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05-30吴云勇袁舒婷
吴云勇 袁舒婷
摘 要:沈阳地铁已成为推动沈阳市经济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沈阳交通压力,推动沈阳GDP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地铁经济也有不足之处,如地铁商铺经营面临困境、地铁外部经济引起的物价上涨或社会矛盾加剧、地铁运营收入较低等问题。因此应努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地铁资源,弥补运营收入不足的情况,注重加强商业的经营模式改革,打造一站式购物环境。同时,还应注重地铁的文化建设,地铁自身的设计、地铁进出口的设计、地体广告开发等都离不开地铁文化,因而将地铁文化规划到城市文化中,有利于促进沈阳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铁 城市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a)-131-02
1 地铁经济的重要性
地铁经济又称“轨道经济”,地铁沿线正在成为城市的黄金经济线。地铁代表着人流、高昂的租金、物业的升值以及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衡量城市发达程度的主要指标,修建地铁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品味。基于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我们能够看出地铁在推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地铁能够将一个区域内的人流、物流、商流以及信息流迅速地汇集到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讲,地铁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它能将来自不同区域的人流和收集到不同的信息聚集到一起,并对其内容以及人员进行整理,之后对这些人员和信息通过地铁商业圈这个载体集中性的加以释放,使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能够得到有效利用,从而提升其自身价值。
2 沈阳地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地铁商铺经营面临的困境
地铁商铺多出现空置现象,没有有效的把人流变成客流,导致地铁商铺客流量少,从而出现盈利少甚至亏损的情况。
(1)高人流量与低客流量的矛盾。地铁主要仍然是交通出行的选择,虽然有大量的人流,但选择购物的人少,因此容易导致地铁商铺的客流量少;并且地铁站有多个出口,不一定从店铺所在的通道经过,也是商铺的客流量少的原因之一。
(2)地铁运行的形式属于两头连线,对采取搭乘地铁出行的上班族来说,他们最注重的就是起点站和终点站,那么对于这些潜在客户,起点站和终点站之间区域的商业资源就不能进行利用。
(3)高租金与小空间之间所产生的冲突。不管是从租金还是售价上看,地铁商铺都存在较高的价值,然而店面的空间一般都极小。
(4)地铁地下商业是地铁建设和经营的一部分,它的运营不仅要遵守地铁运营法规,同时也要符合地下空间建设技术等方面的规定。
(5)地铁商业兴旺还需要时间。对于地铁尚在萌芽和初步发展的中国城市,面临地铁商业消费习惯尚未成熟的困境。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还需要通过不断完善规划方案,以及行业状态的不断调整,逐步引导地铁商业的消费习惯。
(6)地铁商业定位不清晰。地铁商业功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把地铁吸引的巨大客流量转化成有效的消费,而且大部分商品和商业形态不能彻底满足地铁商业的相关需求,这是因为客群存在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与快速性。比如地铁引进了一个高档购物中心项目,但是在实际上也仅仅只能产生较大的客流量,不会真正产生的购买效应。因此,包括商业定位、规划、组合等在内的地铁商业专业性较强。
2.2 地铁对房地产的推动作用不足
房地产商可能会利用地铁,进一步抬高房价,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房地产业,不利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且预期地铁的建设会带动房价新一轮的上涨,这将会导致房产的属性发生变化,使房地产由消费品向投资品或投机品转变,而将房地产作为投资或投机的一种手段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使社会财富两极分化问题更为严重。這一机理可简要描述为在房价过快增长的情况下,对于那些能够增值的房地产,低收入阶层不只是没有购买能力,还会由于房价上涨速度太快而导致贫困程度加深;除此之外,拥有足够购买能力的群体,就会在房地产上进行相应的投资或投机,借此来利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来得到相应的溢价。类似上面所提到的两种巨大反差,毫无疑问会让社会不同阶层之间在财富分配和占有上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差距,从而在社会资产拥有上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让社会矛盾产生更为激烈的摩擦冲突,削弱内需,甚至会导致经济增长受到阻碍。
2.3 地铁自身收入不足,难以维持运营成本
(1)收入总额受限。地铁的运营收入基本分成两类:票务收入和非票务收入。地铁公司在定价过程中,要举行听证会,过高的票价虽然有利于增加企业的收入,但地铁作为交通工具,要最大程度惠及百姓,不能让价格成为百姓选择出行工具的约束条件。非广告收入构成票务收入的主要部分,然而广告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而且受市场影响因素较大,不能成为地铁建设单位稳定的收入来源。
(2)运营成本高。地铁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车辆设备的维修费(包括大修理费)、人力成本、动力成本(电费)、管理费用,还包括折旧和利息支出。地铁维修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金额相对稳定的维修费,如基础设施的定期维护;另一部分是大修理费,随着地铁运营时间的增加、车辆设备等老化程度加重,相应的维修费用会逐渐增加。地铁建设的成本包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其中建设成本包括土地建设施工投资、相关设备及设备安装投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设计、勘察、咨询、监理等费用将以待摊投资的形式计入地铁的建设成本,在工程竣工结算后,最终形成巨额的固定资产价值。而这些固定资产在地铁正式运营之后以折旧的方式计入运营期的成本中,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地铁公司的折旧额巨大,对运营期利润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利息支出在地铁的建设过程中占主要一部分,地铁建设资金小部分来自政府投入和企业自筹,大部分来自银行的贷款,较大数额的利息支出也是由这些贷款所导致,除了一部分利息以资本化形式计入建设成本,其余部分将影响运营期间的损益。
3 推动沈阳地铁经济发展的建议
3.1 发展网络地铁购物模式
传统地铁商铺充分结合电子商务,形成网络地铁购物模式并应用于实际,主要存在以下发展优势:(1)让顾客能够享受到网上选订、货到付款的服务。从而能够让购物的时间差以及快递时间最大程度缩减。(2)将对商品进行展示的网上平台提供给地铁商铺及其沿线商铺,借此来进一步将影响范围扩大。(3)对于网购中所存在的网络安全及售后服务难等弊端提出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发展的进步,只有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网络地铁购物模式,才可以起到足够的促进作用。所以发展的重心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扶持商铺、服务顾客、升华社会地铁生活,让顾客的相关需求得到最大程度满足,形成一个先进、简单、高效的地铁网络平台。在这一基础上,构造起地铁商铺与上班族之间的多维交易平台,将地铁及其沿线的商铺都纳入其中,通过这种措施来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地铁商业圈。针对大量先进电子商务网站所运用的商业模式进行合理学习,结合交流、信息、服务以及销售等多个方面内容开展。
形成地铁商业圈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络,使商铺的相关商品能够拥有合适的网络平台进行推广。通常所采取的都是线下交易的方式,也支持支付宝、微信的在线支付方式。实行网络地铁购物模式可以科学的分配时间和空间,针对相关商品,上班族就能在休息的时候进行选择,上班和回家的路上取走就可以。与此同时,乘客还能够享受到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高水平服务。
3.2 维护城市經济水平稳定
缓解沈阳居民住房压力的方式主要是要发挥主导产业集团的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化,切实增加居民的收入是关键,提高沈阳市居民生活品质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尽管经济发展不一定能直观高效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想要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就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收入是民生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的保证。 而提高沈阳市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最有效的途径是增加收入,因此改善民生问题的本质是解决人们的收入问题。要想提高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缩小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协调好居民收入水平与物价水平,就要采取有限的政策手段,做好物价的合理调控工作,避免出现收入增长速度低于物价增长速度的现象。
3.3 加大地铁资源开发力度
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的收入就是来自票务方面的收入,然而由于很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仅凭票务收入难以承担所有的运营成本,这个阶段就应该大力开发地铁资源中所存在的商业资源以及广告资源等,不断挖掘其商业价值,提高地铁运营收益。一是可以致力开发广告资源,在地铁广告营销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始终把客户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依据,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客户,满足其购买欲求,实现互惠互利的局面,促进地铁广告收入的提高等。将地铁与商业中心相连接,建立一站式购物中心,并对地铁商铺经营问题,提出解决和规划方案,增加地铁商铺的入户率,大力促进地铁商铺的发展。
3.4 营造一站式购物环境
进入地铁时代,城市区域不断扩大,人们也步入快节奏的生活行列,地铁建立的一站式购物模式,满足了人们对时间以及购物质量的需求。那么,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购物的地理位置,要使地铁站与其他商业圈直接相连通,引人注意,同时也使人们购物更加便捷。其次,采取与市场大众相适应的商业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其精神需要,要在符合大众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有个性的、时尚的建设,让人们在购物的时候既能满足其物质方面的需要,也能感受到文化方面的魅力。我们还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譬如香港的多维立体化开发模式,在实现站点与站点、站点与商业完美对接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剩余空间,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最后,根据乘坐地铁的不同区域和不同层次的人群,明确建立商业圈的市场定位,应以中档消费为主体,还可以针对年轻人设计一些主题式购物通道,针对中年以上的人群设计社区式购物通道吸引家庭购物。
3.5 建立特色城市地铁文化
地铁对城市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比如对于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对于社会因素的全新构建方面的改善都起到了很大的运用。地铁的建成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而一个地区的土地价值也会随着人流量的增大而上升,地铁所需要关注的不仅是短期产生的收益,还应该将关注点放在长期利益之上。若是想要将人流带到商业区,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所产生的利益需求,应该在充分考虑到经济因素的基础上构建良好的地铁文化。如果形成了存在具体特色的地铁文化,并且在设计上科学有效,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从某些方面说,还会让这个城市在国家乃至世界上的地位都得到提升,从而让经济效益产生本质上的飞跃。
城市文化在某些方面会通过地铁文化表现出来,因此其属于地铁文化的一个基础条件。为了能够让城市精神得到推广贯彻,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步伐以及文化精神的形成,所以就要按照城市的实际发展以及前景去构造合理的地铁文化,使城市居民在地铁文化上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在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高效运用的基础上,将地铁文化所存在的潜力彻底发挥出来,以此来让地铁文化能够扩展到更大的范围,这也就会形成更加鲜明的城市文化特色,并进一步升华成为城市精神,推动城市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