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民间舞《喜金秋》对左权小花戏的发展

2017-05-30袁秀鸣

大东方 2017年2期
关键词:左权发展

摘 要:起源于山西省左权县的左权“小花戏”,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流传在我国民族舞蹈的历史长河之中。本文从从融入芭蕾元素的创新性、大幅度的舞姿与之前的对比性和与时俱进的音乐三个方面论证了其对小花戏的发展。

关键词:左权“小花戏”;发展

左权小花戏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左权县地处山区之中,地势偏僻,交通不便,但是这里的人们好学崇礼,喜爱歌舞艺术。人人爱唱且爱创编,民歌极为丰富,每逢过节或祭奠时人们都要闹社火(即红火),其中“文社火”即为歌舞表演。万年辽州志记载曰:“辽居太行山巅,万山深谷之中,迂回曲折,绵延百里,商贾不通,舟车不至。虽然穷乡僻壤,而比户弦歌,文风颇盛。”正是在左权县这样浓厚的民风背景下才衍生出了今天的左权“小花戏”。

山西是最具有特色之一的就是左权县的小花戏了,舞蹈剧目《喜金秋》是左权“小花戏”众多的舞蹈剧目,也是较有代表性的剧目之一。左权“小花戏”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的历史阶段,首先,在抗日战争之前(1943年以前)的“小花戏”主要是自娱自乐的传统“小花戏”,在抗日战争时期(1943-1949)的“小花戏”主要是服务抗战的,积极宣传全民抗战、鼓舞人民士气的“新花戏”,到解放后(1949-1976年)的小花戏则是内容大于形式的花戏,它的主要任务和创作的对象都是广大的基层文化活动爱好者。最后是新时期的“小花戏”(1980-今)这一时期的“小花戏”在形式上大胆的突破与借鉴,内容上向传统适当的回归。《喜金秋》则是创作在解放之后,新时期的“小花戏”之前。这一时期广大人民都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主要任务也从积极抗战转变到大力发展生产劳动力上,所以“小花戏”的创作和产生都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劳作,它主要表述了农民在丰收时节的喜悦,形象生动的表现了丰收时的景象。

一、融入芭蕾元素的创新性

首先传统的小花戏主要是表现人们的一些日常生活,所以它的舞姿多是较为生活化较为随意的。而在小花戏剧目《喜金秋》在舞蹈步伐之中加入了有关芭蕾舞的脚下动作开、绷、直的舞蹈动作,使人看起来更加的修长挺拔,观众也更加赏心悦目。再次加入了芭蕾力量的风格特征,舞者完成动作的难度大,体力消耗也很大,但观众看起来却十分的优雅。总体来说,是柔美中透出力量,讲究精准的动作,饱满情感的表达。在《喜金秋》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历史时期的简述中可以得知在当时的环境下我国刚刚解放,正在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舞蹈也被位列其中,小花戏正是利用了这点优势在其已有的传统舞蹈步伐之上吸收借鉴了来自国外的优秀舞种芭蕾舞。在吸收借鉴了芭蕾舞步伐轻、快等好的方面之后小花戏的舞蹈步伐有了更加明显的改进,脚下的步伐变得轻快活泼,使观众看起来舞姿更加的优美。加入了芭蕾元素的左权小花戏,与之前的相较进行了更为深刻的诠释,以中国民族风的手法与西方芭蕾元素相结合,使左权小花戏在舞台的感觉上更加有感染力,在视觉效果,人物造型以及舞蹈技术上都带有强烈的震撼性。

二、大幅度舞姿与之前的相比性

舞姿的对比性是比较关键的一种。舞姿就是指演员在舞蹈时的姿态。舞蹈《喜金秋》都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舞蹈演员来进行演出,这时的舞姿在与原先的传统的小花戏的动作舞姿相比就更具加的优美,更加的具有欣赏性。(如图)其次舞姿的创新的对比性还体现在舞蹈演员的不同上,传统的小花戏都是由年纪在十二岁左右的小孩进行表演,他们在身体语言和动作的舒展度上都达不到现在的从小经过专业训练的舞蹈演员,所以在舞姿上现在的舞蹈演员在舞蹈时的姿态要远远优美于传统小花戏的演员。

三、与时俱进的音乐

在音乐方面《喜金秋》不仅含有传统小花戏的唱词部分还加入了符合当时社会历史时期的歌词,采用了新的演奏方式由音响放映,不用演员一边唱一边跳,演员在专心舞蹈的时候能够将舞蹈表演的更加精彩。在原有的唱詞音乐节奏中通过后期的音乐制作加入音效使节奏更加的清晰明显,在歌词的编写和修改上更加的贴合人们群众使音乐能够朗朗上口。小花戏的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创新,在除了前奏之外还在一些舞蹈剧目当中加入了独舞的音乐,当带有一些特定情节的舞蹈动作推向高潮时乐曲就会转变拍子,随之舞蹈动作也会随之变化,成为跳跃性更强的舞步,充分的体现了音乐旋律的时代性。

四、结语

从《喜金秋》对“小花戏”所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得知:不论是任何民族、任何地区的传统文化,舞蹈都是需要不断地发展的,但也不是直接的、单一的将原有的文化毫无保留的继承,而是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任何的传统文化都有它好的方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我们要将那些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老旧的观念思想剔除出去,同时不断地融入新的值得学习的符合现代社会观念的东西。在不断融入新的观念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习一些其他的优秀文化,在学习其他的优秀文化同时肯定会发现一些其他文化中的优点,可以将这些优点通过转化、借鉴来运用到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发扬光大,未来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的力量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1.

[2]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3]田彩凤,王九筛,李华平.山西民间舞蹈学[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10).

[4]樊淑敏.左权小花戏的形成时间和繁荣原因考[J].《晋中学院报》,2006(5).

[5]田洁.左权小花戏的艺术特色[J].《科学之友》,2007(3).

[6]王占文.流转千年的歌舞[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7]袁禾.大学舞蹈鉴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李海燕.太行山上的奇葩-略论左权小花戏的艺术特色[M].北京:汉文哲学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袁秀鸣(1993-),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舞蹈,研究方向为舞蹈学。

猜你喜欢

左权发展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国内最大的乳胶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左权
左权:『人民是水,我们是鱼』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左权将军的家信
唱响红色左权 点燃太行激情 左权民歌汇·2019国际民歌赛盛大启幕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