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诊断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病
2017-05-30段生萍
段生萍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7.10.046
摘要: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群最主要的常发疾病,临诊症状较相似,容易混淆,常常延误病情,甚至导致犬只死亡。笔者从临诊症状上谈谈如何鉴别诊断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病。
关键词:鉴别;诊断;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
中图分类号:S82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10-0051-02
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病在临诊症状颇为相似,容易混淆,会延误病情,还会导致犬只死亡,下面就如何从临诊症状上进行分析。
1 临诊症状
1.1犬瘟热
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鼠科及部分浣熊科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侵害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呈现典型的双相热型,上呼吸道、肺及胃肠道的卡他性炎症,非化脓性脑膜—脊髓炎为特征。
初期病犬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或缺乏。眼、鼻流出浆液性或黏性分泌物,以后并为脓性,有时混有血丝,发臭。体温39.5~41℃,约持续2d,以后下降到常温。此时病犬感觉良好,食欲恢复,2~3d后再次发热持续数周之久,即所谓的双相型发热。此时,病情又趋恶化,鼻镜、眼睑干燥甚至龟裂;厌食,常有呕吐和肺炎。严重病例发生腹泻,常呈水样,恶臭,混有黏液和血液。病犬消瘦,脱水,体重下降,脚垫和鼻过度角质化。神经临诊症状多在感染3~4周出现,或全身症状好转后几天至十几天才出现,呈现癫痫、转圈,或共济失调、反射异常,或颈部强直、肌肉痉挛。
1.2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
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急性传染病。临诊特征是剧烈呕吐、出血性肠炎、血性水样便、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和心肌炎。分为肠炎性和心肌炎型,肠炎型以小肠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心肌炎型则表现为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
肠炎型潜伏期1~2周,多见于青年犬。突然呕吐,出现腹泻。粪便为黄色或灰黄色,覆以多量黏液和伪膜,接着排番茄汁样稀粪,有难闻的腥臭味。病犬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至40℃以上,血液浓稠,但血清总蛋白减少,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转氨酶指数上升。后期病犬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可视黏膜苍白,呼吸困难,迅速脱水,急性衰竭而死。病程短的4~5d,长的1周以上。有些病犬只表现间歇性腹泻或仅排软便。成年犬发病一般不发热,病情较轻且治愈率高。
心肌炎型多见于8周龄以下的幼犬,突然发病,数小时内死亡。感染犬精神、食欲正常,偶见呕吐,有轻度腹泻和体温升高,或有呼吸困难,持续20~30min,脉快而弱,可视黏膜苍白,听诊心率不齐。心电图R波降低,S-T波升高。病死率60%~100%,只有极少数轻症病例可以治愈,多因心力衰竭死亡。
2 临床区别
2.1 体温
犬瘟热病犬体温39.5~41℃,持续2d,之后下降到常温,2~3d后再次发热持续数周,表现出典型的双相型发热,这是犬瘟热的典型特征之一。犬细小病毒病犬体温升高40℃以上,血液浓稠,但血清总蛋白减少,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转氨酶指数上升,后期病犬体温降至常温以下。体温的变化是二者的临床区别之一。
2.2 分泌物
犬瘟热病犬的眼、鼻流出漿液性或黏性分泌物,变为脓性,有时混有血丝,发臭;鼻镜、眼睑干燥甚至龟裂。犬细小病毒病犬没有相关症状。因此分泌物是二者的临床区别之二。
2.3 腹泻
犬瘟热病犬严重病例则会发生腹泻,其粪呈水样,恶臭,混有黏液和血液,同时伴有消瘦和脱水,体重下降的症状。而犬细小病毒病犬往往先突然呕吐,后出现腹泻,粪便先为黄色或灰黄色,覆以多量黏液和伪膜,接着排番茄汁样稀粪,具有难闻的腥臭味,伴有脱水症状;有些病犬只表现间歇性腹泻或仅排软便。后者的腹泻更为严重,其粪便的性状是二者的临床区别之三。
3 实验室诊断
3.1 犬瘟热,常用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ELISA等进行血清学诊断。
国内外已建立了RT-PCR和核酸探针技术用于本病诊断,该法简便快速、灵敏、特异,有广阔应用前景,但成本高。
3.2 犬细小病毒病
微量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常用于测定粪便和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检测,荧光抗体技术常可直接检出细胞核内的病毒抗原。我国已成功研制成功犬细小病毒快速诊断试剂盒,是应用双夹心酶标免疫法,以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相结合,定性测定病犬粪便中的细小病毒,做出诊断只需30min。
4 小结
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病两者尽管在临床症状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仍可以根据其症状进行诊断,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