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呼中北山洞遗址考古发掘的新收获与认识
2017-05-31王长明
王长明
摘要:2016年9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大兴安岭呼中北山洞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本次发掘根据洞穴走势、采用北偏东20°方向布方,共布1×1平方米探方40个,发掘面积40余平方米,发掘深度最深为3.5米。共清理灰坑3座(编号2016HBH1~H3),灶址或用火遗迹16处(编号2016HBZ1~Z16),出土石器、陶器、骨器及动物骨骼等文物标本共计1900余件,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呼中北山 遗址 新收获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084-02
2013年9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大兴安岭岩画调查,首次发现该洞穴遗址,在洞口岩壁上发现一处疑似鹿纹的暗红色彩绘岩画。2014年8~10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初步考古试掘中获得重要成果。①为进一步明确该洞穴内各层堆积的文化内涵及年代,推进大兴安岭地区考古学及岩画学的深入研究,2015年年初,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该遗址的主动发掘计划,并获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
一、地层堆积及包含物
发掘区地势北高南低,呈斜坡状。南部近洞口外部区域的堆积较厚,灰坑、灶址等遗迹均分布于此。北部洞穴内部堆积相对较薄,无遗迹分布。地层堆积自上而下分为10层:
第1层:黑灰色土,土质疏松,内含有少量的植物根系、石块、近现代垃圾,该层在发掘区均有分布,厚约0~30厘米,为近、现代扰土层。
第2层:黑褐色土,略带砂性,土质较疏松,内含有少量碳屑、碎石、大石块,该层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厚约0~10 厘米,出土少量陶片、石器、动物碎骨等遗物,为鲜卑文化时期堆积。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Z1、Z6、Z8。
第3层:灰褐色土,略带砂性,土质较疏松,内含有少量碳屑、碎石、大石块,该层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厚0~10 厘米,出土少量陶片、石器、动物碎骨等遗物,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堆积。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Z2、Z9。
第4层:新石器时代晚期层,黄褐色土,略带砂性,结构较紧密,内含有少量碳屑及大量碎石、大石块,该层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厚0~20 厘米,出土少量石器、动物碎骨等遗物,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堆积。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3、Z3、Z10。
第5层:新石器时代早期层,黄褐色土,略带砂性,结构较紧密,内含有少量碳屑、碎石、大石块,该层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厚约0~30 厘米,出土一定数量的石器、动物碎骨等遗物,为新石器時代晚期堆积。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Z11。
第6A层:黑褐色土,略带砂性,土质较疏松,内含有大量碳屑、碎石及大石块,该层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厚约0~30 厘米,出土大量石器、陶片、动物碎骨等遗物,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堆积。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H1、H2、Z5、Z7、Z15。
第6B层:灰褐色土,略带砂性,土质较疏松,内含有少量碳屑、碎石,该层分布于发掘区东南部,厚约0~25厘米,出土少量石器、陶片、动物碎骨等遗物,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堆积。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Z16。
第7层:黄褐色土,略带砂性,土质较疏松,内含有大量碎石及大石块,该层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厚约0~25 厘米,出土少量石器等遗物,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堆积。该层下无遗迹分布。
第8层:黄灰色土,砂性较强,土质疏松,内含有大量碎石、大石块,该层在发掘区均有分布,厚约20~40 厘米。出土少量石器、动物碎骨等遗物,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堆积。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Z12。
第9层:浅黄色土,砂性强,土质较疏松,内含有大量碎石、大石块。该层在发掘区均有分布,厚30~70厘米,出土少量石器、骨器、动物碎骨等遗物,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堆积。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Z13。
第10层:灰褐色土,砂性强,土质较疏松,内含有大量碎石、大石块,该层分布于发掘区南部,厚约0~50 厘米,出土少量石器、动物碎骨等遗物,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堆积。该层下开口的遗迹有Z14。
第10层以下为青灰色砾石层,含土量极少,无包含物,较为纯净。该层在发掘区均有分布,未完全发掘至底,仅在发掘区南、北部局部探方发掘,厚约1~15米。该层无遗迹、遗物分布。
二、出土遗物概述
(1)石器:共出土1774件,器类包括石片、石叶、石刃、石镞、刮削器、石核、断块、石珠、磨盘、石锤、石球等,各文化层内石器的出土情况详见下表。
(2)陶器:可复原筒形罐1件(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口沿残片5件(鲜卑时期1件、新石器时代早期4件)、器底2件以及陶器腹片100余件。
(3)骨器3件,器类为镞1(残)、匕2件。另出土有动物牙齿、碎骨标本等50余件。
三、分期与年代
以整个发掘区层位上的叠压、打破关系为基础,通过对地层、遗迹中出土遗物的全面分析和比较后,可以将本次发掘所获的文化遗存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主要包括第2层及开口于第2层下的遗迹如Z1、Z6、Z8等,属鲜卑时期文化遗存。年代为距今约2000年。
第二期:主要包括第3、4、5层及其下开口的遗迹如H3、Z2、Z9、Z3、Z10、Z11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参考北京大学第四纪实验室对遗址第4、5层的碳十四测年数据结果,年代为距今约4000至5000年。
第三期:主要包括第6、7层其下开口的遗迹如H1、H2、Z5、Z7、Z15、Z16等,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参考北京大学第四纪实验室对遗址第6层的碳十四测年数据结果,年代为距今约7000至8000年。
第四期:主要包括第8层下,第9、10层及其下开口的遗迹如Z12、Z13、Z14等,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参考美国贝塔实验室对遗址第9、10层的碳十四测年数据结果,年代为距今约14000至15000年。
四、结语
本次发掘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2009)》进行,同时为满足后期的陶器修复、骨器拼接、年代测定、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及古人类行为分析等多学科交叉介入及课题研究的要求,对出土的人工和自然遗物进行全面收集,并利用全站仪对出土标本的层位、坐标进行三维定位测量。依据地层叠压关系及各层出土遗迹遗物的差异,基本明确了各层堆积的文化内涵及年代,初步确立了大兴安岭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晚期及鲜卑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其中,以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为本次发掘的最重要收获。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发现的石器数量较少,器类简单、器形古朴,以勒瓦娄瓦石核、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为典型器,属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小石器工业类型,剥片技法以锤击法为主,工具加工多采用打制和软锤修理技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发现的石器数量巨大,器类丰富、器形精美,以细石叶、细石核、石刃、叶形石镞、刮削器等为典型器,属于东北亚地区的细石器工业类型,剥片技法以细石叶和小石片技术为特点,工具加工多采用较为精湛的压制修理技术。以上两个时期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初步证明了大兴安岭地区是早期人类繁衍栖息之地,是我国东北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填补了黑龙江省西北部山区早期人类历史文化研究空白。
注释:
①赵评春.大兴安岭呼中北山洞的新发现[J].瞭望,2015(5).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