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作文教学要三结合

2017-05-30庄庆余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范文课外中学生

庄庆余

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中学阶段的作文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那么,在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训练中,如何才能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提高其作文写作兴趣,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昵?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读与写结合

①新学期一开始,结合教材的具体要求和训练重点,有机划、有步骤、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建立“作文卡”,即建立“人、事、景、物”写作片段库,在黑板报的“学习园地”展出,鼓励学生平時注意积累寫作素材。②坚持让学生写“百字日记”,归纳整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分组朗读,并评议。③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教师自己要写下水作文,除了常规批改,还要精心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层次挖掘,互相交流和促进。对刊登在校刊《梅园星空》的范文,在全班进行学习评价。④以语文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对新课标要求的辅助读物进行泛读和精读,做好笔记。

二、学与说结合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所接触的媒介有很多。外面精彩世界的事物无不对中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所学习的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语文课本中光辉灿烂的文化,远古悠久的文明;历史典籍中生动的人物和历史事件;地理教材中的异域风情,环境变迁…社会、校园、家庭发生的令人难忘的事情,都会让中学生产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体验和感受,让他们有一种想理解和表达的欲望,有一种畅所欲言的激情和冲动。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不妨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结合平时的学习,给他们提供机会,开展“口头作文小练习”活动。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利用课堂预备前的三到五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代表,积极准备,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典型材料,难忘的事情,抒发自己的心声。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作文训练与写作,也必须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客观世界的方式,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学”和“说”的个体差异,使他们不断扬长避短,在积极参与中激发他们对课堂作文教学的兴趣和热情,在体验中感悟,不断总结写作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课内与课外结合

在中学生作文教学指导中,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态度明确,思想端正,彻底摒弃那种关起门来教授学生作文的做法。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要对身边的人和事情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要勤于动手和动脑,把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变为翔实,可信的第一首资料,努力把自己最为熟悉的鲜活的生活本身通过提炼和加工,形成语言文字,并力争做到语言活泼、内容充实、感情真挚。其次,紧跟教材进度,围绕每个学期的每一单元的作文训练重点,通过教材的例文和范文的学习,丰富语言词汇积累,总结写作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并让学生熟练掌握中学阶段所要求的各类文章的写法,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常见文章表达方式的含义,并能在自己写作时熟练运用。另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作文训练的基础上,把作文向课外延伸和拓展,除了完成每一单元的作文训练和评析讲解,还要对一些范文进行归纳整理,建立“班级范文集”,一些优秀的作文向《作文》《中学生作文》等推荐。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为了更好地完成作文教学任务,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放眼校内外生活,向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汲取营养,将作文教学和写作由课内引向课外,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猜你喜欢

范文课外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范文引路 习得方法
春色几许(简谱)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