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居设计中北欧风格与日式风格比较研究

2017-05-30章璐璐

工业设计 2017年1期
关键词:简约

章璐璐

摘 要: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日本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及资源供给这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北欧风格与日式风格在形成中文化历史与风格形成渊源、宗教信仰对设计风格整体基调的影响以及各自设计中材质、用色、尺寸空间的区别,以期更客观定量的探究北欧风格与日式风格在“简约”上的差异性,较清晰地界定两者风格的范畴。

关键词:北欧风格;日式风格;简约

北欧风格与日式风格中倡导的“简约”均受包豪斯功能主义设计思潮的影响,倡导在设计元素、居室色彩、灯光照明、家居材质上尊崇“少即是多”原则,希望借助材质本身、产品相互搭配及其功能主义的形式美感来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但在本土孕育發展直至成熟的过程中,这两种设计风格结合外来设计理念,在传播地沉淀积累,与当地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政治体制等因素相结合并发酵,最终形成当地新的独特设计风格。

1文化历史与风格形成渊源

文化历史一定程度上定义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名族气息,迥异的文化历史起源使得北欧风格和日式风格虽同为简约,但其“简约”的表达形式却大相径庭。北欧风格以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和冰岛这五个北欧国家的设计为代表,历史上北欧各国均为农业国,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五国才迈开工业文明的步伐。一战后,工业文明给原本是农业社会结构的北欧各国带来巨大的冲击,受工艺美术运动和欧洲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北欧设计开始思考“功能主义”,对器物“本质”的探索成为北欧风格形成的开端。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社会民主自由主义的政治气候在北欧各国逐渐形成,这种“追求个人权利”的政治视角为北欧现代设计的包容性和人文主义注入了灵魂。北欧设计人为包豪斯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其情感过于冰冷、形式也过分拘泥于几何。Reyner Banham将包豪斯的设计定义为“一种非命定性的功能主义”,因此机械美学并没有在北欧设计中站稳根基。北欧农业国的基因以及自由主义的政治气候使得德国的功能主义在进入本土化的过程中,融合了民主化和人文主义,显得亲和而不教条。它更关注人本身需求带来的功能主义,在单个产品的设计上不过分强调几何,但仍注重其形式的简约。在产品细节设计上,其几何形式被柔滑,边角也被光顺成s形或波浪线。在此基础上,心理学、社会学、测量学等都在设计风格发展中得到了良好的实践。

日本地处亚洲大陆东部的太平洋上,从汉朝开始就广泛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汉字、汉文、儒学、律令制度和佛教都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二战后,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仿效西方,德国功能主义在此期间也被日本大量模仿学习。因此日本的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映射到日式风格的家居设计上,其一,如和椅、榻榻米等日式家具是受到我国初唐时期席地而坐的风俗影响,且在传统日式家居中,许多日式凳、椅、几等都尺寸相对低矮,这与中国初唐时期的坐卧方式有一定联系性。其二,在唐之后,中国的装饰及家居设计风格依然深刻的影响着日本,如现在日式家居设计中常见的方格元素,如格子门窗、糊纸格子拉门等。其三,明治维新以后,西洋家具伴随着西洋建筑和装饰工艺强势登陆日本,当时德国的包豪斯理念、功能主义等对日本传统家具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就整体而言,日式风格是风格融合体,既有出于东方传统习惯的设计,也兼容了西方的设计风格和理念。

2宗教信仰对设计基调的影响

北欧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深刻反映了北欧的社会意识形态——人文主义精神追求。16世纪以前,北欧地区90%以上的民众都信仰信义宗,教会从属于国家统治。至18、19世纪,强调个人宗教体验的信义宗虔敬派在北欧教会中的影响日益增大。到1922年,北欧实行了完全的教徒自由,各国公民都获得了退出国教会和改宗的权利。经过一个多世纪北欧人民不断的努力与争取,教会的独立权更大 。目前,北欧普遍信仰基督教信义宗,少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基督教推崇秩序、理性、平等、守法、进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以及关注人性,强调自由和个体主义,提倡民主公正 。这体现在北欧家居风格上,则更加注重整体居室空间的人文主义关怀,功能主义在融入人的需求之后方显现其价值。对于单个产品的设计,更注重产品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虽起源于美国,但在北欧设计中得到了深入的发展。

日本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神道教”和源于中国的“禅宗佛教”,两者在日本的政治舞台上先后交替、此消彼长,至近代才和谐共存并相互影响。日本的宗教信仰对民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都产生了间接引导,深刻影响了日本工业设计中的一些理念。与日式简约设计相关的宗教理念主要包括“空无”、“寂灭”、“留白”、“禁欲感”等。日本设计中的“空无”,主要是受到禅宗与神道教两者共同影响,“空无”是一种精神体验,是指精神上的虚空,从虚空走向虚无的寂灭,更重视“无常”和“寂”的审美体验⑤。这种“空无”体现在设计上,主要表现在强调居室环境的整体简约感,包括用材简约、、造型简单、整体环境的空灵感。日本强调的简约可以定义为极致的禁欲主义简约,相比北欧聚焦于工业产品本身的简约感,日本的简约则是希望使用者忘却物件本身,从内在出发,着眼于日常生活和自我感受。这种忘物而强调自我存在感的理念,使得日本的产品设计能够出线极致的几何化,更加素雅甚至冷淡。日本设计师喜多俊之提出设计还有灵魂的维度。这种设计理念更强调通过物件的外在让使用者看到自己的灵魂内在,发掘和感触自己的内心。相比日本简约设计的“内敛空寂”,北欧的简约则更加外向,更强调“格物”,即功能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的简约。

3地理环境及资源供给的影响

北欧地处北温带向北寒带交界处,冬季漫长严寒,平均日照时间为3小时;夏季短促温暖,且湿度较高。北欧虽地广人稀,资源种类少,但森林资源及其丰富,同时以铁矿为主的矿产资源、渔业、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等都储量较为丰富。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侧,属于温带气候,四季显著、南北气候差距大。国土总面积在世界排名第60位,人口却为世界第9位,其人口压力大,自然资源稀缺。北欧的资源富饶与旷阔、极昼极夜与寒冷;日本的资源稀缺与人口密集、四季显著和多彩:这种地理环境及资源供给的显著差异使得俩风格在本土孕育过程中,在材质选择、色彩搭配、尺寸及空间设计上都呈现明显区别。

3.1材质区别

北欧地区寒冷且森林资源丰富,所以无论是北欧建筑还是家居设计,木材都是主要材料,因其取材容易且有较好的保暖性。同时,在北欧风格的家居设计中,动物皮毛、皮革、藤、棉麻织物等自然材料也被广泛使用。在工业化后,北欧风格也不抗拒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工业材料。但在整体选材上上仍以木材、皮革等自然材料为主体,在搭配时,则不拘泥于材料形式,原生态的动物皮毛、动物骨架、金属、玻璃等都被很好的融入其中。

相较于北欧风格材质的多样化,由于日本自然资源稀缺,日式风格选用的材料则较为单一,草、藤、木、竹、纸是日式风格中最常用的材料。因这些材料生长周期短,又属于天然材料,能保证健康的同时成本又相对低廉。如日式风格中拉门、隔窗、灯罩、灯笼等都采用纸和木进行制作,日式榻榻米或蒲垫等都采用草编或藤编。

3.2颜色区别

由于北欧冬季漫长且寒冷,北欧人的大部分时间在室内度过,居室自然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北欧的四季分布极度不均,统计表明大多数北欧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为了考虑心理上的平衡,北欧家居设计的颜色通常非常丰富,以期从家居设计中获得一种温暖、明亮的心理感受,因此通常选用白色、象牙白等作为主体色,家具则通常采用原木色,配合居室的采光,让居室从心理上能够最大程度的“温暖亮敞”。在配色上需要饱和度较高的颜色作为点缀,以愉悦心情、点亮空间,如明黄、翠绿、正红等。北欧风格中也常见黑白灰来营造高强度的对比效果,同时配合中性柔和的过渡色来稳定视觉空间,以打破其视觉膨胀感。

而日本属温带气候,四季分明且气候舒适,民众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在外的休闲娱乐也相当丰富。在家居设计的色彩选用上,反而更追求反璞归真,打造一种居室的宁静感。日式风格在颜色的选择上更追求静雅、和谐的视觉感受,尽量保留草、藤、木、竹、纸等材料的本色,且在搭配的软性织物配上,也尽量选择浅色的暖色系,如米色或本白色,避免使用高饱和度、高明度的颜色做点缀。

3.3尺寸及空间

由于北欧人民大部分活动时间在室内,因此北欧风格的家居设计最大程度地考虑居室空间的舒适性和产品本身的易用性,人文主义简约是北欧设计区别于日式风格的最大特点。北欧风格讲求的是物品本身设计与造型的简约感受,而用材节俭不是其考虑的第一要素。相比日本作為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度,其简约则更多出于用材和成本的功能主义简约。日式风格往往更偏爱几何造型,因为这样既节省材料又降低制作成本,而北欧家具产品中多见有机形。北欧幅员辽阔,人均住宅面积大,对于单个家居产品而言,更注重其独立观赏性。因此在家居产品设计上,更具有个性和细节,尺寸较之日式风格也更大一些。

日本由于人口密集,人均住宅面积较小且居室都相对低矮,因此日本设计更倾向把产品做的小巧精致。相比北欧设计,日式风格在家居设计中更注重整体家居环境的营造,且强调居室的收纳和多重功能,最大程度的考虑空间利用率。日本设计中多功能的空间用以满足多种需求,这种日式简约可定义为一种“空间性”的功能主义简约 ⑥。而北欧设计中的简约并无体现在硬装上,主要是通过强化家居单品设计中的人文简约特性来体现。日式风格在单个产品的设计上,除了尺寸较小外,也会同时把用材简约、多功能、可变换、易移动考虑其中。

4结语

通过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地理环境及资源供给这几点的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北欧风格与日式风格的定性差异。北欧设计是将人文主义精神注入本土设计,多了对器物“本身”与“本质”的探索,这种风格可以定义为人文主义的简约。北欧风格整体更灵动多彩,选材多样化,空间的功能设计不是其刻意考虑的因素。而日式风格更强调一种整体居室氛围的简约与功能主义融合,在单个产品的设计上注重多功能性、收纳性、可移动、用材简约、几何意味等;其简约是一种出于“精神内在”的简约,通过功能主义的简约达到“忘物重自我”之意。在尺寸空间上,日式更轻巧小型,材质及用色更寂静统一。通过上述几点定性的比较探究,笔者较清晰地阐述了北欧风格与日式风格在“简约”上的差异性,较清晰地界定了两者风格的范畴。

参考文献:

[1]刘琳.论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德国化与包豪斯风格[J].艺术百家,2007,6(99):141-146.

[2] World Christian Encyclopedia [M].Oxfo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Press,1982.

[3]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J].学习与探索,1994(05):63-70.

[4]董霄汉.北欧人的宗教信仰[J].社会文化,1994(02):80-82.

[5]黄金.中日艺术设计中“空无”思想的比较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 2015.

[6]陆岚.极简主义美学与空白理论的比较研究[J].大众文艺,2012(22):60-61

猜你喜欢

简约
刍议追求简约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价值的发现与初探
追寻简约之美 实现高效课堂
浅析服装中“少即是多”原则的应用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数学简约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语文教学应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数学课堂走向简约的研究
让数学课堂在简约中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