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强——对标的重要性

2017-05-30

国企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王勇国资委国务院

早在2010年,国务委员王勇在担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时,就提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此,国务院国资委开出的药方是“系统对标”。

无论是为了缓解生存压力、寻找成长空间或者是构建跨越式发展的能力,作为已经上规模的大型企业,进行运营优化、管理提升,朝世界一流企业这一方向进发,已经成为最迫切的任务之一。

国务院国资委发出号令

提升整体效能,从这一角度来说,已经迫在眉睫。所幸我国在这方面起步并不晚,在数年前,国务院国资委已经提出了朝世界一流企业进军的号召令。

在2010年12月23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提出,“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当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上榜的央企数为30家,比国资委刚成立的2003年多24家。

根据王勇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定义,这些企业应该具备主业突出、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形象良好,有一定的影响力等特征。

但王勇同时也坦言,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缺乏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布局结构调整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等。

系统对标提升整体效能

如何缩小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国务院国资委为国有企业开出的药方是“系统对标”。这也是很多咨询机构所赞同的最快提升公司效能的方法。

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制定《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等文件,将“四强”(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四优”(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企业形象优)、世界一流企业“四个特征”(主业突出,公司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術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形象良好,有一定的影响力)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形成了13项对标共性要素:

一是建立起规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主业突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具有明显优势;五是国际化经营与运作能力较强,跨国指数较高;六是拥有国际知名品牌;七是具有合理的经济规模与较强的盈利能力;八是内部改革适应国际竞争要求,激励约束机制健全;九是集中有效的集团管控模式,十是风险管理体系完善,拥有较强风险管控能力;十一是管理信息化处于较高水平;十二是重视领导力建设,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十三是具有先进独特的企业文化和较强的社会责任。

仔细分析这13项要素,可以看到有几个可以量化的指标是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方向: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优势、跨国指数较高、合理经济规模和盈利能力。剩余几项则可以视为实现目标的途径,分别从法人治理结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管控模式、风险管控能力、管理信息化建设、领导力建设、独特企业文化等方面来加以提升。

根据王勇对“世界一流企业”的定义,这些企业应该具备主业突出、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形象良好,有一定的影响力等等征。

猜你喜欢

王勇国资委国务院
国资委:国企央企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布局力度
国务院纠正“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王勇智斗财主
王勇:我的想法就是“坚持”
MACROSCOPIC REGULARITY FOR THE BOLTZMANN EQUATION∗
王勇智斗财主
国务院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
陕西国资委出台措施指导企业降本增效
国资委开查央企境外“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