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针为笔,以线为色

2017-05-30邱红

工业设计 2017年1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艺术特色工艺流程

邱红

摘 要:由于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变,很多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或面临生存危机,汉绣便是其典型代表。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汉绣工具的制作与材料、工艺流程等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分析以针为笔、以线为色的汉绣所特有的刺绣特点和造型特点,并就其传承现状和发展提出一些思考,以期对传承传统技艺文化与民族特色文化提供翔实的文献数据支持和一定的学术参考。

关键词:智汉绣;工艺流程;艺术特色;传承发展

汉绣是荆楚地区一种民间手工刺绣工艺,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19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量机绣取代了传统手工绣,汉绣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和面临生存危机。2006年至2015年,笔者对荆楚地区的汉绣历史起源、技艺流变、特色技艺、文化艺术特征以及传承人进行了全面考察。

1汉绣的特色技艺

汉绣的特色技艺主要分为刺绣的工具、材料和技艺工艺流程。

1.1汉绣的工具与材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汉绣所需要的工具与其它绣种工具差不多,汉绣常用工具主要有绣针、剪刀和绷子。

绣底:绣底就是用来刺绣的底布。汉绣的绣底一般是绸、缎、呢、绒、棉、麻、葛、夏等一系列天然面料,其底料可薄可厚。颜色多采用红、黄、绿、白、黑等,我们可根据题材和内容等来选择绣底。

绣线:绣线是刺绣用到的线。汉绣常用绣线有纯棉绣线、真丝绣线、金银绣线等,其中纯棉绣线应用最为广泛,真丝绣线则能达到色彩艳丽的视觉效果,多用来装饰或者用来制做龙凤等动物。汉绣为了在工艺上达到工巧材美的效果,为了尽显汉绣的雍容华贵,大量使用真丝绣线和金银。

绣针:绣针是绣制任何绣种必不可少的常用工具。挑选绣针时要特别注意针鼻和针尖。常用的绣针针鼻应为椭圆形,这样的针鼻不咬线。针尖则越细越长越好。

剪刀:在剪线头时使用的一种剪刀是专业剪刀。剪线头的剪子,剪子尖往上翘,这样的剪子避免剪针头时剪尖挑到绣花上;雕绣和抽丝的剪刀,剪尖细尖锋利。

绷子:用来固定绣底的工具。绷子有手绷、卷绷两种,可方便刺绣者在不同场合和绣制不同作品。手绷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圈组成,使用相对简单,绣制的图案通常小一点,但是携带方便,而比较大一点绣品一般使用卷绷。卷绷由两根绷轴、绷栓以及绷钉组成。绷轴一般为木制,绷轴中间呈圆柱形,两端呈方形,中间圆轴上开一条嵌槽,两端方子上有插绷栓的长方形孔,绷栓一般木质或铁质,上面有两行小孔,是用来插绷钉的,绷钉就是常用的铁钉子。

1.2汉绣技艺工艺流程

在民间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艺人们总结了一套具有汉绣特色的绣制工序即“一画、二绣、三修饰”。

(1)“一画”是指首先需要创作绘出适合各类绣品的彩色、黑白画稿,即现在所说的设计。它是指在画稿的时候,应当注意既要发挥绘画的造型与色彩功能,又要注意发挥刺绣独特的艺术语言。汉绣的图案主要是靠画工自己设计,不依附名人名家的字画。

(2)“二绣”是指由绣工依样绣制绣品,包括穿针、运针、起花、剪丝等。刺绣时起落针要快,收线要松紧一致,这样才能使绣面光滑匀称。

(3)“三修饰”是由绣工进行收饰修改,画龙点睛,以臻出神入化之境,这是汉绣工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要求绣工的针法更为娴熟,技艺更为高超,在传统汉绣中多为男绣工来完成这一工序。

这套工艺流程体现了既分工又合作的管理模式,也强调了每道工序中生产者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汉绣区别于其他刺绣的特点之一。汉绣传人任本荣老先生曾说“汉绣画工们从不在料子上染色和称色,只用墨线勾勒、对绣品配线及进行绣色打点(行业术语),如一点红(三红)、二点黄(三黄)、三点蓝(三蓝)、0圈(白)等。在绣品某处附上颜色大点即代表此处要绣的颜色,绣工一看便知,绣完即可达到画工的要求。这种汉绣工艺也一直被延续下来。

在现今的绣品市场上出现抄袭画稿、把画稿通过喷墨打印到面料上、在绣线上染色等乱象,而传统汉绣艺术的工序流程、画工与绣工的关系以及绣品的整个创作过程对于改变这种现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汉绣的文化艺术特征

汉绣在各个绣种中以粗犷浓艳而独树一帜,犹如楚人直爽的性格,它从题材、造型构图、色彩、针法上有其独特的处理方式。

(1)汉绣的题材:汉绣受楚文化的影响,楚风楚俗是汉绣题材表现及图案纹样造型的来源。汉绣中表现民间的祖先信仰以及巫术祭祀活动密切相关的题材有:宗教人物、宗教符号、麒麟、龙凤;表现祈求吉祥富贵、和美顺遂等心理和信仰民俗的题材有:凤穿牡丹、鸳鸯戏水、二龙抢宝、龙凤呈祥、喜上眉梢、鲤鱼跳龙门、山水纹、万字纹;表现对生命的热情和对死亡的回避的题材有:七壽星、福禄寿三星。楚图案被广泛用为民间巫师为人求子、消灾、祛病和添寿等法事场合的环境装饰,而汉绣也用于巫术、丧葬、寺庙室内美化等。通过研究汉绣的题材和使用环境,我们不难领略到汉绣与楚文化的渊源,它们是亲密无间的,那些记录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心灵节律的楚文化心理,象遗传基因一样被汉绣继承,表现出相同的气质和与生俱来的情绪和情感,通过刺绣活动体现出相似的审美观念和情趣。

(2)汉绣的造型构图:汉绣秉承楚人浪漫、好奇而又富于激情的审美观念,以浓郁的装饰性图案,为受众创造热烈浓厚的气氛。汉绣推崇“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美学思想 ,造型上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充分体现汉绣在造型手法上不受具体事物的限制,强调夸张变形、重在神似,形成了强烈装饰风格。纵观出土的楚艺术品的造型方式也是具象题材抽象运用,如:凤的造型夸张、整合,绝非自然界客观模仿。造型无中生有,分解、异化和重组,设计语言独具特色,显现出楚人在艺术发端时期不同凡响的创造力和观察力。

汉绣图案常常采用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手法,在中心轴(或中心点)的左右、上下或四周(三面、四面、多面)排布完全一样的图案或形体不同、量上大体相当的图案,这种对称与均衡的构图手法使汉绣图案表现出严谨、稳重,具有平衡感的视觉效果,也使汉绣图案更具装饰性。如汉绣“富贵平安”:大红缎料正中安放古雅的博古、花瓶、瓶身绣龙、瓶中供插体现富贵的牡丹,画面为了追求构图均衡,瓶中四季花卉皆备,且花上生叶、叶中生花,这种超常规的表现,就是汉绣大胆、独具一格的装饰特征,也体现楚人耽于幻想,富于浪漫的气质。

(3)汉绣的配色:色彩丰富,配制自由是刺绣艺术优于其他工艺的长处所在。自古楚地崇尚亮丽五色,汉绣配色承袭楚文化传统,以红、黄、蓝、黑、白之五色装饰富贵吉祥的纹样,然后加以金色使绣面具备灿烂光炫的效果。为区别不同质地,采用地面式分层破色的方法,工艺简洁,层次分明,而效果强烈。这就是汉绣平金夹绣、分层破色的特征。另外,在大红、青、绿、蓝缎等绣地上同样以重色来衬托其热闹的气氛。由此形成了汉绣如大自然中灿烂的彩霞,鲜艳的花朵和亮丽的凤鸟等装饰效果。

(4)汉绣的针法:楚人性躁,楚地空灵,为追求强烈的视觉冲击,热闹效果,应民俗民间灯彩光鲜耐用之需求,世世代代汉绣艺人敢想敢做的创造了少种针法,表现复杂物像以达到清晰明确的效果。应抽象装饰图案风格的需求,汉绣应用下针果断的齐针以求边缘整齐,在整齐地绣好纹样的外围之后,层层向内走针,进而用铺针满铺绣面,为表现图案中的不同物体的花纹质感,从而灵活交替,用掺针、辫子针、间隔针、打籽针、闪光针、游针、平针等70余种针法,为达到锦绣并致的富丽效果,与古代汉绣在锦地上施绣技法基础上创造出芦席片、灯笼锦、十字梅、万字流水锦、冰竹梅等多种织锦针法,给人惊艳地“锦绣”效果。为达到舞台热闹非凡,宗教佛法尊严的效果,在以上诸种针法中夹杂用金,汉绣以线铺面,树枝成锦,块压块面,锁线盖形,织面成纹、堆金成龙。套色显花、功效大大提高。

我们从汉绣题材、造型构图、色彩、针法上感受到的是达观的生命态度和神奇的艺术想象力,正是两千多年前瑰丽流畅、情感丰富的楚艺术所散发出来的对生命意识的崇尚和浪漫主义情怀的延续和再现,可以说汉绣是楚文化孕育出的一朵奇葩。

3汉绣传承现状与思考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汉绣工艺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工业生产出来的大量实用性刺绣品,取代了人民千百年来使用的刺绣品;年轻人不屑于学习、传承刺绣老艺人的技艺;随着老人们的过世,汉绣工艺继承、传承出现危机。

3.1汉绣传承和保护现状分析

(1)汉绣宣传力度不够,传统技艺后继乏人。汉绣的历史内涵和艺术形态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普通消费者对汉绣的辨识度不高,有些商家打着汉绣的旗号或以汉绣传承人的名义,经营着粗制滥造完全不是真实汉绣的绣品,欺骗不了解汉绣的消费者。其次,汉绣的宣传手段还停留在报纸、杂志、电视、展销会、商铺等传统方式,缺乏与信息时代相匹配的多元化的宣传方式。第三,汉绣的高层次人才寥寥无几,一般人才队伍还没有形成规模。

(2)汉绣销量不高,甚至滞销。目前武汉地区汉绣市场分成两大块:一是汉绣代表性传承人任本荣、姜成国经营的传统汉绣工作室、汉绣服饰工作室成为汉绣市场中较大的企业;另一块是零散分布于武汉三镇的汉绣从业者和一些经营苏绣的实体店,大多属于等客上门的粗放式經营模式。武汉绣品市场形成“鱼目混杂”的乱象局面,失去了传统汉绣特有的土生土长的韵味。据武汉非遗文化公司2013年《汉绣市场资源整合报告》显示:武汉地区汉绣从业者整体经营情况一般。据统计年营业额不足500万元,武汉市汉绣总体销售额还不及湘绣总值的八十分一。

(3)汉绣作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近几年湖北市场绣品种类齐全,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个共同弊病就是同质化严重。具体表现在绣品风格的单一、题材的雷同以及技艺的相似。汉绣工艺的核心部分是艺人自己设计绣稿,并且体现本绣种独特的艺术特色。现在很多艺人急功近利,直接省略设计环节,在电脑上下载图案,用激光喷绘机将图案直接打印到绣底上。由于原创性设计绣稿的缺乏,有些艺人大量仿制名人名画,在制作上千方百计追求油画、国画绘画特征,导致汉绣独特的语言特征丧失。在现代化的社会中,人们生活的内容和行业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汉绣不可能恢复到原先的产品状态,汉绣产品急需创新。

3.2汉绣传承发展策略及途径

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这一趋势给我们传承、保护和发展汉绣艺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汉绣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发展契机,按照汉绣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强创意生产,实现项目经营,培育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1)数据库建立。对绣品纹样、传统技艺、文字、图片做研究型性分析,做好真实的记录、完善的归纳、文献的考证等一系列,建立汉绣文化电子数据库。将汉绣普查编目后的结果输入电脑,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储存形态,利于信息查询及管理;必要时亦可通过网络、网站形式发布相关信息,方便民众查阅和学习,也是对汉绣的活态传承及开发的有力保护举措。

(2)产品创意研发。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的设计人才,不仅要懂得现代设计,还要熟知汉绣相关的人文地理、民风民俗、宗教信仰,从全面完善的角度创新设计汉绣。另一方面汉绣自身需要富有生命力地创新,包括材质创新、针法创新、题材创新,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的创新。只有这样汉绣才能打破局限,获得更多地欣赏受众和消费者。汉绣还应该拓宽应用领域,在多领域展示发挥自我价值。既可以作为高端艺术品被欣赏,也可以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购买。

(3)品牌化经营。品牌化经营是推动汉绣长足发展的助推器和驱动力。唯有采用将汉绣品牌化的思维和管理机制对汉绣进行保护,才能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规律,最大程度的避免经济发展对文化遗产的冲击。品牌化模式包括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汉绣汉绣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必须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特别要注重培育驰名商标,打造一批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汉绣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企业品牌。

走上文化创意产业之路的汉绣,强调的是其精湛的手工技艺和浓郁的楚韵遗风,是通过富有创意的再设计后复制出的特殊商品,兼具了汉绣自身的艺术价值和作为文化产品的商业价值,具有无限潜力。因此,走上文化创意产业之路是对汉绣艺术最大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局、手工业合作联社编志办公室编. 武汉手工业精英集 .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4:30.

[2]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局、手工业合作联社编志办公室编. 武汉手工业精英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4:32.

[3]武汉市工艺美术行业志. 武汉市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编制,1984:93.

[4]冯泽民.荆楚汉绣.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

本文系2015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BSY15034)的研究成果之一;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批准号:QSY14057)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艺术特色工艺流程
化工工艺流程题中常涉及的考点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汤显祖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探讨
现代合成氨工艺流程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