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

2017-05-31董馨吴薇

关键词: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董馨++吴薇

摘要:学术话语体系是一种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内涵的高品格学术话语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两个方面做出了卓绝的贡献。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全面变革的新时期,我们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引下,以现实为基础、用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创新理论,着力打造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这既是打造我国文化软实力,推进社会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又是顺应时代要求,推进中国学术进步,使之走向世界典范的原动力。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重大指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给出“中国方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模式;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HTF]董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副教授(广东 珠海 519041),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中國史。吴薇,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吉林 长春130012)。

基金项目:广东省德育创新重点项目:“‘中国梦”引领下的军学协同德育教育模式”(2015DYZD029);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类课题(人文社科类)“论海洋意识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和融合”(2014WQNCX188)

中图分类号:A8;C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7)02--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回应中国现实问题过程中不断增益其理论内涵而形成的科学的哲学理论体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方向,提升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引领改革的话语权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度。当前,西方话语体系强势,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带来重大挑战。此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是解决“中国问题”,践行“中国道路”的必然选项。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为世界各国探索政权形式提供了新的政治图景。在后续的100多年时间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历经了从原生态到次生态向度发展的演变轨迹,依次形成了苏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几个哲学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中国革命及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先后经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四个重要阶段: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由“普遍、特殊和一般”等三个层次组成的完整科学理论体系,[JP2]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党和人民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革命使命和社会发展等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论断,形成了中国大革命时期民主革命的基本思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正确的革命路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并取得了近代大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指明了发展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构建了一套科学而成熟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话语体系,凝聚了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重大指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将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给出“中国方案”。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后,契合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回应中国历史现实的重大使命过程中不断被内化、被创新。并先后实现了“革命”“建设”和“改革”这三大主题的重大演变。并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话语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话语体系。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改革”新成果在进一步的形成和体系化进程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话语体系形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阶段。它是建立在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中国近代史基础上的。尽管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科学的真理性,且存在历史的局限性,但在当时仍是先进的理论,能为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指明方向。在这一阶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开创代表是毛泽东思想。在以毛泽东为核心领导人的中国人民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的政治交流方式。“红色”革命理论和无处不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极大地鼓舞着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这些“革命”因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构成了科学完整的话语体系,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闪光点。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中央领导者将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中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践成果。然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社会哲学话语体系转变过程中的错位与挫折,它的出现表明党的工作重心仍然停留在“革命”的主题上,违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话语体系的形成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并贯穿至今,经历了上面所述的第二、三、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ZW(]《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ZW)]、“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思想将中国社会拉回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并带领中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繁荣发展的新道路。此后,“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模式”“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平发展”等一系列有关“改革”的话语,在顺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中共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深化了对“建设”话语的认识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改革”话语体系。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发展为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进入改革的“深水期”。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之启示

[JP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指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在原有的理论体系上加入了中国元素,使其更能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马哲理论体系主要由唯物论和科学社会主义观点两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精髓是唯物论。它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一切从实际出发,事物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前进等。这一理论提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的能力。[JP]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看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创新,是在坚持积极的批评、鉴别和独立基础上,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西方文化广泛传播的环境中,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对全国人民的思想领导为目标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当马克思主义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国情和特色风格之后,这一理论体系便呈现出了其鲜明的特征,对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给出了一些启示:

1创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应立足于现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的形成并得以理解和传播是以实践为基础,不教条,不经验的前提下而取得的。无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提出,还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形成,都反映出了这一鲜明的特点。“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及“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关键词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人们乐意接受的方式表述出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与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研究成果的融合的体现,是世界学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

就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来说,由于未能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与中国人民的期盼和实践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当今这个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中,世界各国文化和思想的交流更加频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国际话语权的较量,仍旧是“西强我弱”。因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总结中国经验、破解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突出问题和一般矛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生动实践创造学术特色。要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当成哲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立足点和着力点,立足于现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要坚决反对“挟洋自重”,削弱自己的话语权;要抓住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原则,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形成真正的中国学派,继续深入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其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创哲学社会科学新境界

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化和向前发展的。这就决定了对实践的认识和理论也应该随之发展和不断深化。任何形式的思想僵化和禁锢都会造成社会发展的迟滞。思想跟不上时代的节拍,冲不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同样也会阻碍学术话语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而是依据其原理和中国实践而构建并创新。“解放思想”是建构和创新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强大推动力,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创新与发展的原动力[ZW(]陈发水:《解放思想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ZW)]。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深刻认识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的重要成果。“解放思想”使得每一次的实践应用和表现都具备了中国特色,也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帮助中国社会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理论困惑和迷惘阶段,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的属性,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顺应这时代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新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构建中国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妥善回应世界关切,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成功。

3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更好地为中国的实践提供解释力

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话语源泉和根本动力,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旗帜和灵魂。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属性。[ZW(]高炳亮、张禹东:《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当代价值》,《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年第2期。[ZW)]在当代中国,理论工作者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鉴别和应对互联网、各种媒体及人民生活中所流传的,形形色色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在鉴别和批评声中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可见,運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思想基础和重要前提和根本,就是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学术成果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紧跟时代步伐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容,使之成为体现我们意识形态的概念、理论。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更好地为中国实践提供了解释力,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哲学学术话语既要符合中国民族的人文传统和中国精神,又要反映出当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崭新创造和独特贡献;第二,加强与西方理论交流,借鉴和吸收西方理论的优秀成果,同时重视对外宣传,为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国际化地位铺设平台,促进国外对中国特色理论的了解;第三,加强对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正面的宣传和教育,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大众化,挖掘并发挥话语体系的作用;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各种媒体和生活中出现或流传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保有批评、鉴别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并运用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树立中国自己的话语权。

4将对社会运行规律的认知层面提升到价值体系层次

当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类面临着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文化、社会等日积月累的各种难题:经济危机、政治腐败、环境恶化、战乱、内耗等等问题不胜枚举。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由于习惯于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民主和专制、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两级对立中寻找答案,没能正视问题的根源,不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导致各种矛盾越积越深,越来越难以解决,世界各处充斥着尖锐复杂的问题。只有正视问题,正确地提出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价值体系是社会生活中的序参量,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社会运行的健康水平。当今人们面临的种种难题,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在缺陷,这种体系下形成的经济、政治制度虽支持了个体之间的平等交易达到的效用最大,但同时因其物质财富私有制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放大了人类舍本逐利的缺陷。这种有着致命缺陷的价值体系,为腐败、不择手段谋取私利等各种违法犯罪现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对社会甚至是人类造成了致命的伤害。价值体系的缺陷所造成的问题,只能在价值体系层面上加以解决。[ZW(]岳常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4年第3期,第55页。[ZW)]在资本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框架内,人们发现不了问题的根源之所在,找不到有效办法,无法解决上诉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核心的,能使人们对社会运行的规律的认识深入到价值体系层面,能为解决世界难题找到办法。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向西方学习搞了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引入了西方的价值体系,在生产和生活中同样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好在在市场经济中,我们一直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做指导。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适应与改善,没有像西方那样“专门化”发展,而是另辟蹊径,找到了问题的正确解答。继承东西方文明传统,避免两者的缺点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序参量充足社会生活,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的有机体,引领人民跃迁到人类文明的更高发展阶段。

5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新理论、新表述、新范畴

坚持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它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范式,是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和具体实践情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一个创新过程。[ZW(]赵美岚:《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基本路径》,《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ZW)]它始终坚持了马克思的基本原则,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以人为本”“协商民主”“共同富裕”“和谐发展”等新时期出现的理论、概念,为全面推进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应将新的理论指导思想根植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发展当中。

建构和创新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需要在学习和借鉴人类以往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自觉接续中华文化精华;在科学总结中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新理论、新表述、新范畴;在采用或舍弃、或沿用、或更正、或创新等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升华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当代中国应用和创新的学术价值;在通过充分比较中外哲学理论视域范围内,深化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理阐释,不断提升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的能力,使“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中国风格更加典型,中国气派更加恢弘,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奇迹”,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价值基础、理论支持、内生动力和话语平台。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JP2]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世界大国”迈向“世界强国”,步入了实践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包括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民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这些新的理论成果在国家经济发展、治党理念创新、治理生态环境、新型大国关系处理以及治国实践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JP]

1“五大发展理念”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呈现了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实践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新实践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这里的“创新”涵盖了科技、制度、文化和理论等领域,注重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协调”注重解决的是区域间、行业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即“绿色发展”,注重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问题,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开放”指的是开放发展,注重内外联动,坚持建设“两型社会”,发展开放的经济社会结构,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达成多方共赢的战略;“共享”则侧重社会公平正义的确立,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与人民共享,达成共同富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五大发展”这一经济发展新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本质,坚持了劳动价值论。

党的十八大后,执行在经济上放权和在社会管理上收权的新思路,注重微调控和节俭,并从四个方面对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重大创新:第一、推进经济市场化建设。政府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同时优化和加强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对市场不进行不当干预。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建立中小型金融机构;第二,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社会公平化建设,推进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收入的分配制度,确保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做到了推进社会领域制度的创新;第三,在社会治理方面,新一届的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质量标准制度和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保障食品药品的安全性。在网络安全方面,加大网络管理力度,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的安全等措施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好国家安全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的保障;第四,針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微刺激为主,减少调控的盲目性,有效克服原来调控模式的不足,提倡坚持节俭经济学,并注重微调控为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新理念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在于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管党,加强和改进党政作风。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在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八大提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十八届四中全会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制管党、治党。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八大要求,彰显了中共中央从严治党管党的决心。

当前,当国家和党的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实践发展重要阶段。马克思理论素养是党政干部素质的灵魂和核心。掌握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作为看家本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ZW(]贾高建:《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论述》,《人民日报》,2016年3月24日第7版。[ZW)],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治党观念上的一次传承和创新,也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奋斗,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关键所在。

3“美丽中国”凸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由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新的社会实践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探索中,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观以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等三个方面创立和[JP3]发展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十八大以来,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美丽中国”这个富有烂漫色彩的词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融入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对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JP]

第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竞技发展,大量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被打破。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当前社会实践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点,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又一次创新和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中国的生态建设指出了具体的发展方向;第三,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些新主张、新的生态观,体现了我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为推进新时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目标,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对全世界负责的认真态度。

4以“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新概念表述

[JP2]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热烈讨论的核心,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晤美国总统奥巴马时,对“新型大国关系”做出明确的界定:“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与“合作共赢”。[ZW(]《杨洁篪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成果》,外交部网站,2013年6月9日,http://wwwfmprcgovcn/mfa[KG-*4]_[KG-*2]chn/zyxw[KG-*4]_[KG-*2]602251/t1048973shtml,访问日期2013年9月20日。[ZW)]也就是说,当前中国的外交新理念更深入地考虑了“共同发展”而非国家之间的对抗。强调中国是一个从融入开放性的世界经济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大国,而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强权“大国”。“互利共赢”是“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这种核心所蕴含的外交新理念是“共同发展”,对世界报以和平、发展和合作的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态度。[JP]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受到霸权国美国和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影响,不能一蹴而就。西方世界关注的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崛起是否会改变现行的国际秩序,而非我们“降低不同国家制度对国家间关系建构的负面作用”的国际抱负。意识形态的差异影响对国家关系战略性概念的解读。但无论世界其他国家如何解读我国国家关系战略,我国新型的国家间关系的建设都是围绕中国和平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展开的。同时,从“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来看,随着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变得更加自信,打造出了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而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受到广泛关注则意味着中国将逐步增强国际上的话语权。

5“中国梦”与“四个全面”的治国方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体系

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梦”与“四个全面”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中国梦”凝聚着中国力量,其实施手段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为一体的国家建设。“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对历史使命作出了时代的回应,对人类的理想作出了中国表达;“四个全面”是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个重大问题的决议》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从严治党管党。“四个全面”引领着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方向。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国新领导人在治国方面提出的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保障。有了“依法治国”,执法人员不滥用权利,严格执法、公平执法才能更好地体现公平,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才能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这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实践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和基本路径。[ZW(]李云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ZW)]在汲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深化”和“全面”作为核心,以高度的改革决心、充分的改革信念和完善的机制体系来科学地推进改革,进入了改革的“深水期”;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标准和关键任务,也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注入了新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意味着我国GDP 的增长,更包含了“全面、持续、平衡、科学和公平”的价值诉求,是“四个全面”的战略统领;第四,“全面从严治党管黨”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组织的纯洁性、纯正性和先进性。加强党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是整体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实现“中国梦”的先决条件和组织保证。

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应避免的几种倾向

一直以来,中国社会的关系和中国的社会科学通常是一种变体的方式来表达的,也就是说,二者之间时而密切联系,相辅相成,时而遵循其自身规律独立开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90多年,克服了历史的局限、环境的制约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干预,在中国生根发芽且不断发展而接续演进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它的存在和发展表征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和中国发展的理念,具有思想内容的继承性、表达方式的大众性、根本旨趣的实践性和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等特征。在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思想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国与国之间在思想维度上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思想文化领域之间的竞争自然也难逃挑战。作为当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客观环境和精神文化各层面的更为严峻的挑战:(1)国际范围内,随着信息和思想交流的深入,西方国家所宣扬的“社会制度趋同论”“普世价值论”“意识形态淡化论”等后现代政治理论,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论”“市场决定论”“国际经济秩序合理论”以及西方价值观、文化霸权、消费理念等西方文化生活观念强势话语不断深入我国民众的精神和思想领域;(2)在国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贪污腐败、人民内部矛盾日益突出;物欲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流行;历史虚无主义、重写历史论、极端民族主义、主观夸大论等错误思潮泛滥。这些消极意识层面的思想存在,弱化了人们心中共同理想的认同,中国社会关系越趋复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民众中的影响力也因此开始逐渐淡化和消解;而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中也存在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导向一元性、学术研究回避“中国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研究的市场化和工具化特征突出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单项解读”等几种主要倾向,严重影响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创新的能力。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直面以上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学习和借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和创新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采取措施避免以下几种倾向:

1避免价值取向多元性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引领的必要性

在当今自由度和包容性较大的学术研究中,由于受价值取向多元性的影响,学术界开始出现马克思主义引领必要性的质疑。在深入研究扩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内容时或照搬照抄西方的哲学观点,淡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本性,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导向的一元性;在针对意识形态的辨析中,通过“求同存异”“包容多样”的学术策略来抹平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与裂缝;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方法上,以普世价值的“超验性”或个体价值的“实用性”来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存在的必要性,抹杀西方的哲学和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价值观的差异。

而事实上,提升和创新理论主要是“在原有的话语体系中增添新话语、改进其作用方式,而非推倒重建”。要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为引领的哲学话语体系,容不得模糊不清、貌似中立的价值导向。因此,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始终坚持国家意识的一元性,不能在研究中用“中立”“中性”的价值态度来抹杀和否定马克思主义一元导向性。重视并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识形态的主流引领作用,避免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2.避免马克思主义说教式的理论传播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社会传播应立足于鲜活的社会实践,在面向大众做理论宣传时,应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和相关理论进行加工,用浅显易懂的大众话语来表述,用老百姓乐于接受的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引导和教育群众,增强学术理论在群众中的话语权。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解释,使人民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在这过程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方法和观点,认清当前的形势和坚定自己的立场,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明辨是非。而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名言或者中央文件里的术语。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避免“内容空洞”“形式苍白”的理论说教现象。宜用以科学的态度理性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对社会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和社会矛盾加以辩证诠释。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运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和各种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教育活动中去。

3避免“纯学术”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践脱轨

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们群众的实践,任何形式的理论,如果脱离了实践,实际上是在凭空捏造理论。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理論研究中,有过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一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的学术性,否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需结合实践这一内在要求。一些青年学者甚至淡出政治、回避“中国问题”、远离现实社会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研究,视其为提升学术品味。而在其学术研究成果中普遍存在搬用西方“时髦”的学术概念、术语,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做纯学理性的新解释,或纯学理性的理论推究和体系编排,而不揭露现实问题、不解决现实问题。另一种则以所谓的“实践需要”为由,单纯强调时间的现实性,而对中国现实情况亦步亦趋。以经验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封闭和保守,没有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来指导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研究内容变得肤浅而庸俗。

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若要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民族性的话语体系去武装劳动人民的思想,就需要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不能作形式主义的学问,不能让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实现话语体系的时代转换和理论创新。[ZW(]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ZW)]因此,学术界专家、学者在建构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同时,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避免脱离实践的“纯学术”理论研究,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研究问题;又要转变作风和文风,高度重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服务于实践,构建有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4忽视实践检验和社会评价的盲目自信

社会科学的学术性却不能离开社会现实而获得独立存在的形态。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话语权,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不能违背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哲学的价值核心。目前,一部分学者认为,要潜心学术研究就是要远离世俗,到学术专著和大师的哲学理论里去论证、去创新、去寻找“真理”,不应该在意社会和其他专家学者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和看法。而实际上,这种对理论研究“孤芳自赏”“盲目自信”倾向也是非常错误的。以这种心态做学问,去建立学术话语,只会与时代和社会实践愈来愈远,其学术成果不仅不能指导实践,反而很有可能会误导社会实践。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来看,[JP2]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中国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都是源于实践的,应对各种重大现實问题的决策也从来不是孤立自闭的理论创造,而是对中国问题,甚至是人类社会共性问题的探索和判断。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式的理论探索,不结合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信息化以及人类发展的规律来评析探索是难以取得成绩的。[JP]

5学术研究领域对研究成果和人才评价的“崇洋媚外”倾向

构建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离不了学者及其研究成果的贡献。然而当前,国内一些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在招聘人才的时候,非常看重人才是否拥有海外求学的经历,如果没有,即便被聘用,也难以成为包括马克思主义学科在内的学术带头人,或者很难被提拔、重用;而在职称评定方面,则要求正高职的参评人员,要具备海外学习的经验或者要求学术研究的成果发表到国外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期刊上……近些年,不少高校和研究机构一味追求所谓的“国际影响”,致使许多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为了能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而绞尽脑汁。学术人才的吸纳和学术评价上的“崇洋媚外”倾向,实际上是将国内许多优秀的学者和研究成果流向国外,导致中国学术圈中的“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而我国的学术期刊缺乏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而致使整个学术话语体系在国际社会的话语影响力越来越轻微。为此,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就要尽快转变观念,在理论和话语建设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改革学术人才和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有自己的话语自新,不照搬语言、概念和信仰,要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发挥高校和学术科研机构的优势,建立起以研究实践与价值体系相关联的新哲学范式,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做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