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开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研究

2017-05-30蒋丽平

高教学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蒋丽平

摘 要:文章基于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尝试探索建立商务英语专业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机制。其次,针对于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应用能力难以直接胜任职业岗位需求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途径、校企共建课程的内容及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商务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9-0036-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Business English talents from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Business English curriculum,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curriculum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tr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applicable ability of Business English talent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accordingly, the main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operative establishment of the curriculum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have been put forward.

Keywords: applicable talents cultivating; cooperative patter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 business English major

引言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不断深入,国际贸易业务将不断大幅增长,对商务英语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再加上现有企业的扩张与人员更新,外贸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将日益增大。全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将商务英语作为一个专业开设或将之作为一个方向开设在英语专业下。国内的高职院校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高职院校更侧重应用技能型,而用人单位也将“应用型”作为人才选拔的一个重要维度,需要的是能“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如何进行课程开发以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是每个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校都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本文将探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逐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为用人单位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一、应用型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开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背景

国内的许多高职院校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动手能力,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理论和整体素质能力的培养,这反映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上,有的院校百分之七十的课程全部开设为实训课程,剩下的课程除了教育部门规定要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外,基础理论课程几乎接近零,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和整体素质不利。尤其是对不同水平的生源来说,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整合,课程体系缺乏实践环节等问题,不利于因材施教,导致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定位出现偏差。课程建设是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教育教学基本建设任务之一。

校企合作开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需要将学校、企业和行业有机结合,整合有效资源,互补优势,然后不断优化课程设计、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不断改善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零距离”就业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二、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课程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应该贯穿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个流程,维系着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根本上看,课程是一切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出发点;从内容上看,共建课程是校企合作的中心。实施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共建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为地方区域经济建设输送具备一定商务知识、商务操作能力且具备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的突出特點是比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相协调构建专业课程。但就目前来看,如果完全由商务英语专职教师或专家来承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很容易导致课程建设偏重于学科理论知识,导致培养的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弱,缺乏应用性,出现培养的人才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的情况;另一方面,课程建设如果完全参照用人单位需求,可能会导致课程体系的设置偏重实践技能,往往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必将导致专业课程的教学变成了职业岗前培训课,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不一致。因此,只有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课程,积极利用校企双方的各自资源优势,才能培养出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以实现毕业生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工作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保证

目前, 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在实践教学理念和环节、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学体系等方面与综合性大学或者理工院校的同类型专业都不一样,而且与其他学科也有比较大的区别。从商务英语学科特点看,理论教学是专业学科教学的主体,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支撑,二者应紧密结合,相互协调。从课堂教学来看,没有实践教学的支撑,商务英语类课程就显得很空洞,缺乏实践与应用的土壤,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就无教学质量可言。有些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类专业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本身实践教学课程资源不足,无疑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我们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课程, 在不增加新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引进企业课程资源, 帮扶专业建设,改善教学条件, 结果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从而使整体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共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制定多元化、多层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各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时,需要充分研究、听取企业、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再结合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自身的办学条件,最后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在教学知识目标的构建上以“能用、适用为度”,在构建能力目标上注重人才的商务应用能力的培养, 即商务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满足多元化及个性发展需要的校企合作课程模式

课程模式理应符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需要构建由教学、职业技能和综合人文相结合的校企合作课程平台和多样化的课程模块,并整合“知识面比较宽,应用性较强,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多元、多层次的课程模式,这是应用型高校建设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具体操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构建校企业合作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既要考虑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充分体现职业技能化和应用性,又要注重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体现多元化、多层次性、发展性。基于此,结合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特点,我们需要构建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三大校企合作课程内容:(1)专业知识内涵;(2)专业能力内涵;(3)综合素质内涵。此三大模块相互交织,互为一体。

2. 设置多样化校企共建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是指将各种不同课程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在一起供学生进行选修的课程的集合体。应用型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共建课程需要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构建课程模块,构建过程中要体现多元化、多层次性,以满足学校综合素质、专业教育的综合需要,同时又满足用人单位对实际工作岗位操作技能的需求。

(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是各个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需要各大应用型院校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主动迎合用人单位需求,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动力。應用型商务英语专业可以联合专业岗位接近的企业或岗位,并基于校企资源整合,初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这是应用型高校实现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具体有以下几种体系:

1. 构建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

应用型高校在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上与普通本科院校是不一样的。我们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紧紧围绕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这根主线,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设计,以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职业素养方面比较高,而且从应用实践能力上要高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从而走出一条具有应用型高校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2. 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基于校企合作,充分发挥高校与用人单位在理论和实践的各自专长进行课程建设,构建以商务英语专业技能操作和综合性职业素养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不同的内容模块设置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根据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基于课程设置选择实训项目,整个环节要争取突出应用性。

3. 优化实践教学

采用课内实践+校外基地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是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关键。具体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实践教学优化:首先要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化;其次,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过程仿真化;再者,实践教学手段信息化;最后实践教学过程实现一体化;

在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中,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应立足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和毕业生个体的需求,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制定全方位、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既能满足职业多元化需要,又能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校企合作课程模式及实践教学体系。

(四)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传统高校的师资存在重语言轻商务的倾向,此外,还存在既懂语言教学规律,又掌握岗位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需要通过校企合作途径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培养。首先,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提高教师的岗位实操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协议,为教师和企业合作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努力通过横向课题研究平台补充和提高教学内容。其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优化师资结构。高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岗位实操能力。最后,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企业有管理和实操技能的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四、实现途径

(一)加强“引校入企”力度

引校入企指的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基地,引领学生进入企业内部实操环节,同时邀请企业能工巧匠、高级管理者等到学校进行讲课或者课程建设指导。此过程需要双方密切配合,尤其是学校需要长期坚持并采取有力措施监管到位。与此同时,高校还可安排教师到企业内部进行实地学习,从而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就能够将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使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实行“项目共建”加强校企合作建设课程的能动性

高校是实行“校企合作”的主要推动者和促进方。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能否产生积极成果,主要看专业建设方力度够不够。因此采取一些积极有力措施促进双方共同努力并发挥企业积极能动性尤为必要。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项目共建”的形式调动企业的积极能动性。所谓“项目共建”指的是由专业建设方拟定一个校企合作课题,双方共同出资并共同选派人员参加建设,在此过程中,专业建设方可以为企业的品牌或产品免费在学校宣传提供便利,并可以为企业方提供优秀的实习生或毕业生。通过“项目共建”将双方利益绑定在一起,可以无形中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共建专业课程提供了保障。

(三)通过相互挂职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

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高校可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将企业的“能工巧匠”或企业管理人才等引进或聘请到高校,目的是进一步完善并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具体来说,在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课程过程中,高校可以积极引进既具备牢固商务理论知识又具备企业实操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使师资结构更趋合理;其次,通过签订协议,高校可安排部分骨干教师到企业内部进行挂职锻炼,使这些专业教师能够对企业内部的操作和运作流程更加熟悉,从而获得第一手实操经验,最终有效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在企业挂职过程中,这些教师应当由学徒开始工作,跟随老员工进行学习,了解各个岗位的具体需求,并注意将这些需求与商务理论进行融合,以完善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丰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内涵。

五、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的意义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开发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是立足应用型高校办学属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为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课程体系设置依据和理论基础。首先,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了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根本特点,迎合了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次,以企业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培养的人才可以真正满足企业的需求。

实践证明,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将更强;课程目标设置更为明确,直接指向职业岗位需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课程实施体系,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或方向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商务英语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将紧紧依托泛珠江三角珠地区以及其他沿海地区各人才市場和相关外向型企业、商务英语专业在校教师等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校企合作课程建设的实际状况,并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加以调整和优化,以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本研究提出的校企合作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可以为应用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培养出更多符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程郁,李红梅.论校企合作式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学校学报,2010(4).

[3]黄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3(2).

[4]罗焰,黎明.地方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M].成都: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

[5]刘春丽.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5).

[6]张金标,胡慧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0(1).

[7]汪先锋.“政校行企协同、课岗证赛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特色建设为例[J].高教学刊,2016(16):27-29.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