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遗失的身份证

2017-05-30唐新华

派出所工作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海业务员身份证

唐新华

银行、移动公司、手机店、分期公司、当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行业,却无一例外地落入了一张冒名顶替身份证的陷阱;一句“这是以前的照片”的话,成为冒名顶替者小海屡试不爽的“绝招”。在出狱后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小海利用同样的方式频频得手,诈骗手机4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3辆,涉案金额达3万余元。

2016年9月1日,云南省易门县浦贝乡的明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分期公司业务员的电话,说他以2790元购买了一部手机并办理了分期付款,付款时间已到,要求明先生付款。明先生一听莫名其妙,他近期根本就没有分期购买过手机。

刚开始,明先生想到可能遇到诈骗电话了,就没有理会。但是,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这个自称是分期公司的业务员每天不停地打电话骚扰明先生,不管明先生怎样解释,但是这家分期公司的来电还是会时常响起,让明先生不胜其烦。随着通话次数的增多,明先生发现这个是易门本地的电话号码,电话那头的人对自己的身份和家庭情况说得头头是道,这让明先生开始怀疑自己在什么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9月16日,这个业务员发了一张照片给明先生。明先生一看,照片上根本不是自己,这让明先生心中的疑问更加的强烈了。于是,明先生约了业务员见了一面。然而,在约定的见面地点时,业务员发现他竟然不认识眼前的明先生。

见面后,明先生终于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原来,2016年8月1日,照片上的人使用他的身份证信息,在这家分期公司办理了一部价值2790元的手机,分十二期付清,但是,冒用他身份办理分期業务的人从第一期开始,就没有履行还款的义务。为了让明先生还款,这名业务员只能一直打电话催促明先生履行还款义务,但是,令业务员没有想到的是,真正办理分期业务的另有其人,而不是面前的明先生。从种种迹象判断,明先生认为自己的身份证被冒用了,而冒用自己身份证的人可能是自己一个不太熟悉的朋友小海。

自己的身份证怎么会被小海冒用了呢?这让明先生想起了一件事。2016年3月,明先生去找朋友小禄玩。回家后,明先生发现自己装着身份证的钱包不见了。明先生多次联系朋友小禄,但是,小禄总说没有见到。明先生怎么也想不到,正是他丢失的这张身份证,让他陷入了无尽的烦恼。

过了两个多月,小禄在搬家时,在床底下找到了明先生的钱包,当时小禄正好缺钱用,就将明先生钱包内的60元钱用了。由于自己不打招呼就花了朋友明先生的钱,小禄感到不好意思,就没有将钱包还给明先生。2016年7月的一天,小海在打牌输了钱后,来到小禄住处诉苦,并询问小禄有没有身份证,他想去办手机的分期付款,然后把手机卖了换点钱用。就这样,明先生的身份证辗转到了小海的手中。

2016年8月1日,小海开始了他的行动,先是拿着明先生的居民身份证进入一家银行的柜员机办理银行卡,当银行的工作人员质疑身份证上的照片与小海不像时,经验老到的小海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这是他以前的照片。这让小海得以蒙混過关,办了一张在明先生名下的银行卡。随后,小海又在一家移动公司,用同样的方式骗取业务员的信任,办了一张在明先生名下的电话卡。然后,小海来到位于朝阳路的一家超市,在手机店内看中一款手机后,向店员表示要分期付款。店员一听,联系了分期公司业务员小宏。

拿到小海提供的明先生的身份证,小宏感觉到身份证上的照片与小海不太一样,就多问了一句,但是小海却坚称自己就是明先生。在客户和公司业绩的双重压力下,小宏将小海提供的材料上报了公司的后台审核,希望公司的后台能把好关。但是,小海的资料审核却异常的顺利,这也让小宏推倒了自己先前的怀疑,为小海办理了手机分期付款。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海的这次审核得到顺利通过呢?这家分期公司的一名负责人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原来,明先生在一年前曾经在这家分期公司办理过手机分期业务,由于明先生一直按时按额还款,信用良好,后台审核先入为主,将明先生列入了公司的优质客户,没有想到被小海钻了空子。到了还款期,业务员拨打冒充明先生的小海的电话催促还款时,发现小海的电话不通了,随后,在公司系统内找到了明先生的电话,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拿到手机后,小海故伎重演,用已经使用过多次的另外一个身份证信息,在杨柳街的一家典当行将手机以1800元的价格抵押了。老板一看是“老客户”,手机还有发票,就为小海进行了典当。

正当小海肆无忌惮地寻找下一个目标时,警方已经盯上他了。2016年10月16日,小海落网,其所“导演”的一系列诈骗案件才开始浮出水面。(文中人物系化名)

猜你喜欢

小海业务员身份证
都有身份证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那些有意思的生活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酒桌上就不该谈生意的事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再见,业务员!
辣椒也有身份证
趣说古人的“身份证”
农资业务员的市场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