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审美
2017-05-30唐开权
唐开权
在涵泳语文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隐隐觉察到直面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和鉴赏。以生为本的儿童立场,让我们始终把研究目光聚焦于儿童文化审美。
一、把握儿童文化审美的特征
爱美,是人的天性。也许,正是在对美的追求、理解、欣赏和创造中,人类文化得以孕育繁衍,生生不息,辉煌灿烂。然而,应当与语文教学相伴共生的文化审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干扰,多年来似有若无,或被混同,或被替代,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从不同理论视角论述语文教学重视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独到深刻,极有见地。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数次出现了“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享受审美乐趣”等相关表述。审美,以各种不同的样态进入,的确给语文课堂带来一抹久违的亮色。
儿童是涵泳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主体,他们充分享有文化审美的自由。儿童的文化审美,即使置身相同的课堂情境,面对相同的涵泳文本,也会因各人知识积累、学习经验、情感性格、志趣爱好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导致审美感受千差万别,审美表现迥然相异,甚至出现看似矛盾对立的审美理解。这时,对儿童审美差异的真正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教师能否做到 “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决定了涵泳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文化审美中儿童个体心灵能否得到净化和提升。
涵泳语文教学中,一方面强调对儿童文化审美个体差异的观照;另一方面重视儿童文化审美整体特征的把握。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我们在涵泳语文教学研究中发现,儿童文化审美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三:
1.审美对象的表象化。语言文字的描写和叙述,如果学生不需要太费周折就能感知到具体的人物、事件、画面等,容易导致审美的简单化、浅表化。涵泳语文教学,启发引导学生在自主、独立的语言涵泳品味中,超越对客观世界具体实在的表象依赖,上升到关注丰富深刻的语言世界,以“语言形象”为文化审美对象。
2.审美过程情绪化。小学生在潜心会文时一旦理解了感同身受的审美内容,会明显表露出波动不定的情绪,因此我们时常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感知到学生的笑和泪,爱和恨,悲和愁,课堂失控现象时有发生。涵泳语文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主体的“情境性在场”十分必要,能及时分析并准确把控课堂。
3.审美方式的碎片化。基于语言文字的文化审美,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渐进式次第完成的,根本无法像美术、雕塑等艺术作品那样获取即视性整体感知,语言文字的 “意义呈现”在时间节点上对语文学习主体而言,处于隔离和孤立状态。涵泳语文提出“建构内容耦合性情境整体”的主张,使分割的“意义碎片”实现审美的完整统一。
二、培养儿童文化审美的能力
自然审美是一切审美的基础和源泉。一个懵懂无知的幼儿,面对浩瀚无边的大海、巍峨险峻的高山、繁花似锦的春色和神秘莫测的夜空等自然宇宙景观,光影声色的刺激会引发他的生理、心理反应,但绝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当幼儿渐渐长大,具备一定的认知水平、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以后,主客体的相遇,才有可能发生自然审美。而当这些内容与语言文字密切关联,比如已經(或将要)成为文字表达的内容时,主体阅读(或写作)过程中,文化审美的出现才成为可能。审美需要能力,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涵泳语文是直面语言的高级文化审美。涵泳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能力,我们坚持从语言出发,植根于语言,最终回归语言。
构成文化审美能力的元素,错综复杂,交织难分。依据涵泳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我们深入思考分析了儿童学习心理过程和审美活动过程,逐步明确了小学生文化审美能力培养的重点,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力三个方面。
1.语感与文感结合,培养审美感受力。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性,有大,有小,有强,有弱,有疾,有缓,可分为“语感”和“文感”两类。从涵泳语文阅读教学来看,语感,依凭个人经验,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发生在主体接触语言文字的瞬间,是对文本局部(词句)微观的体会感悟;文感,是对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整体全息性的、宏观的把握领悟,文本的篇幅可能精致凝练如古诗三五十字,也可能洋洋洒洒数千万言。文感在语感的基础上形成,语感使文感丰满充实。语感与文感密不可分,涵泳语文教学把语感训练与文感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2.自主与合作结合,培养审美理解力。自主阅读,潜心会文,是涵泳语文学习主体独立开展的“细细审视”。儿童在接触文本的过程中,解读想象,理解文本,进入意境,文化审美如约而至。理解文本须臾离不开想象,沉寂的文字符号在想象中苏醒、复活,重获勃勃生机。
3.吸纳与表达结合,培养审美创造力。在涵泳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无论是阅读倾听还是写作说话,小到一个汉字的新颖理解,大到经典名著的独特发现,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体现了儿童潜在的巨大的审美创造力。涵泳语文教学,教师保护儿童审美创造的自觉,就是让儿童好奇的目光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自由探寻,就是让儿童发问的嘴巴不因我们的无知被禁闭,就是让儿童的心灵始终保持无拘无束的积极进取状态……
三、建构儿童文化审美的图式
康德提出并认为,图式是一种先验的存在,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后来,心理学家皮亚杰赋予图式概念新的含义,他把图式看作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在内的中介,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儿童文化审美图式的形成,是一柄双刃剑。从积极的角度看,稳定的程序结构、一般性的方法要求等,因为已经被学生理解、接受和熟知,形成他们“内在的知道”的心理图式,因而,他们在涵泳语文教学中,文化审美活动成为自觉。另一方面,儿童长期遵循审美活动的步骤流程,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容易形成隐性的心理疲劳,产生消极怠惰的思想行为,可能使文化审美流于形式。
仅就语文课程学习而言,儿童的文化审美内容越来越丰富,审美能力不断提升。文化审美图式不能永久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对此,教师应该顺势而为,应时而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新的文化审美图式的形成。涵泳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板块结构”模式“感受理解—玩味领悟—创造运用”迁移转化成“儿童文化审美的图式”,每个板块内容其实是动态的、变化的。字词句篇的文化审美,在不同板块(位次)、不同年龄(学段),听、说、读、写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目标要求螺旋上升,循环递进。
仅以“感受理解”为例。课标所列“识字与写字”的目标内容,在儿童文化审美的图式中,存在大量“空位”暗藏于“感受理解”的板块结构,等待审美主体挖掘、补充和完成。如“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开展文化审美:首先,汉字整体上的方正之美,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启人深思;其次,结构组合上的变化美,横竖的粗细,点画的聚散,笔画之间谦恭礼让;第三,藏神于形的含蓄美,形义结合,见字会意。
涵泳语文教学中的文化审美,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与语言文字的美好相遇,从自为到自觉,从理解到行动,作为审美主体的师生惬意地享受着其中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东关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