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防部队现代化战勤保障体系的构建对策
2017-05-30周文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14216
摘要:立足地域特征,坚持科学规划,围绕“标准化、快速化、社会化”的工作思维,大力加强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构建适应于抢险救援任务的现代化战勤保障体系。
关键词:现代化;战勤保障;构建对策
古代兵书上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综观世界,现代战争打的仍是钱粮,靠的仍是先进武器装备。消防部队是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现役部队,是一支同各类灾害事故作斗争的专业化、职业化部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决定救援成败,保障本身就是战斗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社会财富大量积累,各类公共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极端自然灾害也明显增多,应急抢险救援任务异常艰巨繁重,跨区域增援调动频繁。如何立足于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从体制、机制上真正建立起现代化的战勤保障体系,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1 当前战勤保障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
1.1 装备物资配置储备不足
依据《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湖北省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规划(20162018年)》的要求,支队级战勤保障大队占地面积参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或相关用房面积执行,具有五类功能,具备3小时内将100人所需装备物资运送至一线,以及72小时全天候提供遂行作战勤务保障的能力。这对战勤保障大队器材和物资储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以笔者所在支队为例:目前支队战勤保障大队所拥有的装备物资尚能应付日常的灭火抢险救援任务,而储备的装备物资往往存在品种不全、数量不足的问题,一旦发生突发性的大型灾害、跨区域增援作战时,极有可能出现装备物资捉襟见肘的现象,影响出警速度,短时间内难以满足救援现场的需要。
1.2 专业人才队伍编配比例不达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防产品竞争风起云涌,消防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消防装备实际应用。特别是各种专勤装备、特种装备,科技含量高,操作使用难度加大,对战勤保障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但是一线官兵对科技含量高的装备使用不熟练,器材维保时动手能力差,依赖厂家技术人员的远程指导,专业化人才队伍缺乏且青黄不接,难以做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最大限的度发挥装备效能。
1.3 勤务保障社会化水平不高
随着城市发展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和功能不断拓展,发生重特大火灾、建筑物倒塌等灾害事故的危险性也日益加大,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并将战勤保障体系纳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之中加以建设和完善,实现部队全面和持续的保障,更成为当务之急。但是,由于人员编配、经费落实、警地联络协同等问题的制约,往往在战时保障中,难以做到有效沟通,并实现同步保障。
2 构建现代化战勤保障体系的对策
为充分发挥战勤保障体系的服务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战勤保障体系建设:
2.1 抓好顶层设计,高标准落实,打造“标准化”战勤保障体系
一是按需配备,储备充足。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有力”为总目标,以提高灭火救援战斗力为出发点,以“打得赢”为目标,按照现代灭火救援作战行动的规律和保障需求,整合消防资源配置方式,合理配备人力、物资、装备,确保物资储备充足。二是建立物联网式保障体系。抓好战勤保障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以物联网建设模式為思路,以信息流引导物资流为手段,通过数据平台建设,有机整合分散的保障资源,提升整体保障能力;将战勤保障工作与灭火抢险救援实战紧密地联系起来,与全勤灭火救援指挥相配套,由119指挥中心统一指挥战勤保障队伍和保障模块调度,实现统一指挥、“一键式”调度的目标。三是建强专业队伍。通过专家授课、实地见学、比武竞赛等方式,开展一专多能标准化专业训练,注重保留从事特殊工种的优秀人才和技术骨干,形成人才梯次结构,提升专业队伍建设水平。建立装备专家“智库”,为物资配备、装备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2 强化实战演练,高效率运行,打造“快速化”战勤保障体系
一是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消防部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发性、快捷性,要求战勤保障要有很强的“爆发力”,必须做到“四快”(出动快、展开快、供应快、修理快),在短时间内将战勤保障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二是提升预案制作水平。立足本辖区消防力量和装备保障实际,结合本地和周边灾害事故类型特点,从增强预见性、操作性、实用性入手,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担负的任务和保障的区域划分,从最不利、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出发,合理区分保障任务,预先制定不同方向、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保障计划和方案,确保高速运转。三是完善快速运行机制。应结合当地消防力量、装备保障和灾害事故类型特点拟制预案,使战勤保障预案更加具有针对性、操作性,从快速衔接、快速保障、快速合成入手,抓住组织指挥、通信联络、力量调集、物资调运、现场展开等环节,与有关部门及专业化队伍定期开展协同演练,通过合理的战斗编程、模拟训练、操作操法训练、想定作业训练等手段,提高快运、快供、快修能力,确保执行跨区域任务能及时跟进,全面保障,使社会联动机制与实战响应机制有效落实。
2.3 整合警地资源,高效能保障,打造“社会化”战勤保障体系
一是建设社会联保体系。推动政府部门将战勤保障体系纳入应急救援体系一并建设,由政府牵头积极协商解决与相关单位合作的社会化战勤应急保障问题,通过出台政府地方性规章文件等方式,强化战勤保障的整体协调机制建设,与政府建立的社會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机制无缝衔接。二是拓宽保障供应渠道。部队自我保障资源有限,必须依靠地方政府,在省、市、县三级建立警地联合保障体系,按照“社会联动先行、专业保障自给”的原则,采取向内挖潜、向外拓展的方式,拓宽保障渠道,延伸保障网络。积极协调发改委、财政、民政、建设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级战备物资库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的作用,以保证一旦发生重大险情能持续保障;与供电、煤气、城建、卫生等职能部门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和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与消防器材厂家、加油站、超市、汽车修配厂等社会单位签定保障协议,在车辆维修、医疗急救、饮食保障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11年10月1日版.
[2]湖北省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标准(试行).
[3]湖北省消防部队战勤保障体系建设三年规划(20162018年).
作者简介:周文(1980),男,汉族,湖北黄梅人,助理工程师,现任湖北省宜昌市消防支队后勤处战勤保障大队大队长,从事消防装备管理与战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