和组织能力善于倾听、观察、咨询的专科护士,采用集中和单个进行教育,让患者更容易接受,同时重视其对知识的反馈情况,以提高患者对PICC的认知程度,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的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
在住院期间组织肿瘤患者PICC的相关知识讲座,在征得同病区应用PICC患者同意,使之配合现身说法,向病友介绍其带管感受。对出院患者发放PICC健康教育手册,手册中留有科室电话,方便患者回家后查阅和联系。另外在门诊维护期间,建立统一的PICC维护手册,详细记录患者置管的相关信息,并开设了PICC护理微信群,如患者出院后遇到特殊情况,可及时联系,进行远程指导,从而提高患者PICC导管维护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