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技术推广现状及相关建议
2017-05-31张茜
张茜
摘 要 在农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的情况下,植保技术推广工作愈来愈受到重视。通过开展有效的植保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提升农产品生产质量及安全水准,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来看,部分地区植保技术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某些环节上还是暴露了一定问题,有待完善。基于此,阐述植保技术推广工作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植保技术;推广;体系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03.045
1 植保技术推广的重要性
在粮食生产过程中,植物保护是保障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植物保护利用多种学科知识,并通过科学、经济的方法来保护粮食,使其免受或少受病虫害的影响。农业植保的本质目标在于保障农业生产、农产品及农业环境的安全,通过对病虫害进行持续防治,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部分落后地区,农民粮食种植过程中依然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无法提前预防农作物灾害,农业生产条件较为落后,粮食整体产量并不理想[1]。通过推广植保技术,能够让这些农民有效应对农作灾害及环境变化,为其增产增收提供保障。合理应用植保技术能够改善粮食质量,在实现农作物高产的同时,还能提升农作物营养价值,有利于提升粮食生产效率。总体上来看,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植保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应给予足够重视。
2 植保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来看,我国植保技术推广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部分地区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然暴露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
2.1 植保技术推广体系有待完善
植保技术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需要财政扶持,才能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然而,部分地区随着机构改革存在人员精简、经费下降的情况,对植保技术推广产生了一定制约。某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缺乏新型技术手段,无法对农业作物病虫害进行准确预测。同时,一些地区农药市场较为混乱,缺乏健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导致市场经营者混杂,甚至出现劣质假药流入市场的情况,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另外,农技推广组织机构有待完善。部分地区基层植保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工作量较大,且植保技术人员薪酬待遇水平不高,导致植保技术人才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特别是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能够同时胜任技术指导及推广工作的人才并不多见,难以满足植保技术推广实际工作要求。
2.2 植保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一方面,植保技术推广工作未能形成一个标准化的推广网络体系,从乡镇到村落存在断层,无法实现植保技术入户。另一方面,植保技术推广方式主要统一发放技术资料、技术咨询及田间指导为主,内容较为单一。在农药机械经营服务及相关技术承包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导。
2.3 植保科技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植保科技服务体制存在问题。不同类型的植保机构属于不同的系统,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由于相关机构之间缺乏良好的协调与沟通,导致植保科研与实际生产脱节,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植保科研过于偏重于常规技术,但对高新技术研发存在不足;过于偏重于防治技术,预警监测技术研究深度不够。另外,植保科技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十分缺乏,无法形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技术型队伍,影响了植保科技服务工作的实际效能。
3 推进植保技术推广的相关建议
3.1 完善推广体系
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快制定并健全农业植保法律体系及农药管理条例,并给予资金保障,对推广机构及植保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环境进行不断完善。以此法律为导向,保证植保推广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同时,通过分类管理、分级管理的方式,将植保推广机构编制内的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当中,保证植保推广项目得到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为相关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其次,要加强植保技术信息网络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地方植保信息技术网络平台,逐步实现植保技术推广信息化,提升植保信息推广范围及效率。同时,要不断更新并完善相关数据库,保证种植户能够通过数据库平台获得所需信息。另一方面,要转变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多采用网络媒体进行植保知识、信息宣传。例如,可建立官方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方便植保推广技术队伍与农民沟通、交流,以便解决其难题。再者,要完善组织体系建设。通过构建健全的人事考评制度,并通过竞聘上岗,筛选出合适的人才。同时,要落实责任制,明确各岗位职责,并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督促植保技术人员完成自身任务,进一步提升植保技术推广工作效能。
3.2 加强相关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加强相关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植保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在技术环节上,要求既要有效控制病虫害,降低农业生产损失,又要避免农药残留超标。在相关服务工作开展过程中,也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步伐。结合地方农产品品牌或龙头企业,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在农作物灾害预测方面,要加大硬件基础设施及新技术投入,利用GPS、GIS、RS等新型技术实现农作物灾害全面性、立体化预警,做到防患于未然。
与此同时,要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等新型技术。通过利用这些无公害技术,降低农药使用率,避免生态环境受到农药污染。例如,通海县就是典型的蔬菜生产大县,蔬菜生产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蔬菜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在提升生产效益的同时,也能保证生态效益同步增长。以白菜种植为例,利用蚜虫、美洲斑潜蝇等害虫趋黄特性来设置黄板诱杀,能够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频率及总量,起到综合防治效果。利用害虫趋光性,可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幼虫,以此来控制虫口。
3.3 逐步实现植保技术产业化
客观上看,生态环境的不同、作物布局的差异以及环境气候的变化等均会对农作物病虫害蔓延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流行性病害会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征。因此,植保技术要“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发挥效用。换句话说,植保技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并且综合性较强,对技术应用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逐步实现植保技术产业化,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社会化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可逐步建立植保连锁经营,使技术、销售、服务等融为一体,并對加盟商实施统一化管理,以此来建立规范化的市场秩序,构建出一条完善的产业链。
4 结语
从大环境来看,部分地区植保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情况并不乐观,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植保技术推广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完善相关推广体系,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现植保技术产业化,让植保技术推广工作达到新的高度,以此来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爱清.构建新型植保服务体系加快植保技术推广[J].农业与技术,2016(12):180.
[2]金丽红.构建新型植保服务体系加快植保技术推广[J].农业与技术,2015(2):250.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