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余字,读懂典故
2017-05-31曾翔
曾翔
笔者在备课时发现,关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下阙三个典故的鉴赏,网络上较多课件及教学设计中,是这样安排课堂的:先了解其中的历史故事,然后鉴赏作者对这些典故的态度。否定张季鹰的乐于归隐;批判不顾国事、谋取私利的许汜;赞赏刘备的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想起桓温,又感慨年华虚度,时光流逝。进而得出,此词下片三个典故叠用,表达自己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无望的无奈与遗憾。
这样的课堂安排自然有其合理之处,在掌握典故史事的基础上,理解作者的情志。细思之下,却感觉有些不足之处。表面看来,师生的鉴赏活动只关涉到了典故内容与作者的情志,而于典故所在的词句却未曾提及,忽略了具体的词句如何是诗词赏析?深层来看,为何对张季鹰的归隐作者持否定态度?学生脑海里存有的众多山水田园诗歌中于归隐一事基本为向往或享受。而如果从“知人论世”入手,以作者写作此词为南归多时却未曾受到重用之际为依据,认定南归多时未受重用,依作者一心为国为民的性格,对归隐之事应是不屑的。此赏析之法虽也说得通,却有些“隔靴搔痒”,我们能否直接从词句本身寻找一些线索?
其实,这都是太重视典故本身、忽略词句中除了典故之外的文字的结果。多年的教学境况告知我们:学生对典故的了解关系到诗句的理解,而学生对典故的了解情况又令人堪忧。例如2011年江西卷诗歌鉴赏题,直接以典故为题: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而考生的答题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典故内容往往成为诗词鉴赏的重点。尤其是以用典著称的辛弃疾的词作,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将典故内容及作者情怀作为重难点进行设计。
这样重视典故的做法在普及历史故事方便有较好效果,在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意思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也应该看到,典故的内容是固定的,典故内容的表达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是千变万化的。正如张翰归隐之事,自《世说新语》有记载之后,历代文人都喜欢用在自己的词作中。如在南宋辛派词人中,计有辛弃疾、陆游、刘过、张元干、张孝祥、袁去华、杨炎正、刘仙伦、葛长庚、吴潜、方岳、李曾伯等词人共40次使用这个典故。而其中,“莼鲈之思”也为怀念故乡的代名词,词作中用此典大都用来抒发词人的思乡之情。如“最相思,盘橘千枚,脍鲈十尾”(《玉人歌·风西起》)“恨无人、与共秋风,鲈丝莼缕”(《贺新郎·题吴江》)。在辛弃疾的另一首词作《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是“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悬想范倅离任后入朝前返家的天伦之乐,读来有“归欤”之念。而在《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一词中却是“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否定张季鹰的乐于归隐。
这种同一典故传达出的不同情感从哪里读出来?答曰词句中除了典故之外的字眼。如上面提到了“最相思”直接以情感入字,告诉读者“相思”(思念)故乡之情;“恨无人”着一“恨”字,又加上“无人”(即独自一人)的境况,作者思念故乡的情感由此而出。而“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里,“休说”二字可谓道出了作者的心里:急切有力地阻止“鲈鱼堪脍”成为言语中的现实。可现实生活中鲈鱼确已堪脍,这种现实与内心的矛盾正是作者此刻復杂内心的反映。故乡美好,却难以回去,此番情感极其强烈而感人:有家难归的乡思,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一句中,“怕”为或许、恐怕之意,表示疑虑或猜想;“羞”为羞耻、惭愧。“求田问舍”,只知买田置地之人,怕是会惭愧见到刘备的才气吧。表面是说“求田问舍”之人感到羞愧,实则作者为“求田问舍”之人感到羞愧,羞愧于他的只顾钱财、贪图眼前安逸的狭隘眼界,羞耻见到才气贯天的刘郎,自愧不如。“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一句,“可惜”,令人惋惜,时光如流水一般悄然离去;“忧愁”,为……而忧虑愁苦,为社会中的风雨(风雨中的国家)而忧愁烦闷;树木尚且长这么大了,人怎能不衰老呢?
这样,通过分析典故之外的字眼“休说”“怕应羞见”“可惜”“忧愁”等词的内涵,串通起典故之间的联系,沟通了作者通过典故传达的情志。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其实,诗词本是“惜墨如金”的艺术表达,“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方成经典流传下来的例子不在少数。作为读者,为了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志,须对每个字都细细咀嚼,方能尝出其中味道。之前对典故的强调与重视,是建立在当时读者普遍对典故认识缺乏的基础之上的。越来越强烈地,甚至千篇一律把重点放在典故上,过犹不及,同样会对诗词情志的理解产生障碍。是时候一视同仁了,让我们将典故与余字视作一体,在了解典故的前提下,分析余字的内涵,更好地读懂千百年之前的那些人吧!
【参考文献】
[1] 邓广铭. 稼轩词编年笺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 徐丽娜. 南宋辛派词人运用《世说新语》典故的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8.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