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2017-05-30陆宇光赵晓静
陆宇光 赵晓静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逐渐走进高校课堂,针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将微课引入课程教學中,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程序设计;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1-0081-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micro-course gradually enter into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s. Aiming at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programming courses, we try to introduce micro-course into the course teaching to improve classroom efficiency and promo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Keywords: micro-course; computer programming; autonomous learning
引言
目前,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已被国内很多高校作为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科目(二级),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更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类课程的学习中涉及的概念比较复杂,规则繁多,使用灵活,而在具体授课时大部分高校都面临着选课人数众多、课时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寻求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之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编程的技巧,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近两年,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开始正式进入高校课堂,微课的运用既解决了课程复杂性与学时不足之间的矛盾,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的有效的补充和延伸,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校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运用微课平台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教学设计的创新,使之既能辅助教师教学活动,又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微课的认识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微课概念自提出以来迅速在教育领域传播开来,相关实践和应用也迅速展开,并带动了各级各类的“微课大赛”,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都在对微课进行研究,希望通过微课来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中国高校微课报告》指出:“未来,开放的微课也许会成为大学的另外一张名片,甚至为大学赢得更好的生源和社会评价,从而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所以,高校微课建设和研究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学校的教育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教学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 20分钟之内[2],充分考虑了学习对象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的特性,每个微课的教学知识点要求少而精,一般只围绕一至两点考虑,使学习者能较为轻松的接受知识,而且微课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非常适合于移动时代的知识传播,它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成为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微课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上普遍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在教学方法上也大都采用理论讲授+上机实践,但这类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作为公共课,这类课程选课人数较多,学校大多采取合班授课,而教师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往往也只能赶进度,根本不可能兼顾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差异性,上课时师生互动时间也非常少,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使整个课程的教学很难达到一个好的效果。于是我们在这类课程中尝试引入微课教学,通过微課教学平台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延伸,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支持,也让学生能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提前预习,复习知识点,从而有效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分割知识点,设计微教案
程序设计类课程知识点较多,为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课程组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按章节对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把这些知识点分割成一个个利于微课表达的小的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时间不易设得过长,内容也不能太多,每一课都控制在十分钟时长左右,每一课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可能是一个经典的算法,可能是一个概念,也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实例。分割好知识点后,根据每个知识点设计其微教案,每个微课教学过程都包括引入课题、内容讲授和总结三个基本步骤,设计时还要考虑配合使用恰当的技术,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3]。在设计微教案时,还可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个性化需求,设计不同梯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选择,学习任务通常分为基础任务、提高任务、拓展任务等层次,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进行选择性地学习,从而较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式学习。
(二)微课资源的开发
现在常见的微课开发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摄像机、手机等设备录制微课; 二是通过专门的录屏软件制作录屏式微课,常用的软件有Camtasia studio、屏幕录像专家等; 三是运用PPT、Flash、会声会影等软件制作合成式微课,具体运用哪种方式可视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交叉使用,象一些上机操作类题目,大多采用录屏式软件进行操作讲解;而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点大多会采用PPT课件,并在课件中尽可能运用一些视频、音乐、动画、图表等素材来方便学生的理解,比如说我们在讲解冒泡排序的算法时,就制作了让6个高矮不等的卡通人物排队的flash动画,通过一开始的随机排成一队到完成五趟排序后实现从低到高地排列,通过动画的演示学生能很快地理解冒泡排序的排列方法。
(三)微课在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资源准备好后,我们在此基础上又设计并构建了该类课程的微课学习平台,供学生在线观看或者下载学习,营造了一个半开放的、相对完整的、交互性良好的课程教学环境。在具体教学中,一般教师会根据下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前在线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先将微课整体看一遍,让学生在上课前就对本节课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先进行一次自主学习;进入课堂,教师再将知识进行内化,进一步巩固知识点,針对学生的问题答疑解惑,组织学生讨论,这样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可用于学生答疑、讨论以及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学生从原来地被动接受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4];授课结束后可利用平台的测试功能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考核,在每个学习单元后都安排了同步的测试与练习,而且都具有自动评分功能,学生提交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给出成绩和参考答案,并根据需要给出题目的具体解析,这些测试和练习信息不仅让教师能很好地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也能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考核指标。
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微课,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和学习选择不同程度的学习内容,对于不熟悉的内容可反复播放,学生不必像在课堂上听讲那样绷紧神经,担心遗漏,使学习变得轻松又自主;而對于教师,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渠道,不需要像以往那样进行说教式教学,把微课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使教学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实效性[5]。
三、结束语
文章针对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和微课的特点,构建并实践了以微课为载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开发了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一系列微课教学资源,通过课程微课教学平台的应用,不仅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地延伸,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支持,而且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2]吴婵.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10):17-18.
[3]涂俊英,吴先飞.高校微课的应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6(19):52-53.
[4]徐利娜.高校课程“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4):42-43.
[5]余泰,李冰.微课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