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部首“雨”的释源及其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初探

2017-05-31张婷婷

现代交际 2017年7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部首对外汉语

张婷婷

摘要:本文对部首“雨”进行了简单的释源,通过释源来说明部首“雨”的意义,然后对一些带有部首“雨”的常用字进行了字源字义的分析,体现汉字系统表意的特点,部首也有表意功能。最后对如何用字源、部首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对给汉字教学和学习带来益处。

关键词:部首“雨” 释源 对外汉语 汉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06-02

一、部首“雨”的释源

象形字。古文字中雨的横画像天,竖画像雨滴。“雨”字甲骨文上边一横像天空,下边的小点像水滴。从天空中滴下来的水滴就是雨。小篆的“雨”字中,上面一横像天,冂像云,里面的部分像水从天空中的云中滴下来。“雨”的本义是:从云层中落向地面的水滴,是一种自然现象。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说文解字》:“雨,水从云下也。”唐代王维《渭城曲》:“渭城朝雨沮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将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滴扩展引申为朋友,也可以比喻离散。唐代独孤及《海上寄萧立》:“契阔阻凤期,茬蒋成雨别。”又可用来比喻恩泽,像雨一样润泽大地万物。《后汉书·张纯传》:“恩德云行,惠泽雨施。”以上“雨”读三声。

文言文中作动词,雨,读四声,独体字,意为下(雨、雪)。《诗·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又用来比喻像雨一样地降落。宋代苏轼《喜雨亭记》:“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雨”是部首,常作形符,用雨作形符的字多与下雨或天空有关。如:雪、零、霄等。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一些常用“雨”部字的分析

(一)雷

会意字,甲骨文像闪电之形,中间的四个点先变为两个口,又变为两个田,表示闪电后发出的声响。金文闪电形变异,两个阴变为四个田。西周晚期,金文“雷”字加形符“雨”,表示天下雨时发生的现象。小篆省略闪电形,又将四个田字简化为三个。隶书、楷书笔画简化,把三个田字形简省为一个。1,本义是指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大声音。《说文解字》:“靁,阴阳薄动,雷雨生物者也。”《诗·小雅·采芭》:“戎车啤啤,啤惮焊熔,如霆如雷。”2,引申为打雷。汉代贾谊《旱云赋》:“云惟布而雷动兮,相击冲而破碎。”3,用打雷来比喻迅速。唐柳宗元《晋问》:“河渔之火,上迎涛波,罗蜜津涯,千里雷驰,重马轻车。”4,指军事上的爆炸性武器。如:地雷,鱼雷。

(二)雪

形声字。古文字“雪”从雨,彗声,楷书省作“雪”。1,“雪”本义是指从云层落下来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由水蒸气凝结而成。《广韵·薛韵》:“雪,凝雨也。”《诗·小雅·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雪”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现,表示“下雪”,是雪的引申意义。“甲辰卜,雪。”3,雪又可以引申比喻白色的东西。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4,雪白色洁净,也可用作动词,意为洗刷;除去(耻辱、仇恨、冤枉)。《吕氏春秋,不苟论》:“故(秦穆公)雪毅之耻,而西至河雍也。”

(三)零

形声字。从雨,令声。从雨表示雨的类别。1,本义是徐徐而下的小雨。《说文解字》:“零,徐雨也。”《诗。幽风·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檬。”2,由本义引申为(雨、霜、露等)降,落。3,由前义引申为落(涕、泪),如:感激涕零。4,又引申为凋落、凋零。《楚辞·远游》:“悼芳草之先零。”5,由凋零又引申为零碎,数目小的。《推节气歌》:“中气与节气,但有半月隔。若要知仔细,两时零五刻。”

(四)雾(霚)

形声字。小篆从雨,孜声。《说文解字》:“霚,地气发,天不应。”1,本义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水珠。2,可引申为像雾的东西,如喷雾器。现代文字简化为“雾”。

(五)漏

漏是今字,古字为屚,会意字。从雨在尸下。尸是屋的省写,意思是屋顶上有孔,使雨水落在屋内。《说文》:“屚,屋穿水入。”段玉裁注:“今字作漏,漏行而屚废矣。”

三、试说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雨”部字的教学

汉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的发音和文字是两套系统。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汉字的教学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难点,字数多,形体复杂,许多母语非汉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过不了汉字这个坎儿,有畏难情绪因而自暴自弃,放弃了学习汉语;也有一些学生采取了规避的方式,只会说不会认也不会写。

(一)如何利用部首、字源进行汉字教学

汉字分为笔画、部件和整字三个层次,通过部首来教汉字应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以部首“雨”为例,在初学汉字时,学生一定已经学习了基础的独体字“雨”,而在教授独体字“雨”时,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字源教学法,从图画性的古文字来形象化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因而在教授带有部首“雨”的合体字时,可以以旧字带新字,如学习“雪”时,可以从部首“雨”引入,雨是从天空中落下来的水滴,过渡到雪是从天空中落下的凝固的水,并结合古文字形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漏”时,从部首“雨”引入,指出“尸”表示房子,从房顶上落下水,说明房顶上有洞,“三点水”表示水,这个字的意思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当学习了一定量的同部首字时,老师可以总结一下,把部首相同的一些字归到一起,统一复习。如部首“雨”,雪、雾、霜、漏、零、雷等。通过类比的方法,学生们能发现这些汉字的共同点,记得更牢固,理解得更好。

也可以把有相同部首的一类字归并到一起,统一教学,通过教一个字,带一组字、一批字,如教“木”字,可以带出枝、梁、材、杨、柳等。这样,学习一个就可以学习一大串,达到增加汉字储备量的目的,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也节约时间。而且教师可以在教授相关新词的时候,利用已经学过的字来解释猜测新词的意义,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动脑思考,联系学过的字,而不是教师简单、枯燥的讲解。如:雪白。当教授这个词的时候,教师可以请学生思考雪有什么特点,什么颜色,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想出“雪白”的意思。再如:雷打不动。学生可能已经学过“雷、打、不”,“动”是生字,老师可以解释一下“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思考这个词的意思,可能会说出类似“天空正在打雷,人不动”意思的理解,那么教师可以点评,这样的解释没有错,接下来要提供语境展示这个词要怎么用,语境1:学生每天要上课,雷打不动。是指学生要上课的规定不可更改,这是雷打不动意义之一。语境2:他每天雷打不动地坚持锻炼身体。是指态度坚定,不可动摇,这是雷打不动的另一个意义。

(二)部首教学的局限

这种教学法的基本条件是要求学生先要牢固习得汉字的大部分乃至所有偏旁部首,零基础的学生可能不能大量地运用这样的方法,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学习偏旁时可能比较枯燥,而且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能不高。

这样的方法可以在零基础的阶段适当运用,方便教学,例如一些基础的部首:单人旁、三点水、四点底等,并且都以典型的常用漢字进行教学,同时辅以字源来让学习变得有趣。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2]说辞解字辞书研究中心.实用新华字典(全新版)[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部首对外汉语
系在绳上的“冬”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论汉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中的作用
试论怎样利用汉字中的文化因素进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同部首的字
哪些能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