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告别浅表阅读,践行核心素养

2017-05-30马晓霞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月光曲语言文字语文课

马晓霞

反思当下的语文课堂,“教课文”“教内容”仍是一种常态。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们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语文课应该是“用课文来教(学)语文”,课文只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材料”,是“例子”,应该利用这个“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学习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理解传承文化,提升审美能力。

如何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变“教课文”为“教语文”,践行核心理念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制订目标,明晰方向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灯塔,决定着一节课究竟教什么、怎么教。教师要明确语文课是教语文知识、语文方法的,是要提升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应该从学习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角度出发。

平时,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存在各种误区。比如:教学说明文,往往上成科学课,忽略了说明方法;教学写人的文章,倾向于体会人物形象却忽略了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写事的文章,重在了解事件却忽略了作者是用什么顺序来写,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将说明事理的文章上成思想品德课,一味地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道理,忽略了作者是如何把事理揭示出来的;教学议论文,不断地让学生找论点、论据,却忽略了议论的方法。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一位老师确定教学目标为“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体会音乐的魅力,通过第9自然段感悟音乐的旋律美”。这样做,固然是在抓住重点段落学习,可是“感悟音乐的旋律美”显然已经不是语文课本该承担的主要任务了。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位老师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伽利略是怎样进行实验的,实验的结果怎样”。这个目标带着浓浓的科学味,如果按这樣的目标教学,就会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教学四年级下册《中彩那天》,一位老师的教学重点是“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可想而知,这堂课学生势必会不断地在“诚信”上下功夫,语言文字的感悟、运用能力又怎么会发展?

以上这些做法,重文本内容的解读和体会,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把语文课上成音乐课、科学课甚至品德课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必须首先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此同时,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升其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在设计具体的课时目标时,这一点也应该是我们首先遵循的原则。本节课学习哪些语文知识,掌握哪些语文方法,重点提升哪方面的语文能力应是我们考虑的首要目标。应避免把解读分析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体会人物形象等作为教学目标,尽量向知识、方法靠拢,向语言建构和运用靠拢。就上面提到的几个课例来说,《月光曲》的目标如果确定为“重点阅读第9自然段,感悟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把《月光曲》的优美旋律表现出来的”,则可引导学生关注在叙事中进行恰当联想的方法,并学习这种方法,这对他们今后进行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的欣赏,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是非常适用的表达方式。教学《中彩那天》,我们不妨从“关注人物的描写”入手,引导学生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现语文课的训练重点。

二、导练过程,设计路径

语文教学的一般流程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段讲读,重点感知—总结练习,拓展延伸”。这种流程让教师不由自主地去“教教材、教课文”。要避免这种现状,我们不妨按照“领会知识(方法)—指导运用”的步骤设计教学过程,即先通过“阅读”这条主线领悟课文中的知识方法,然后由教师根据自己的认识添加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实践运用。这样我们就会关注到文本中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分析课文内容”的现状,让核心素养落地开花。

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时,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重点感悟了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触景生情”,之后又引导学生想象作者在怎样的境遇里还会想到祖国,最后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作者对祖国的怀念。其实,语文课堂上常见的“读写结合”训练是个不错的方法。在课堂上,可根据课文特点挖掘写作素材,让学生动嘴说一说,动笔写一写。再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了荷花不同姿态的图片后,引导学生写句子:“我是一朵 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学生不仅感知到了叶圣陶先生笔下荷花的美,也会自己描述荷花了,甚至会描写其他的花了。

教学时,老师们可以完成这样的教学过程:第一步,带着学生学习文本写出了什么样的内容。第二步,回头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出这个内容的。年级不同,这两步的时间分配也不同。三年级,可以用三分之二的课时带学生走第一步,四年级可以一半对一半,五年级可以半课时讲内容,一个半课时讲表达。我们在学习习得阅读、表达方法的同时,要不断通过读写实践来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关注学习,终极目标

在语文课堂长期“分析课文内容”的影响下,学生学习语文的关注点也聚焦到了“课文内容”上,他们阅读一篇课文,往往考虑的是“课文讲了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篇课文从几方面来写的?讲了几个事例?从这篇课文中我又了解到了什么新奇的知识?”等,仅仅关注课文内容,对课文的表达方式却关注不够,不去思考自己从这篇文章中能学到什么方法,有哪些表达方式是自己可以借鉴的。

语文学习要注重阅读,教师很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兴趣有了,却发现学生的阅读一直处于浅表层次——关注故事、情节、情感的感悟。学生乐此不疲地谈论故事情节、故事人物,却仅仅是因为曲折、精彩,不能站在更深的层次赏析、评价。究其原因,都是“内容分析”为上之故。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必须要引导学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语文知识和方法,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中都得作必要的引导,对预习什么、怎样复习有明确的要求。不能单纯地写写生字、背背课文、做做练习题就算完成了语文学习,而应在分析课文特点、写课文赏析、对比阅读同类课文、仿课文(片段)写作等方面下功夫。长期坚持,学生不仅学习语文知识,发现语文表达方法,而且建构个性化表达,最终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咸阳市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月光曲语言文字语文课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可怕的语文课
“读”好《月光曲》,教出语文味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月光曲
月光曲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