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困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2017-05-31蔡惠勇
蔡惠勇
摘要:“学困生”一般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在知识、习惯、能力、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达不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
关键词:学困生;环境;尊重;赏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05
根据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非智力因素是学困生存在和难以转化的主要原因。学困生是现代教育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对学困生的教育和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以人为本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否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衡量农村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只有认真地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要转化好学困生,笔者认为应给学困生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尊重和关爱学困生,给其充满爱的环境
学困生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灵更加脆弱,自尊心更加敏感,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关爱。爱是一种力量,爱是一种精神支柱,用火一般的热情,去化解他们心理上的坚冰,用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温暖他们的心灵,唤起他们学习的信心,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源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教师只有用自己诚挚的爱心去拥抱学生,才能真正感化学生,才有可能细致观察,正确评价,宽容对待学生。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其需要有爱心的教师来完成,爱心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基础和情感前提,而缺少爱心,教育工作就失去了它的人性本质。师爱是转化的秘诀,是沟通思想的桥梁,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
要深入实际,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然后给予关心帮助。关心不仅体现了教师无私的爱,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学困生前进的勇气。
二、客观看待和正确评价学困生,给其公平和谐的环境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让好孩子越来越好;也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孩子越来越坏。因为一味地批评、埋怨,势必给学生造成颓废情绪,甚至逆反心理,教育效果甚微。教师应客观看待和正确评价学困生,时刻对班里出现的好人好事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在这样的集体中,学困生自然也会受到熏陶教育,对他们的转化工作自然也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发挥优等生的优势资源,利用“一帮一”帮教工程帮助他们在学校中有效地学习,运用最能让学困生学习的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让优等生的学习气息、学习动力感染学困生、鼓励学困生,以便学困生的转变与进步。
三、赏识和激励学困生,给其自信进取的环境
闪光点也就是优点,人人都有优点,学困生也不例外。赞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劣迹高明。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这一点入手,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斗志,鼓足学生前进的勇气,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从学生的闪光点出发转化学困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学困生,分析他们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以闪光点为突破口,进行表扬鼓励,使他们树立“别人行,我也行”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发现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赏识源于发自内心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能够赏识自己的学生。因为学困生缺点较多,思想脆弱,易和教师形成对立。教师要多去了解学困生、多去关心学困生、多去找学困生谈心、多去找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这样,自然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消除了学困生的逆反心理。可见,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是我们转化学困生的绿色通道。
转化学困生要持之以恒。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这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由于学困生自制力差,再加上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容易出现巨大的反复性。这时教师要为学困生多创造学习的条件,多为他们设计一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他们有更多表现的机会,享受更多成功的喜悦。切忌操之过急,简单粗暴的批评欲速则不达,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去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要给学困生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使他们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改正缺点。
在这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转化学困生一定要落到实处,持之以恒,一丝不苟。一所学校或一个班级都会存在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门高深的课题,这只是笔者在教育教學中的点滴体会而已。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阳区良井中学 5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