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开发的融资机制研究

2017-05-30王思佳

中国商论 2017年1期

王思佳

摘 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决策的纵深推进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勘查开发利用境外矿产资源以解决供

求矛盾成为必然。本文从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必要性、开发过程面临的融资问题、融资方式以及融资策略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境外矿产资源 勘探开发 融资机制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1(a)-070-02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全球经济和矿业低迷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一带一路”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拓展矿产资源国际合作的空间,为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带来新的机遇。

1 勘探开发境外资源势在必行

1.1 世界矿产资源分布不均是勘探开发境外矿产资源的必然选择

世界矿产资源储藏量十分丰富,但分布不均,就国家和地区来说其占有量和需求量也不相同。事实证明,世界上至今还未有任何一个国家仅完全依赖本国自己拥有的资源来完成本国的建设。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这就必然要求每一个国家在矿产资源勘探领域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矿产资源,真正实施全球资源发展战略,树立资源全球配置意识。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尽管较为丰富,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量与一些国家相比偏低,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充分发展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只有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和生产基地,实现稳固的全球矿产资源供应渠道,才能保障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1.2 经济全球化进程势必要求勘探开发境外矿产资源

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在必行,这必然引发资源全球化配置。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所产生的效应对其他国家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国外矿产资源,世界其他国家也需要中国这个巨大的矿产资源市场推动其全球化发展。同时,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如亚洲、非洲的矿产开发技术落后,大量矿产资源还未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实现“走出去”战略,到这些国家勘查开发矿产资源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快双方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1.3 国内资源供应不足需要勘探开发境外矿产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品位不同,东西南北分布不均,矿种储量千差万别,然而,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发展机遇期,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我国矿产资源的自给率偏低,对外依赖性相对较高,从而对本国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制约。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主要矿产依存度相对较高,其中,石油依存度50%、铜依存度85%、铁矿依存度51%、镍依存度78%、铝依存度63%。由此可见,我国矿产资源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矛盾日益突出,且愈演愈烈。因此,为了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开发利用境外矿产资源是必然选择。

1.4 “一带一路”构想落实为我国矿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等区域,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上探明的石油蕴藏最多的区域当属西亚,印度盛产钻石,东南亚各国有丰富的锡矿带,乌兹别克斯坦的黄金储量非常丰富,俄罗斯分布有世界最大的铁矿石地带。更重要的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矿产资源领域具备很强的互补性。比如我国紧缺的镉、铜、镍等矿产和新兴矿产等,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些国家的优势资源,而这些国家在矿产勘探开发、油气开采等方面能力较弱,与我国合作前景十分广阔,能够实现双赢。

2 限制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瓶颈

2.1 国家投资不能充分满足项目需要

目前,我国境外资源开发投资主要以国家投资为主,自有资金不足是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比境内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风险高,而我国矿产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又比较低。因此,国家投资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项目需求。

2.2 金融机构融资效率偏低

目前,矿产资源开发另一条融资渠道是金融机构贷款,而金融机构贷款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加之矿产行业风险大,贷款限制性条件严苛,出现了融资数量有限、时间滞后等低效率现象。此外,由于国内金融工具较少,矿业企业的投融资选择和规模普遍较小,其直接融资手段的操作水平较低,使得矿产企业难以运用自身信用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2.3 不能有效发挥国内资本市场的融资作用

我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与西方国家相比时间相对较短,发展缓慢,适合风险投资的二板市场、三板市场起步更晚,缺乏与矿产勘探企业相应的上市制度及管理方法,上市股权融资渠道少。

2.4 没有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国际资本市场已经成为矿产勘探开发融资的重要场所,成为国际融资的一个驱动力,促进了矿业的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矿产勘探开发融资利用较多的资本市场有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而我国没能充分发挥国际资本市场在境外矿产资源开发融资中的作用。

2.5 缺少矿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我国金融市场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其私募股权融资发展滞后。由于矿产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其面临的勘探难度、勘探风险相对较大,还没有专门针对矿产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因此,缺乏高风险偏好私募股权投资的资金支持,使我国矿产企业在直接融资方面受到限制。

3 构建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融资机制

我国矿产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寻求金融业的支持,开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保障境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3.1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融资作用

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方面,其他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国际上几乎所有国家对本国企业在境外的矿产勘探给予一定程度的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方面的扶持和优惠政策。例如,日本就明确指出,对于企业在境外从事的前期矿产勘查面临的风险,日本政府给予完全的信用支持。我国政策性银行具有一定的财政扶持功能,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支持作用。可以运用类似“打包贷款”的形式,鼓励矿产企业走出去。如果在境外发生天灾、战争等不确定事件,导致勘探项目失败,政策性银行可以利用财政专项资金给予适度减免。

3.2 建立私募股权(PE)融资机制

国际上矿产勘探私募股权基金融资作用非常突出。從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首次公开募股已成为各行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仅次于银行贷款。从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企业融资方式来看,私募股权融资机制的建立是比较适合的方式,应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展开研究,推进我国矿业私募股权融资市场的建立,提升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

3.3 充分发挥国内资本市场融资支持

由于境外矿产勘探周期一般较长,其投资规模也相对较大,其间接性的贷款融资难度相对较高,只有充分利用国内资本市场,才能解决矿产资源开发的资金难题。世界各国矿产资源勘探的融资方法给予我们很大的借鉴,只有充分发挥国内资本市场的资金实力,才能有效降低矿产资源勘查面临的风险,才能有效推进矿产资源和资本的有效结合,从而推动我国矿业的健康发展。

3.4 不能忽视境外矿产资源的债务融资

矿产勘探初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很强的风险性,商业银行从自身的经营原则出发,一般不考虑给予贷款,矿产企业债务融资占比很少,一旦进入高级勘查期和开发期,银行可通过可行性研究,介入境外矿产资源的项目融资,并以项目将来的现金流量和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来保障偿还贷款。

3.5 搭建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信托融资平台

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信托成为另外一个重要的融资方式,其制度设计灵活、投融资渠道广阔,目前,信托公司推出的矿产能源信托主要有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矿产资源企业利用信托融资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有信托债权融资、权益投资信托、产业投资基金信托、组合融资等。从事境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矿产企业应选择合适的信托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 车孝涛.我国中小型矿业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 陈喜峰,叶锦华,蔡纲,等.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分析与思考[J].中国矿业,2014(7).

[3] 程前.我国矿业企业融资模式研究的现状与意义[J].中国市场, 2008(52).

[4] 毛成栋,王志刚.高兵新形势下实施境外矿产资源投资战略的思考[J].中国矿业,2014(7).

[5] 庞东梅.“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将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更趋平衡[N].金融时报,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