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语文课堂的文化因素
2017-05-30于通元
于通元
在新课程教学中,提倡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文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
一、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解读教材的文化坐标
语文课堂里,学生应该感悟到的东西,是那些活跃在文字背后的文化因子,而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解读的视野与高度。
(1)比较拓展,建构文化主题 —— 架设文化坐标的第一维度。
①走进原著,进行叙述方式的比较。
《三借芭蕉扇》选自古典小说《西游记》。教学时,可以链接原著中的文字,让学生两相对照,展开比较阅读,感受原著与现代文体叙述方式上的差异,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走进原著,亲近原著,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课外。
②主题借鉴,进行叙述风格的比较。
比如,教学《荷花》时,我提供了《夏夜荷花》一文的前两个自然段:
夏天到了,荷花开了。
雷雨后的夏夜,空气清新,星星和月亮像刚刚洗过似的。此时此刻,去西湖散步,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且不说西湖凉风习习,且不说西湖湖畔如同仙境一般,单是西湖里的一大片荷花就能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了。一根根荷箭亭亭而立,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一颗颗水滴在荷叶上滚来滚去,一朵朵荷花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盛开着,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以《夏夜荷花》中优美的笔调作为学生学习理解时的有益补充。同时,再出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名句,营造出有主题的文化空间。
③走近作者,进行叙述主体的比较。
师:同学们,冰心奶奶写《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了。她年轻的时候,写过《寄小讀者》一系列的通讯,(出示其中的“通讯十”)读一读,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冰心奶奶与小朋友在用心交谈,她真心地愿意与儿童交朋友。联系今天学的课文,我觉得从年轻时起,冰心奶奶就拥有一颗率真透明的童心。
师:是啊,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冰心奶奶始终把“童心”和“母爱”作为她文学创作的两大主题。今天,我们只是初步接触了冰心,要想进一步了解冰心,需找来她的作品仔细阅读,细细品味,静静地沉醉于冰心奶奶爱的世界里。
(2)还原统整,再现文化图景——架设文化坐标的第二维度。
“入其境,才能知其义。”还原整合,就是把教材所呈现的知识信息还原到历史的情境里考察,让静态的文本信息变得厚重鲜活起来,在纵深的历史里获得高品位的文化支撑。《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不仅记叙了孔子带领弟子郊游的事情,它的文化内涵是儒家文化。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结尾处,引用了1982年美国时任总统里根在孔子2533年生辰纪念大会献词中的一段话:孔子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做人处世原则。师生饱含深情地朗读这段话,文化的回响激荡在师生的心灵里。
(3)生本设计,尊重儿童文化——架设文化坐标的第三维度。
①生本设计:引入时尚元素。《林冲棒打洪教头》里有两种意义上的“三”,第一个是洪教头与林冲初次会面时,林冲三次主动施礼,洪教头均不予理睬;第二个是林冲与洪教头过招,只三个回合,就把洪教头打得趴在地上。由此联想到“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在中国古典文学里,含有“三”的典故、话语构成了一种“有意味”的文学现象。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不妨安排这样的教学形式:同样是“三”,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关于“三”,还让你想到了哪些故事或成语?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选择同伴求助,讨论解决;选择现场求助,请求大家帮助;给老师提问题。
套用中央电视台知识类节目《开心辞典》的主持样式,在解决此类开放性的颇有难度的问题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参与的欲望。适时地利用一些时尚的流行语,打破教师固有的言语方式,给课堂吹进一股清新别致的风,轻轻地“叫醒”学生的耳朵。
②关注学习方式。在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借助网络环境,学生可以欣赏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如诗如画的美景,欣赏壮丽恢宏的交响乐,还可以欣赏中国民族乐团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的音像资料。为了便于学生学后交流,网络BBS留言板上提供自由发言的平台,教师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普通的网民,参与讨论,积极互动。师生共同创造出了平等民主的“网上家园”,从而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2.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
(1)在“词眼”处挖掘人文内涵。如《小镇的早晨》中:“……不时有一只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地钻出来,从河上轻轻飘过。”学生提出小舟在河上应用“漂”。通过讨论,学生感悟到小舟像在风中“飘”过,无声无息,不留痕迹,更能突出小镇早晨的恬静氛围。
(2)在“结题”处挖掘人文内涵。教学《“番茄太阳”》的结束部分时可设计训练:小朋友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太阳,你想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呢?先说后画,再把学生的话串起来,编成一首小诗。这样的训练是对课文的延伸和拓展,从而进一步丰满课文的人文内涵。
(3)在“模糊”处挖掘人文内涵。古诗《悯农》体现的是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而学生“见物不见人”,仅懂得了爱惜粮食。教师让学生再读古诗,思考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就会领悟到诗的主题。
二、沟通学科的相互联系,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
1.语文与美术
(1)将优美的“话”变成精彩的“画”。
教材中的《庐山的云雾》《台湾的蝴蝶谷》等课文都是描写自然景观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中认识了大自然的美,在朗读中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语言文字的美,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2)将精彩的“画”变成优美的“话”。
在进行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时,我不是枯燥生硬地说教,而是开展漫画作文征集活动。学生千方百计地去发现、去观察身边的榜样,用画笔和文笔热情赞扬榜样,强烈讽刺不良行为习惯。画漫画的过程是作文构思的过程,漫画塑造形象的手法独特多样,夸张、象征、比喻、拟物、对比……由于表达方式生动活泼,所以作文也异彩纷呈,特别有创意。
2.语文与音乐
(1)把“读”和“乐”紧密
结合。
教学《月光曲》之前,我先介绍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随后播放了有关的部分,让学生进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教学《卜算子·咏梅》一课,在结束部分播放了一曲《红梅赞》,点石成金,余味无穷;教学《我的黄油布伞》,讲到“偶一回头,我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时,播放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悠扬、真挚、深情的乐曲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
(2)把“曲”与“作”紧密
结合。
记得三年级的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我的妈妈》,我想先让学生到前面讲述自己的妈妈,可出乎意料,竟然没人举手。问了几个学生才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妈妈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精神紧张。于是我对学生说:“谁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通过唱歌,他们消除了紧张的情绪,我抓住时机问:“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同学们的兴趣和情感被歌曲调动,回答得头头是道。我便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的妈妈都很好,愿意把她写到作文中去吗?”他们连连点头。
(作者单位:江苏灌云县伊山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