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优——持久的创新力

2017-05-30

国企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大奖华为苹果

“大而不强”一直是中国企业尤其是央企遭人诟病的地方,强企需多方加持,但技术创新无疑是最强大的力量。在这方面,华为无疑是典范中的典范。

华为的先进性

从深圳一家初始资本只有2.1万元的民营企业,到年营收规模接近4000亿元的世界500强,这一奇迹的创造者就是华为。

针对华为的成功,任正非曾总结过三点秘诀,一是得益于国家政治大环境和深圳经济小环境的改变,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华为的发展。二是华为坚定不移28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三是华为坚定不移持续变革。

在持续变革中,有一项战略在“华为基本法”中没有变过: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苹果和华为常常被拿来对比,这是两家耀眼的科技企业明星,备受瞩目。两家公司都在财富500强之内,并都保持了高速增长,是美国和中国在500强榜单上最赚钱的科技公司。

研发投入1880亿

从营业收入、利润、利润率角度看,华为还处于落后位置。苹果的2016年利润为533.94亿美元,华为的则为58.73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增速也稍有落后,苹果利润增加35.%,华为则增加29.9%。但是在研发投入上,苹果则落后于华为。2016年苹果研发投入81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增加33.6%,而华为是9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6.1%。在过去10年中,华为研发投入累计1880亿元人民币(约合200亿美元)。

投入创新力量大,已经让华为佼佼于众多科技类企业,而且还通过独特的股份制结构,将员工和企业的利润捆绑,截至2014年底,华为已有8.4万名股东,他们共同持有华为98%的股票。

和其他很多崛起于草根的中国企业一样,华为也曾经有过“山寨期”,曾从初期的依靠价格优势、客户服务和快速模仿能力,在科技产品的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此后华为就显示出了它的卓越之处:通过创新进一步推动企业升级。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科技类企业包括苹果、微软、英特尔等企业都对研发投入非常重视。相比之下,华为在中国上榜企业中只能说是一枝独秀,难有这么大力度投入研发的陪榜者。

创新引领发展

不过,中国国内对于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也处于一个平稳上升的阶段。中国本土企业的研发投入从2005年的12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394亿美元,增长了近32倍。2015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

2016年12月11日,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企管理》在现场了解到,本届中国工业大奖授予13家企业、9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授予13家企业、8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授予14家企业、16个项目中国工业大奖提名奖。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候选企业共40家,项目共33个,一共73个。其中,国有控股47家,占比64.4%;民营、集体及其他所有制26家,占比35.6%。

《国企管理》获悉,本届获奖的企业和项目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以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强基固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为发展方向,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各具特色的做法和经验。

“紧扣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发展”是获奖企业和项目的关键词。这些企业在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努力创造国际领先水平。如国家电网公司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是世界首个集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智能输电于一体,综合开发利用新能源的创新工程,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已建成具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示范基地,引导中国纺织产业向高端迈进。

2016年12月12日,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在2016央视财经论坛暨上市公司峰会上表示,中央企业坚持把深化改革与双创结合起来,以资本为纽带,推动基金运作和结构调整协调联动,搭建各类双创平台247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59個发起和参与179支创新发展基金,在航天、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速铁路,特高压输电线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培育和孵化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猜你喜欢

大奖华为苹果
2022 中外玩具大奖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神秘的年终大奖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华为
抽大奖啦!
这些照片没有一张得大奖,却感动了无数人……
收获苹果
拿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