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文化价值观建构

2017-05-30张红花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构

张红花

摘 要:生态文明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价值选择是基于旧的发展模式的批判,对未来发展的科学判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文化价值观基础,需要我们消解旧有的不合理的生态文化价值观,需要我们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承载新的价值体系的生态文化。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价值观 ;建构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自然与社会协调演进的一种状态。一方面它体现在人类与自然的对待关系上,是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在认知态度、文化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上都体现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并以此形成生态文明价值观;另一方面,它表现在自然与人类的协同关系上,自然演进与人类文明方式的选择协同演化,能够完全容纳甚至有利于人类发展进步。

然而至今为止,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似乎在走一条与此相背的道路。以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为主线的现代经济的发展在增进人类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生态灾难。世界主要的工业化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都被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所困扰,社会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政府要思考的重大课题。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资源消耗特别巨大,环境变迁特别迅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我国在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如何不造成生态恶化,维护生态的自然平衡,甚至实现生态的优化,偿还过去快速发展对生态消费过快的旧账,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迫的重大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是一场文化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因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文明方式的选择与人类生态文化价值观的确立直接相关。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推动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变革,推动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而建立有利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文明进步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消解与生态文明相背的文化价值观

生态文化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与传统的极端功利型思维方式相对立的互利型的思维方式。用这种互利互惠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保持人与自然和谐,也就是既关注人类,又关注自然,既维护人类的利益,又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并最终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共存共荣、协调发展。这种思维方式产生的基础是当今社会正在出现的生态化或绿色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恩格斯曾经指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迄今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对我们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人们为消除生态危机,便开始追求一种生态化生产方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即对生产方式或经济增长方式實施变革和转换,以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沿着与自然系统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使之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走上一条与自然系统互惠互利、共生共荣、协调平衡的发展道路。

互利型思维方式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建构和确立必须以克服、消解不合理的生态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由于受体制、制度、机制,及长期形成的价值观的影响,我们旧有的生态文化价值观还在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还左右著人们的行为及其价值选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努力消解与生态文明相背的文化价值观,引导人们建立一种新型的更为文明的生态文化价值观。

(1)变革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视人类为自然界最高主宰,将人的利益和需要作为衡量自然万物的根本价值尺度,人类不仅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任意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还可以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污染物。这种人类主体意识的过度张扬、缺乏对自然本身内在价值和对人类整体及未来潜在价值的考虑,使其不能从人与自然整体角度认识和把握生态平衡规律,客观上助长了人类对大自然不顾后果的征服、掠夺,导致资源的过度滥用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作为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的价值观,生态中心主义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中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肯定大自然的权利,主张“生态第一”、“地球优先”,生态系统及一切物种绝对平等。这表明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为人类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域,并引发了新的价值思考,具有一定合理性。然而生态中心主义把人和物等量齐观,便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能动性,消解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生态中心主义离开人及对人生存利益的关注,仅仅从生态规律的事实直接导出人的生态保护行为。生态中心主义仅仅看到了人是生态问题产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体,却忽视了人又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和受益者。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都属于把人与自然对立来看待的机械的二元论思维方式的价值观。人类若要走出生态危机,就必须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必须破除工业文明带来的天人分离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破除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2)纠正把GDP增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唯一标准的政绩观,树立绿色GDP政绩观。工业化以来,由于尊奉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原则和追求资本利润的逻辑,导致了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的片面发展观的盛行,从而形成把GDP增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唯一标准的政绩观。人们把GDP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硬性指标,GDP至上是地方政府的最高价值。在这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核心价值的政绩观指导下,政府官员为了追求因高经济增长率带来的政绩而不顾一切原则和利益,甚至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事实上,如果不顾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只一味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单纯以GDP考核政府官员政绩,不仅不能真正带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失衡,最终必然导致有增长无发展的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这就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纠正把GDP增长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唯一标准的政绩观,树立绿色GDP政绩观,把绿色GDP作为衡量政府和干部业绩的主要指标。在考核领导干部业绩时,应把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的情况纳入考核范围,既要看其经济发展的业绩,还要看其对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情况,这样才能推动从高能耗、高排放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的集约型模式转变,从而把各级领导干部从过度重视GDP引导到重视可持续发展上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摒弃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消费观。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消费主义的盛行虽然对于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一定作用,但其产生的生态影响却不容乐观,直接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消费主义是一种毫无顾忌、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看作是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消费主义追求消费的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与消遣,并以此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消费主义的实质是拜物主义、享受主义,这种价值观是导致资源生态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价值论根源。消费主义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挥霍,无节制消费,必然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摒弃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树立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积极建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把消费纳入生态系统之中,使之与生态系统协调。它要求人类消费既要符合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又要符合生态生产发展水平;既要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资源环境造成损害;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二、建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文化路径选择

文化引领时代风尚。要变革不合理的生态价值取向,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生态文化形态。新的生态文化形态必须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促进一种新的生态文化形态的形成,必须针对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多个路径出发来共同推进。

(1)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首先,政府应对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文化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和部署, 协调好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文化建设所涉及的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与轻重缓急,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其次, 政府应加强对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文化建设的组织工作,包括人员的配备以及各类活动的筹划和举办, 尤其是那些不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公益性生态文化活动。再次, 政府应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的具体工作之中, 在具体工作中体现政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例如: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对传统街道的保护与开发、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名人故居、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开发、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保护等。

(2)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与机制。生态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制度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因此, 要提高生态文化的建设水平, 离不开相关制度建设。生态文化的制度建设也就是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体制的生态化过程。这就要求我们, 一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大力发展清洁生产, 制定激励环保产业发展的税收制度、产业政策、生态补偿机制、市场退出机制等, 尽早确立起促进生态保护的经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政治, 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具有权威性的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完善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 扩大基层生态民主参与渠道, 使政府生态决策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轨道; 三是建立健全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内的全方位生态教育机制、生态活动的组织与实践机制、社会生态道德评价机制,吸收各界力量, 群策群力地搞好生态文化建设。

(3)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必须将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手段加以运用, 通过代表国家意志的法律的“刚性”来保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调節。对此,首先要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这是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的前提。这方面, 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一个立体交叉式的法律法规体系, 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规范生态保护各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主要是对各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国民经济专门主管部门之间, 在生态保护上的职责、权限的规定。二是以实现生态保护、提高自然生态水平为目的的专门法律法规。三是各种立法中对生态保护的有关规定等。实践中, 要注意对不健全法律的完善, 以及对现行有关法律规定中已不适应实践发展需要的部分进行修订。其次,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环境执法力度。一方面从体制上、法律关系上理顺管理体制, 从制度上解决环保部门面临的“责重权轻”、执法权限过低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要从法律上改变生态违法成本太低的状况, 加强法律的严肃性和惩戒效果, 间接提生态执法队伍的权威。

(4)创新公众参与模式。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行政管理的生态化, 为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行政氛围, 鼓励人民参与到生态城乡管理、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来。开展灵活多样的生态保护活动,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活动载体建设, 如城镇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示范活动、节水节能活动、义务植树造林、环保义务劳动志愿者行动等, 拓展公众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体系、开展建设项目环保听证等, 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生态保护社会团体的发展, 公众个人可以通過参加该类团体获得生态管理的参与机会。从国家、地方、社会团体三个层面创新生态文化建设的公共参与模式, 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的高度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杨立新 王 丽 李国花,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文化发展问题[J].环渤海经济瞭望,

【2】唐 彬 梁 红,生态文化: 新时期文化创新的新方向[J].理论月刊 2008(9 )

【3】陈寿朋 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J],道德与文明, 2005(2)

【4】吴树新,生态文化建设及环境教育[J],中国发展,2007年(12)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