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2017-05-31吕玉曼徐国庆

职教论坛 2016年34期

吕玉曼+徐国庆

摘 要: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不是孤立的,它受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的制约并为其服务。职教政策的颁布是否紧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策?二者的契合度是否紧密?基于宏观社会经济政策的视角,可将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政策分为:调整单一的教育结构(1978-1990);强调规模和效益(1991-1998);促进就业和再就业(1999-2002);服务经济发展(2003-2009);注重人的生涯发展(2010-2016)等五个阶段。通过对政策演变轨迹的分析,可以发现:职教政策的制定紧扣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日渐合理,强调多功能的统一;关注就业,促进社会和谐;但政策的制定缺乏职教自身的逻辑。

关键词:职业教育政策;社会经济政策;演变轨迹

作者简介:吕玉曼(1993-),女,河南商丘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现代学徒制;徐国庆(1971-),男,江西高安人,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职业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201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编号:15JZD046),主持人:徐国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4-0044-0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深刻变革时期,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教育因子,它的发展必然要服务于经济建设。那么,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否真正契合了社会经济的变革?二者之间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本文将基于宏观社会经济政策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趋势进行梳理,希望通过分析近30多年来职业教育政策对社会经济政策做出的回应,来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也为研究转型期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一个可行的切入角度。

本文对职业教育政策演变的研究跨度为1978-2016年,由于时间跨度较大,相关的职业教育政策也较多,因此,本文主要根据对职业教育界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文件的出台或是重大事件的出现为依据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调整单一的教育结构阶段(1978-1990);强调规模和效益阶段(1991-1998);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阶段(1999-2002);服务经济发展阶段(2003-2009);注重人的生涯发展阶段(2010-2016)。

一、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轨迹

(一)阶段一:调整单一的教育结构(1978-1990)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的建设急需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职业教育的毁灭性打击,导致普职比严重失调,因此该时期的职教改革重点聚焦调整不合理的教育结构。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如表1所示。

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迈向新的伟大振兴的起点。该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是集中力量恢复遭遇十年“文革”动乱已满目疮痍的经济建设,扭转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同时开始全面探索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地实行商品经济,不断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逐步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左”的思想的长期影响和束缚,廣大知识分子被视为“臭老九”,地位低下,我国教育事业受到了重大创伤。为了扭转这种错误的观念,邓小平同志于1977年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强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开始重新重视知识,被废止10多年的高考制度也重新恢复。高等学校恢复招生使得大量知识分子争相涌向高考,期望能够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尽管教育部门尽力挖掘潜力,扩大招生,中专、技校多数也改由高考招生,然而最初几届高考的录取率还不到5%,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尴尬局面[1],升学和就业的问题日益突出。那些被高考筛选下来的人既无缘升学又缺乏一技之长,急需职业教育能够为他们提供一定的教育培训,以顺利实现就业。

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关键在于人才,而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文革”动乱后的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合格劳动者。然而,该时期的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方面比比皆是:基础教育薄弱,全国文盲比例高达30%以上;学校数量较少,难以满足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经济建设大量急需的职业和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普职比严重失衡,1978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仅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7.6%[2],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刻不容缓。

为应对新的经济形势,教育改革迫在眉睫。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该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决定》重点聚焦在调整单一的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主张不断扩大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招生数,有计划地将一部分办学效益差的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或是在普通高中增设职业班,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等,以期逐渐扭转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3]。发展教育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在经济落后,国民收入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中央和政府仍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实行“两个增长”政策,即在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4]。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单靠政府力量举办教育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政府逐步改变以往对教育统包统揽的做法,鼓励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样化,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合格劳动者。

在国家支持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推动下,到1990年底,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已发展到1.6万多所,在校生超过600万人,同时全国建有就业训练中心2100余所,每年培训待业人员90多万人;高中阶段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数之比已接近1∶1,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变[5]。

(二)阶段二:强调规模和效益(1991-199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希望,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类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成长,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更加旺盛,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该时期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开启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纪元(如表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建设也开始步入关键时期,我们能不能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1990年下半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新的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多人才的支持,也要求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劳动者。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1993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此中国开始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新的经济形势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曙光,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技术可以引进,少数高科技人才也可以引进,但作为经济建设基础的千千万万的一线劳动者是无法引进的,必须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来培养[6]。因此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更加关注规模的扩大,特别是扩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同时开始逐步关注职业培训,实行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相比于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时间较短,办学形式灵活,适应性强,能够在短期内高效地培养合格劳动力,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输送大量人才。

1997年亚洲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挑战。中国政府在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积极采取努力扩大内需(教育、医疗和地产),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无缘通过高考这一“独木桥”的青少年以及失业无业者对于教育的迫切希望,激励人们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扩大内需,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長。在这一政策导向下,该时期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和在校生人数均得到了较大发展。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3234所,在校生人数为406万人,当年招生数为134.9万人[7]。高等职业教育方面,1985年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只有3.01万人,在校生6.31万人,而截止到1998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有101所,招生6.28万人,在校生14.86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1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52%和58%[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逐步改变了以往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我国开始逐步改革劳动制度,建立劳动力市场。以往国家“包分配”的制度,不利于企业自主招工和个人自主择业,人们接受技能培训和教育的积极性受到抑制。而在劳动力市场下,企业和个人可以双向选择,企业基于成本-收益理论更倾向于选择高素质劳动者,期望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这也激励个人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加强技能训练,进而增加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更加迫切。与此同时,顺应社会需要,职业教育采取多元主体办学,有效扩大了职业学校的数量和办学规模,同时也开始关注质量和效益,以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为重点,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阶段三:促进就业和再就业(1999-2002)

世纪之交,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引发了国企职工“下岗潮”,失业尤其是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职业教育对此做出积极回应,重点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如表3)。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第二第三产业所需的人才供求矛盾激化,结构性失业严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刻不容缓。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先后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对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做出了重大部署,“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9]。国企改革由此进入“抓大放小”的战略阶段。

1998年起,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时期,企业经营逐渐面向市场,在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下,一些经营效益差的国有企业大量被兼并或破产,同时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国家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政策,这使得大批国有企业员工下岗,形成“失业潮”。国企员工下岗潮的出现,使得失业人员骤然增多,这些人员大多是经市场选择积淀下来的,市场竞争力薄弱,就业和再就业能力差,所以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对这些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指导,使他们尽可能实现再就业,否则大批失业人员生活没有着落,将会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潜在的威胁。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发展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劳动就业也由政府主导逐渐转为市场主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就业。

针对世纪之交出现的失业问题,职业教育重点聚焦解决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这一时期,由于高校扩招,高等职业教育顺应潮流开始出现大发展,这有助于打通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为优秀中职毕业生继续升学深造创造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职业教育要为初、高中毕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这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10]。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类型、更多层次的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就业和再就业的需要。

(四)阶段四:服务经济发展(2003-2009)

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经济开始实行新的发展模式,产业不断升级换代。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顺应时势出台了一系列对应政策,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走向成熟(如表4)。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市场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该时期我国经济正经历深刻变革,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的相对滞后,导致我国各行各业中技能型人才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2003年开始,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所谓的“民工荒”,实质是“技工荒”。一方面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无技术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却因招不到技能熟练的工人而面临缩小生产规模乃至破产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扩大,而进城务工人员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职业训练和教育,往往很难满足和适应这种要求,以致于出现“民工荒”和“就业难”的两难境地。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企业里大多数的工作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重复性任务,对员工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没有接受过或是简单接受过短期职业教育的工人基本都可以胜任。而进入21世纪之后,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转变,这对职工的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往“机器式”的简单重复劳动已无法满足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发展理念的需要。先进的设备、经验可以从国外引进,但操作这些新设备的技能型人才则需要本土的职业教育来培养。因此,这一时期职业教育政策侧重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旨在增加技能型人才的供给量,解决“技工荒”的难题。

当前我国继续实施科学发展观,强调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处于明显的滞后状态。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比较薄弱,劳动者素质低下,即使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或生产技术,也因缺乏大量合格的高素质劳动力而难以促进生产进步。因此,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该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高度重視西部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期望通过提供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来带动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不断缩小城乡和东西部差距,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能型人才的短缺给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服务于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格劳动者。按照马克思关于“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的观点,职业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把一个非熟练劳动力提高成为一个熟练的劳动力;把一个简单劳动力,一般性质的劳动力,加工训练成为一个复杂的和专门的劳动力,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11]。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要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共同建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及软件产业实用型人才,特别是各级各类高技能人才”[12],使职业教育切实发挥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阶段五:注重人的生涯发展(2010-2016)

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在深刻影响经济结构的变革,职业教育更加强调内涵,注重人的生涯发展,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表5列举了在工业4.0以及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经济建设全面推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政府大力提倡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强调创新驱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要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不断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迫切要求职业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的一流技能人才队伍。该时期,职业教育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13],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搭建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逐步从衣食住行的窘境中解脱了出来,而且随着科技的应用和普及,现代人的自由支配时间不断增加。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会积极寻求更高一层的精神需要,期望通过个人努力达到自我完善。传统的一次性终结教育已经无法适应人们对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因此职业教育要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劳动者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多次选择、多种方式灵活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学习者为职业发展而学习,使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教育。”[14]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使职业教育真正服务于人的生涯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工作世界中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开始从单纯地关注岗位本身转向关注“人”本身,从只关注工人的技能水平转变为关注技能和生涯发展相结合。许多企业不再把工人当成重复工作的“机器”,开始倾听员工自我实现和生涯发展的诉求,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以及短期的岗位培训。因此,在新的环境下,职业教育大有作为,“企事业单位举办职工教育,建立制度化的岗位培训体系。社会培训机构是职业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自主开展职业培训和承接政府组织的职业培训。”[15]更加重视校企合作,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手抓,切实为人的生涯发展服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个人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固守一个职业,人们职业变动的几率大大提高,而且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工作岗位的变换速度也逐渐加快,旧职业不断消亡,新职业不断涌现,很可能学生在校时学习的专业毕業后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本阶段的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学习某一特定行业的具体操作技能,而应该强调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注重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做准备。职业教育要深入落实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灵活适应变化了的客观世界的能力,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同时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聚焦提升人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轨迹的探讨

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出一些变化规律,职业教育的发展紧扣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逐步强调多功能的辩证统一以及以就业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职教政策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规律。

(一)紧扣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子系统,是整个教育事业中与国民经济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因子。党和国家颁布的一些经济政策就好比一张“晴雨表”,经济的调整与转型,直接牵动着职业教育的“神经”,影响着职业教育运行的节拍,进而推动着职业教育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整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颁布都与当时一些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上讨论比较广泛的教育问题息息相关。

20世纪80年代,我国刚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解脱出来,经济发展百废待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16],而当时的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发展薄弱,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当时的改革主要集中于调整单一的教育机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人才需求量大,因此职业教育重点在于扩大规模,注重效率。世纪之交,由于国企改革引发的职工下岗潮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结构性失业,职业教育更加关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职业培训也开始逐步发展起来。21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以及产业的优化升级,导致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出现“技工荒”,职业教育更加倾向于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给予了高度关注,职业教育也更加关注人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做准备。

(二)职业教育政策更加合理,强调多功能的统一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也走向更加合理化的道路,开始从多政策角度出发考虑政策的制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一切统一包办,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表现出单一的政治功能,行政色彩浓厚。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职业教育也开始由以往单纯的政治功能转向经济功能,注重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劳动者。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职业教育在关注经济功能的同时,开始强调社会功能,注重面向市场,为社会服务,致力于解决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社会问题,比如在世纪之交出现国企职工下岗潮,职业教育开始积极转向就业功能,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国际上对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职业教育也开始审时度势,从关注外部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转向关注内部,强调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统一,注重学生的生涯发展,积极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成才的途径,将我国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开发人口红利,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三)关注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职业教育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正规的学校职业教育以及中短期的职业培训向学生传授一定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知识,提高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大量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发挥人的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来说,职业教育增加了他们学习技能和提高文化水平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增加了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的优势。根据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可知,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产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收入,进而影响个人收入的社会分配,减少社会分配的不平衡,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通过接受正规或非正规的职业教育获得稳定的工作岗位,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安全需要,即工作职位的保障提升了人们寻求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安全感。人是社会性动物,通过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交流,不断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稳定的社会地位,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自我尊重,极大地满足了个体关于尊重的需求。同时,个体通过就业可以不断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数,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另外,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在帮助人们顺利实现就业或创业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在遇到问题或遭遇不公平对待时,人们更倾向于理性解决,寻求和平的解决方式,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四)政策的制定缺乏职教自身的逻辑

从整体上来看,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前进,与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契合度较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一般来讲,经济政策出现变动或是社会发展出现问题时,比如“就业难”,职业教育便为了顺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变革,但这只是被动的适应,缺乏对职教本身规律的深刻认识,不利于职业教育政策形成自己的框架结构。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逻辑,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从上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职业教育政策出台的数量具有很大的起伏性和非连续性,如果结合中国的五年发展计划的制定周期和发展模式来看,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步骤比较一致。虽然这种发展模式在短时期内与经济社会的契合度比较高,但长此以往,职业教育政策很难形成在某一方面,比如办学模式,教育体系等的连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政策自身的发展规律。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与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这三十多年来,政策文本的繁荣也彰显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从整体上来讲,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比较契合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关注民生,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同时政策的制定也开始注重多政策角度,强调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人的功能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我们在庆祝取得的成绩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职教自身发展逻辑和规律的事实。当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们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16]顾明远,刘复兴.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27.

[2]林丹.教育政策失真的假象与真相[J].教学与管理,2004(6).

[3][4]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Z].1991.

[6][11]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93.

[8]胡永.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得与失[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5).

[9]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1997.

[10]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2]16号.

[12]国务院.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Z].国发[2004]5号.

[1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14][15]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教发[2014]6号.

责任编辑 肖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