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2017-05-30李旭

科技风 2017年17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课程设置

李旭

摘 要:港口航道和海岸工程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工作越来越重要,我们国家开设了创新实验区,着重培养创新性人才,针对现今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和卓越工程师应有的品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港航专业在这种理念下,培养港口航道和海岸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主要的课程设置培养体系。

关键词:港航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设置

近几年,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工作,在土木工程专业上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探究工作已经开始实行,也提出了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实施方案。但是不能仅仅关注土木工程的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当今港航专业也有着突出的发展,相关的产业更是发展进步,所以港航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也应该被重视起来,一些教学工作的相关内容应该形成一种培养体系。

一、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

海岸工程和港口航道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培养出人格健全和具有突出个性,并且拥有水利工程专业的科学知识的卓越工程师,进而能满足海岸工程和港口航道相关工程需要专业技术的要求。这样的人才的基础实知识要坚实,眼界更加的宽阔,鲜明的性格,创新思维丰富,建筑工程的技能要非常突出,综合性能必须是优质,水利工程知识面丰富,水利工程技术过硬,工程施工的实际经验丰富,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实力。

了解到了培养工作的目标,进而可以确定培养的标准:

(1)社会使命感是第一标准,工作中需要有强烈的工作道德,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够积极地承担起社会和工作以及生活环境中的责任。

(2)水利工程专业知识,水利工程的专业技能,这两面必须要认真学习,知道现今水利工程的情况,并且还能探索水利工程未来发展的趋势。

(3)能够使用水利工程的技能可以符合高级工程师级标准,在实践工作中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继而进行分析问题,使用科学思维方法,去处理问题,有比较强的创新思维。

(4)工程的生产方面和运作方面, 要积极的参,使其构思、设计、运行以及实现等环节更完善。

(5)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交流能力,培养的目的要细化,实习工作的程序要具体化。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下课程体系的建设

(1)依据的原则。

a.公共基础课程方面。

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英语和计算机以及数学,基础知识是保证学好其他知识的基础条件。保证学生有非常扎实地掌握英语的理论知识、英语阅读知识,提升英语的表达能力,这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交流的更加顺畅,计算机能力培养也是为了今后的实际工作需要,还要确保让学生使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去解释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建立出工程的数学和物理模型,拥有基本的求解能力。b.专业课程方面。

港航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完全达到专业的认证要求,设置的专业课程要能对该领域发展最前端进行体现,主要核心专业课要为该专业自身特点的体现,并突出显示出该专业的优势,如果具体的情况可以,需要在企业现场开展讲解工作。选修专业体现出去培养学习者能力,需要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企业的需要,然后进行比较灵动的设置。c.能力拓展课程方面。

需要设置一些其他方面的课程,一是经济管理,二是法律类的课程,如果可以还能设置艺术文化类型的人课程,以供学生们去选择,进而可以培养学习者人文素养、科学的精神、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习者综合素养,通过不同的途径,拓宽他们在人文方面的知识和社会方面的知识。d.实践教学方面。

设置实习实践、科研训练实践、工程实践、课程设计实践、企业实践、毕业的设计和论文撰写等等,让学生能对专业工程更加了解,会综合运用学到的工程理论,使用专业技术和现代化的工具,提高各种面对实际工程出现问题的技能,通过实验,进行分析计算,最后解决工程问题。

(2)课程的设置。

课程设置的总体要求是培养出的人才要是“基础要雄厚、口径要宽、能力要强、素质要高”,就突出显示出了,课程主线是工程实践相关能力的培养,课程的核心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进而逐步并且系统的去提升工程实践的能力,提升创新的能力,同时,课程划分了几个层次,是通用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学科的大类专业的基础教育。

实际中培养方案课程的设置包括了基础的课程群和专业的课程群相关的教育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进而能研究性和实践性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識,逐步性和系统性提升工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课程设置内容可以是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包括体育、英语、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课程、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等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水温实习、水利工程地质等等;专业课程的内容包括港航流体实验、港口及海岸工程、水运工程施工技术的讲座等等。选修课程的内容包括专业选修课、人文与科学类素质教育,以上内容均为简要举例,没有做更详细的阐述,要依据具体情况实际设置。

课程体系在建设时,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工程的实际应用进行结合,例如:对于“河流动力学”与“航道整治”的融合,可以将其结合为“河流动力学与航道整治”。此外,交叉的内容要注意,具有紧密联系的课程整合也要引起高度重视,防止在课程内容上出现重复现象,课程内容的衔接性要良好,例如:对于“港口规划与布置”与“港口海岸水工建筑物”以及“海岸工程”,我们进行融合时,可将其整合为“港口及海岸工程”;再比如,“水运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对于这二者的整合。可以将其融合为“水运工程施工概论”,而且,充分的落实校企合作的方式,校方应与合作的企业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有效的开设“工程施工、检测及维护”、“港口、海岸工程设计案例”、又或者是“工程管理”与“航道工程设计案例”等方面的专题。

三、结语

港口航道和海岸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的建设工作应受到重视,培养体系应该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重视到校企合作带来的优势。不断探索培养体系的优化和改良,为国家港航产业培养出更多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人才,进而满足企业以及行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匡翠萍,宋竑霖,刘曙光,钟桂辉,沈超.卓越港航人才培养与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02):196199+209.

[2]陈杰,黄文卫,蒋昌波,韩时琳,陆浩.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4647+80.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课程设置
关于船舶与海洋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考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羽毛球课程设置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