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的镇江女子职业教育

2017-05-31潘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民国时期职业教育

潘俊

摘要:民国时期,我国传统的教育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女子教育的兴起。镇江作为最早的通商开放口岸之一,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影响较大,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女子教育思想亦较为先进,加之产业发展需求,以镇江女子职业学校为代表,女子职业教育在规模以及办学质量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为镇江、为江苏培养了大批职业女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妇女解放和社会开化。对今天的职业教育来说,其解决女性生计的办学出发点、专业课程建设、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人格养成、产学研结合的成果都有所启示。

关键词:民国时期;女子;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32-04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以社会教化形式实施的所谓正统“女教”,向女性灌输的仅仅是“三从四德” “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封建礼教观念,女性被無情地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完全被排斥于社会生活之外。虽然古代社会也出现了一些有才识、千古留名的女子,但毕竟只是少数名门闺秀在家中的“延师受教”。这种状况到鸦片战争后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教会女校的出现,近代工业的发展,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区别于以往的教育思想,还将西方的办学模式带入中国,促进了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女子教育包括女子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就民国时期镇江女子职业教育的发端、演变、特色及其现实意义作探讨。

一、镇江女子职业教育的发端

(一)镇江女校的办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长江下游地区教会女学发展较快,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教会女校,镇江女塾是其中办学较早的一所女校。

1884年,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在镇江银山门设立的镇江女塾,它是长江下游地区办学历史最悠久的教会女校之一。镇江女塾刚开始时受到当时社会观念的影响招生比较困难,后来通过实行免费教育,并且把招生范围扩展到江西、安徽等地,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后取校训“崇俭朴实”的首尾二字,并因与幼稚园、小学分离,学校更名“崇实女子中学校”。崇实女中不仅在镇江教育史上,而且在整个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很多毕业生成为中国近现代的杰出人物,这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属赛珍珠了。

(二)赛珍珠与镇江教育

赛珍珠1892年出生,出生3个月后就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其中在镇江前后长达18年之久,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她的大学学籍卡上写的籍贯是镇江,她的墓碑上镌刻的正是她手书的中国汉字“赛珍珠”。她创作的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大地》,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作家身份外,她还是一名人权和女权活动家,在太平洋两岸享有很高的声望。

赛珍珠少年时代在镇江求学,上午在家随母亲学西方课程,下午到崇实女中就读中文课程。1914年完成美国大学学业后又回到镇江,照顾母亲,并在母校崇实女子学校教书。在镇江她是一个名人,知名度高,但与周围民众并没有距离,完全融入他们当中。她说:“我把他们当作大人,尽管我自己比他们大不了多少,我对在这儿教书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教给我的远比我教给他们的多。”她认为“中国社会重男轻女,得子喜、得女哀;崇尚生育,祈求子孙满堂,致使女子原本强于男子,却因为多子多孙的观念,沦为生育的工具;亦即连续生养子女,削弱她们的才干能力,因而屈居劣势。”因此她希望在教育方面帮助他们, 她教育女子要自立、要走出家门去工作,学女红,鼓励“天足”,学习外语,在镇江引起很大影响,对女子独立、女子接受教育起着思想启蒙作用,在她的影响下,很多女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这对当时整个城市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教会女校的影响

教会女校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女子教育机构,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女子学校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女子纷纷转变传统观念,走出家门,冲出封建束缚,接受现代教育,催生了女子职业教育的诞生。另一方面,教会女校如崇实女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除了西方教义,还有很多女子职业能力的课程。可见,教会女校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女子职业教育的萌发,同时也为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四)女子职业教育产生的经济和舆论背景

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女子职业教育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及宽松的社会环境,镇江所在的苏南地区特殊的产业结构,又使当地缫丝、纺织等工业企业需要一大批掌握生产技术及一定文化知识的职业女性,可以说,近代产业的发展催生了培养专业职业女性的教育机构的出现。

梁启超、孙中山都是近代女学教育的积极倡导者,梁启超指出:“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人需有职业,妇女不学,则为无业之民”,指出了女子获得职业的重要性。孙中山提出“鼓励女子联合各界人士,普及教育,研究法证,提倡实业,以助国家进步。”而民国元年颁布的《实业学校令》则承认了女子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

可见,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的传播为女子职业教育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而镇江近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女子职业教育的兴起,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女子职业学校便应运而生了。

二、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的办学

(一)中华职教社与镇江

1917年,中华职教社在上海成立,它与镇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冷御秋,马相伯、陈光甫等镇江人都曾为中华职教社的建立、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们联合中华职教社在镇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为推动镇江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懈努力,这其中包括女子职业教育。

(二)建立及办学过程

1926年10月,冷御秋联合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江恒源等人成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董事会,冷御秋任董事长,唐儒箴、黄炎培、陆小波等为校董。1927年正式开办,学制3年,创办初有学生73人。

在各方的热心支持下,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同时期同类学校相比是比较好的,教学仪器、标本、图书较完备,不收学费、宿费,膳费只收一半,经费来源大半靠售蚕种收入,其余靠捐款。该校还编印《养蚕浅说》,传播和普及养蚕知识。在句容建立蚕种制造场,既是蚕种培育改良的试验所,又是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的实习场所。

学校1930年获准立案,改校名为私立镇江女子初级职业中学,次年获得省拨办学补助款1000元,设蚕桑科、家事师范科各两级,学生共150人,教职员16人。1933年有蚕桑科两级,家事师范科三级,在校学生219人,教职员19人。自1927年至1937年历届毕业生共1168人(抗战后至解放人数不详),其间还办过医护班、师范班、会计班等。

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的办学得到了社会舆论的赞扬,为镇江的职业教育开创了先河,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对于镇江地区的桑蚕业和医护业的发展影响较大。抗战爆发后,学校被迫停办。抗战胜利后恢复办学,并逐步增建校舍。1952年改公办“苏南蚕桑学校”,1953年更名为“镇江农业学校”,1954年改为镇江市第三中学。

(四)唐儒箴的贡献

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的成立和顺利办学离不开一位女性的贡献,她叫唐儒箴,是镇江著名老字号唐老一正斋膏药店创始人唐守义的八世孙女,据她后人介绍,她熟知书史,为人正直,性格爽朗,有胆有识。

唐儒箴出嫁前,日本人要在唐氏祖墳地磨盘山(今镇江南郊黄山一带)建领事馆。她拿主意,要哥哥把父亲的举人墓迁至磨盘山,立大石碑“举人唐沐之墓”于磨盘山中央。后来官府再来商谈时,唐家以举人墓在此,风水不可破,又鉴于几百年老字号膏药店的声誉和影响,阻止了在磨盘山上建领事馆一事。唐儒箴作为一个姑娘,竟然有胆识、有谋略处理这样一件大事,令人敬佩。

唐儒箴后嫁给扬州秀才许建候,兄长将三十余亩地作为给妹妹的陪嫁。后丈夫病故,唐儒箴回到镇江,将这块地辟为菜园(占地已达五十多亩)雇工耕作,以佐生活。在唐园之北,紧邻红旗口、山门口,是清军旗兵官佐扎营之地。那时在镇江的满清旗人跋扈专制,横行霸道,他们唆使兵卒践马横冲直撞,常在唐家菜园里践踏作物,蓄意霸占驻守,强作操练营地,并用武力威胁将唐儒箴赶走。唐儒箴不甘屈服,就据理向镇江府、丹徒县衙门提出诉讼,展开了一场以民告军、告官的艰难诉讼。官司从光绪三十二年到宣统二年,最终胜诉,官府判决将菜园归还给唐儒箴经营。在旧社会,一个弱女子敢于与旗营官佐打官司,并获胜,实属世所罕见,当时社会上的民众都佩服她的胆识和才智。

唐儒箴很注意学习当时的新思想,并深受鼓舞,决定把自己的菜园五十多亩地用于创立女子职业学校,为妇女自谋自立,从封建夫权下解放出来而贡献力量。1923年,唐儒箴主动联络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请黄炎培先生帮助,提出创办镇江女子职业学校。黄炎培先生非常高兴,指定唐儒箴为永久董事。唐儒箴自认年事已高,推请冷御秋为主任董事(即董事长)。唐儒箴实为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的真正创始人。

1934年,唐儒箴病逝时,沪宁镇一带教育界在镇江举办了悼念大会,黄炎培先生亲自参加,到会者千余人,沉痛悼念这位热心职业教育的爱国女志士。1935年,由教育界合力出资,在桑园处修造唐儒箴故居,定名“箴庐”,以资纪念,现为镇江市级文保单位。

(五)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的主要办学特色

1.按当地经济特色设置专业。江苏省是中国四大蚕区之一,镇江丘陵地貌十分适合发展养蚕业。镇江女子职业学校对应地方经济特点,设立“蚕桑科”,培养蚕桑产业紧缺人才;后来又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了会计、师范等科。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当时镇江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很高。1924年6月15日发表于《教育与职业》的《镇江设立女子职业学校设科之商榷》一文,一方面说明镇江女子职业学校在筹办时在社会的影响力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专业设置的严谨。

2.扶助贫困学生。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的办学动机之一就是帮助贫困女子改变命运,针对当时很多学生生活困难,甚至无法完成学业,学校采取半工半读、免费培训等措施,组织学生半工半读,不但学到一技之长,而且通过“半工”获得收入资助家用;学校还开设短期缫丝班免费培训女工,实实在在地为贫困女子服务,受到社会好评。

3.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镇江女子职业学校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工学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蚕桑科开辟了百余亩的桑园和农场,供学生实习,教师还带领学生培育了优良蚕种向蚕农低价销售,学生还向蚕农推广先进技术,受到广大蚕农的欢迎,“产、学、研”结合已有一定成果。学校还建有附属小学、幼稚园,供师范科学生实习。

在课程实施上,学校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除课堂教学外,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实训内容包括蚕桑生产的所有环节。蚕桑科教学过程完全按蚕桑生产的节奏安排,闲时进课堂,忙时进桑园、蚕房或缫丝车间,学生有时天不亮就起床,有时深夜还在蚕房。在教学方法上,学校注重自学辅导,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讲究学以致用。

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的教师,穿统一教师服,和学生一起生活,并参加所有实训。教师大多是技能能手,是“动手又动脑,讲课加技艺”的“双师型教师”。

4.注重学生品行教育。镇江女子职业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品行教育。要求学生生活朴素,有礼貌,守纪律,制定了品行规范,定期检查。学生统一校服(包括实习期间的特定工作服装),一律短发,穿自己做的布鞋,不准浪费。学校注重人格教育,强调实干,反对空谈,如要求蚕桑科学生亲身体验熬夜养蚕、下田栽桑,以此教育学生忠于职守、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职业操守。

三、镇江女子职业教育的历史影响

民国时期,镇江是江苏省省会,镇江女子职业学校是这座省会城市唯一的女子职业学校,在全国影响非常大,它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在全国都属于一流水平。1930年5月1日发表在《教育与职业》上的《镇江女子职业学校》一文,对学校的办学成果给予褒奖;2007年7月,同样在《教育与职业》上,著名职教专家蒋乃平发表《镇江女子职业学校给我们的启迪》一文,对历史上的镇江女子职业学校同样给予高度好评:“镇江女子职业学校距今已有80年历史,其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具体实践措施方面,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如今,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除镇江女子职业学校外,在镇江下辖的丹阳,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于1911年创办的丹阳正则女子学校(1925年改为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在民国时期也是蜚声海内外的一所名校,是吕凤子先生“提高女子的社会地位,把学校作为实施美育主张的实验园地”。学校开设的绘画、蚕桑、刺绣等课程,非常注重学以致用,学生学习之余可以出售自己培育的蚕种、创作的字画和绣品,帮助学生解决生计问题;而吕凤子先生在教学之余发明的用乱针手法创作的“正则绣”,已成为我国刺绣工艺的一朵奇葩。

梳理民国时期镇江女子职业教育艰难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女子职业教育在当时为镇江、为江苏省的产业发展培养大批职业女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妇女解放和社会开化。对今天的职业教育来说,其解决女性生计的办学出发点、专业课程建设、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人格养成、产学研结合的成果都有所启示。

责任编辑:谢传兵

猜你喜欢

民国时期职业教育
民国时期二胡音乐研究
从民国社会环境看文官考试制度的产生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