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

2017-05-30刘畅边伟

科技风 2017年17期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

刘畅  边伟

摘 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就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在开发利用时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应及时发现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和治理措施。公路建设作为重要的市政工程之一也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本文首先对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目的和影响因素进行介绍,其次分析了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对原生态环境和功能进行保护的行为;或者是对已经被破坏的环境继进行治理的行为。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我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我国公路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分析和评价公路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制定有效的措施避免公路环境污染,保护公路生态环境,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项任务。

1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1.1 环境影响评价内涵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对于开发建设项目、公路建设项目、区域性开发项目和计划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政府有关部门和规划人员可以通过环评报告来掌握环境信息,将项目建设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对于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二是施工噪声对附近环境敏感点造成的影响评价;三是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价;四是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1.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在公路施工开始前,需要对不同建设方案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建设项目未来对环境的影响范围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预测,并根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选择对环境影响较低的方案。为了更好的降低公路建设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并且为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环境管理的依据和方法。

1.3 公路环境影响因素

一是公路建设时如果没有科学的选择施工线路,则可能造成对生态红线的破坏或者占用农林用地、保护区用地等生态服务用地,并且对原有植被造成破坏。二是道路在开挖时,由于原始生态系统的表面土质较为脆弱,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保护,严重时可能引发自然灾害。并且道路开挖对水质的影响较大,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三是工程设计如果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则可能会环境造成污染,尽量在设计是充分考虑土方平衡并合理进行安排,但在实际的施工现场还大量存在建筑废物和垃圾,会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四是随着建设用地的增大,可能造成耕地量的降低,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公路建设后也会对附近区域的农业和渔业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公路建设后车辆的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也较为严重。

2 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措施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需要符合以下原则:一是要因地制宜;二是控制和防治不利影响因素。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如下:

2.1 公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是公路建设选择线路时,应尽可能的保证道路的直行,尽可能不涉及生态红线区或自然保护区;二是对于高速公路沿线附近,应合理的设置沟渠、边坡和排水沟;三是如果公路建设需要进过湿地或森林,应考虑有效的措施,避免动物进入高速公路引发交通事故,同时还应保护原始水环境和浅层地表水;四是在公路建设穿越河流湖泊时要避免车辆行驶中将废弃物扔进河流湖泊中;五是在公路建设穿越河流和湖泊时,需要架设桥梁,但施工过程中不得破坏原有水流状态。

2.2 公路施工和营运期噪声防治措施

对于公路规划和线路选择时,还应尽可能的远离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和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区。通过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降低噪声的污染。充分利用树木、绿化等进行噪音的隔离和吸收,达到自然降噪的目的。对于施工地区距离公共建筑等噪声敏感区较近时,要合理的安排时间,保证在居民休息的中午和晚上噪声量符合相关要求,并且施工单位需要安排好施工工序,避免在中午或者晚上等时刻,产生较大且连续的噪声影响居民休息,同时,对于噪声敏感地区应禁止大型车辆的通过。

2.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充分利用施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特点,在公路两个种植植物来净化空气和阻隔沙尘,对于公路中间的隔离带区域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同时植物的种植应保证植被多样化,通过种植树木、灌木等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并将减少悬浮颗粒物。

2.4 水污染防治措施

对于施工车辆应避免车辆超载、滴撒泄漏对水体造成污染。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公路施工人员的生活区污水、车辆排放污染等,都应经过必要的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不能将污水直接排放到地表或附近水体。

2.5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制度

严格执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后评价制度,保证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6 贯彻环境保护方针和原则

需要认真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 方针,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合理应用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2.7 强化环评人员的培训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编写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環境影响评价管理人员环保意识,组织学习国家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学习。做好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因此产生较多的公路环境问题,为了保障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提高我国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丁美林,李宪生,张群.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措施探讨[J].城市建筑,2013(08).

[2]庄作侠.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8).

[3]刘宏波.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J].林业建设,2005(03).

作者简介:刘畅(1982),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猜你喜欢

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农村公路建设服务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思考
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分析
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在养护工程中的运用
互联网+时代以项目引导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探讨
公路路基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要点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