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信息交流系统”:对教育教学之信息化的一种哲学思考
2017-05-30田志宇宋君修
田志宇 宋君修
摘要:在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之信息科技硬件的更新换代时,要先行地从信息意识、信息思维的维度上革新教育观念,在教学中树立信息交流的意识,系统地研讨和探索新的信息交流的授课方式。因为授课方式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是某个教师的授课方式的问题,而且多是整个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的系统性问题。授课方式应该以师生的信息交流关系为基础,依循“语言-信息交流系统”的信息交流机制,调节与改善学生的“心理疲劳”,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方式;“心理疲劳”;“语言-信息交流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2-0082-06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2.016
教育的发展,教育体制是基础,教育观念是首要,教育政策是灵魂,人才培养是核心,教学(或授课)方式是关键。教学(或授课)方式的革新与进步又必须相应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走与社会发展大趋势相适应的道路。尤其是,在当今的现代化科技化大势所趋、数字化格局已然形成、信息化局势全面网罗的情况下,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或授课)方式正处于深刻的大变革之中。教育正在走向信息化的深水区。
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必然带动与之关联的一系列领域、理念、原则、方法等趋向于信息化大趋势。这就涉及到教育观念和教学(或授课)方式的信息化问题,比如师生关系、交流的载体(如语言)、信息交流的系统机制、人的知觉能力在教学中的反应等等。本文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着重以信息意识、信息思维和信息观念意义上的信息化为中心线索,综合地反思与逆向地总结教育教学的问题与经验,系统地探讨与教学方式相关的信息交流机制及其实现形式,对于摆正相关研究的偏斜和片面,全面、真实、系统地反映教育教学问题和师生关系具有不可忽视的前瞻性和方法论意义。
一、问题与反馈
(一)信息化:现代信息社会中的教育走向
现代是一个信息大融合、信息科技大繁荣和信息知识大爆炸的的全球化时代。现代信息社会是一个集现代化的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于一体的,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形态。电话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以对现代信息科技的大综合、大统一、一体化为表现形式的大数据(例如贵州的大数据战略)等等都为信息化大发展铺平了道路。信息化早已在现代信息社会各领域里遍地开花。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深深地根植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社会大发展背景中的教育领域内部自身革新与发展的现象。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走向和必然结果,俨然是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常态。这种新常态开启的“信息化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它具有传统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平台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和功能优势。
对信息时代的教育而言,走信息化之路,进行信息化研究,发展信息化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促进教育现代化,已变得尤为迫切。一般来说,学界多把教育信息化定義为: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教育领域中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的科技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信息科技来推动和实现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实,不能简单地把教育信息化理解为只是教育与信息科技方面的关系。教育信息化还可以从现代的信息意识角度上来进行认识和研究。教育资源是一种信息资源。教育信息化便是具有“教育”属性、“信息”属性、“技术”属性和“观念”属性的资源整合过程。对教育资源本身、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进行信息化地思维和理解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言以蔽之,本文阐释的信息化实际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现代信息科技意义上的信息化,一是指信息意识、信息思维、信息观念意义上的信息化。
(二)信息化教育:教知识与育文化
一提到教育,我们总会不经意地联系到两个概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偏重于知识教学,素质教育偏重于文化教学。确实如此,因为教育本身就包括着知识与文化(人文素养)二元的辩证的对立统一。知识与文化从来都不应打等号。可问题是,应该如何把握好教育本有的二元性的对立统一呢?走信息化之路,发展信息化教育是统筹兼顾教育本有的知识与文化的二元性之对立统一关系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值得尝试的一条出路。择要而论之,其作用和意义具有如下几点:
首先,信息化教育本身在对待知识性的东西和文化性的东西时事实上是没有任何偏见的,它可以以同等的信息化条件将二者转化为信息资源并传输到学生手里,全权交由我们学生本人进行按需所要的权衡抉择。其间,可以避免家人、学校、教师和社会等外人的人为干涉,完全由学生自己支配兼具知识性和文化性的信息资源。这种全新的教育形态能够较大程度地弥补传统教育观念的缺陷之处。
其次,信息化教育的价值导向观念是全面性和系统性的。信息化教育的价值导向是: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正如陈寅恪先生为海宁王静安先生所作之纪念碑文中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信息化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的人才为最高的价值导向。
再次,传统中“知识大于文化”、“知识等于文化”和“知识小于文化”的教育观念都是有偏颇的。知识只是一定文化的载体,并非文化本身、亦非文化的全部。文化本身就是价值(的)。文化也自然而然地意指着价值。作为人而生存,没有知识我们将不会拥有智慧,没有文化我们将不能德化而成人。惟有知识和文化的平行、全面发展,才能承担起信息化教育的内在要义。信息化教育可以担负起平衡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偏差的重任。
最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当下我国教育中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的难题。我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精准地点出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任何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都应当以此为指导原则。信息化教育之旨归,就是如其所然地那样使主体亲身获得知识之聪慧与容受文化之熏陶,真正使得“求真—真人”的教育本质和根本目的得以反映和实现。
二、教学与信息化
(一)教学的信息化
在信息化的不可逆转之态的影响下,信息化教育必然地要落实到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去。由此,教学的信息化将直接现实地呈现出教育信息化领域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软硬件上的统一效果。这一统一效果的质量高低取决于教育教学的主客体两方面,或者说是教师、学生、教学硬件设备三个基本要素的协同配合。这两方面的协同配合有两层含义,既指主体(师生)与教学硬件设备之间的协同配合,又指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同配合。诚然,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互动交流是教学的信息化问题的主要关注点。
从教育与信息科技方面的关系来看,教学的信息化是指主体的人和客体的教学硬件设备之间的协同配合。作为客体的教学硬件设备是无意识的人造产品,是不可能主动性地与人进行信息交流的。因而,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人利用意识来控制、协调和应用它们,才能达到一定的目的和效果。不管是知识性还是文化性的东西都是可以通过科技产品、科技工具将其碎片化为信息流体而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目的的。教学的信息化离不开主客体之间的协同配合。
从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观点的向度上讲,教育教学是将特定的知识或文化内容转化为信息并通过语言符号进行交流的过程。“教学”一词由“教”和“学”两个字构成。这表示,教学的信息化包含着两个方面,即“教”(授课)的信息化和“学”(学习)的信息化。此二者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整体中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师生两个主体间的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信息化过程。首先,教师就是一个信息源,生产和传输源信息。教师通过自身的肢体行为、意志、语言、情绪等,以及教学硬件设备把教学内容以信息的形式传输到学生的感官知觉和意识中。其次,我们学生就是一个信息终端,接收和处理由教师所生产和传输的信息,从而获取源信息中有效的元信息,最终实现信息应用。教师的信息生产、传输的过程就是“教”的信息化,而我们学生的信息接收、处理、应用的过程就是“学”的信息化。
(二)新型师生关系:信息交流关系
从以上对教育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的简要分析中可知,教师与我们学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已然发生变化,并被现代信息社会定义为一种信息化关系。这种师生之间的信息化关系不是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才发生的,它而是从师生关系确立始就已经出现的,只是以前的人们没有从信息哲学的观念意义上来看待师生关系。准确地说,师生之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交流信息的活动。即言外之意是说,就其具有信息化的特点而言,师生关系的实质就是信息交流关系。
其实,“中国的师生关系可以从孔子说起”。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就是对师生关系本身的确定。儒学作为一种学问和思潮,孔子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的关系最初都是一种原始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它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特殊的交际关系,但是,师生之间的新型的信息交流关系除此属性之外还具有新观念、新形式、新问题等特点。用新的信息思维、信息形式对师生关系进行教育的、信息的和观念的界定,才能对师生关系作出更系统的判断。师生的信息交流关系是现代信息化教育教学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和突破口。“師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情景,影响着最终的教育成效。”教育工作的效果,重点在师生关系上。研究好了这一关系,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在教学硬件设备上的潜能也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出来。
三、授课信息与语言交流
(一)信息与语言的关系
信息与语言的关系是一种本质性的关系。语言符号具有某种“信息结构”(Information Structure),它是语言符号的信息联通机制:信息内容+信息介质+信息效率。它暗示: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其内里隐藏着一个信息交流的系统机制,该机制起到系统性地关联和通达各种信息的功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用来进行传播和开展思维活动的有效工具,一切非语言信息符号都以语言信息符号为基础。实际上,人活在语言中,人不得不活在语言中,人活在程式性语言行为中。因此,语言在信息传播符号系统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语言成了人与信息流之间相互通联的关键媒介和必要载体。“人—语言—信息”的通联结构内在地表明了语言与信息的本质性关系:语言←→信息←→真相。
首先,信息本是元语言。没有信息内存的语言是不存在的。信息一词的含义不能与计算机或通信领域的概念所指相等同。本文所提的信息概念多是——在哲学意义上来谈——指一种以语言符号为通联媒介、将通联内容碎片化为元语言的信息流体。信息本身就是语言的一种基本单位——元语言。“语言←→元语言←→信息”结构表示的就是这一层面的含义。
其次,元信息就是真相。凡语言皆是“信息的语言”。“信息的语言”必定是有有效的元信息内存的语言符号系统。语言传达的信息有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两类。无效信息对人们的正常信息交流起制约性的消极作用,有效信息即元信息是人们正常的信息交流活动中必须准确传达的“真相”。
最后,综合起来,上述的语言与信息的本质性关系还可以以关联的链式结构表达,如图1所示:
(二)“语言-信息交流系统”
所谓授课方式,无非指的是师生在上课期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其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行为,只不过它突出了主客体的信息性质和信息化关系。教学活动所呈现的信息交流活动是与日常交际活动没有本质区别的“语言-信息交流系统”。只要是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活动就必定会在“语言-信息交流系统”中发生。这是“人-语言-信息”的通联结构的客观的内在规律和实现形式。“语言-信息交流系统”表明,教学信息交流活动本身具有四个基本要素:教师,语言,信息,学生。它们把“语言-信息交流系统”分化为四个子系统,如图2所示:
在四个子系统中,只有子系统一与教师有关,而其他的都与学生有关。这客观而现实地反映了学生在教学信息交流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占主导,教师为辅助。意思就是说,无论教师授课时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以学生为参照物,因为学生在整个教学信息交流活动中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处理完三个不可间断的信息通联程序。不以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为指导前提的授课方式都是无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
因此,由图2中四个子系统可以得出“语言-信息交流系统”整体的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语言-信息交流系统”体现了教师、语言、信息、学生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整体性、系统性、条理性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所展示出来的统一体就是围绕着语言与信息的关系而形成的系统结构。可以说,“语言-信息交流系统”是教师与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和进行信息交流的基本框架。
四、“心理疲劳”与教学质量
(一)信息交流中的“心理疲劳”
在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语言信息交流最易发生、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教师总会想当然地以为学生是在与自己完全等同的条件下进行信息接收、信息翻译活动的,能够正常地依照着自己的设想来处理或翻译所接收到的信息流,并且有相当的信息能力去作出正确而有效的信息选择。其实不然。就我们学生来讲,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智力、情绪等在天性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切不可一概而论之。再者,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下对同一信息对象的认识也会有选择性的差异。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信息交流中常常会产生心理学医学上所谓的“心理疲劳”(Psychology Fatigue/Mental Fatigue)现象。
“心理疲劳”现象既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又是人的知觉能力在心理上的表现或反映。课堂上的“心理疲劳”影响师生之间的教学信息交流。我们学生正是处于各种心理问题易发、高发的时期,而课堂上的“心理疲劳”现象必须得到有关教师、心理专家的重视。学生对上课的厌烦、课堂的恐惧往往不是单个因素诱发的,而是多个因素共同导致的。首先,授课教师个人的学识水平、品性修养和言行举止影响着个体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审美态度,若学识水平低、品性修养差、言行举止不当,那么就较容易留给学生不良印象,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造成难以纠正的长期的“心理疲劳”。此外,课堂里的教学硬件设备或工具同样会影响学生的接受意愿和审美情感,比如多媒体教学和黑板教学,学生对二者美观程度的不同反应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疲劳”。当然,学生个人是决定性的因素,除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短时间的精神状态外,学生个体的知觉能力对“心理疲劳”的发生则起着关键作用。人只有通过知觉感官与外界信息相关联,才能引发心理的连锁反应和共鸣反应。人与外界信息相关联的知觉主要有视、听、说,即视觉、听觉和语言交流。这三种知觉的信息交流能力的强弱引导着整个人体的精力和注意力的趋向。强则信息交流顺畅,弱则易于患上“心理疲劳”。“心理疲劳”对课堂教学的信息交流是极为不利的。学生长期的“心理疲劳”会使神经系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造成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阻碍师生的正常关系和信息交流,降低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结论: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心理反应相关联,反应积极而正当,则信息交流顺畅,效果好;反应消极而不当,则信息交流滞塞,效果差。如图4所示:
(二)靠有效的信息交流提高授课质量
授课问题的实质就是师生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毋庸置疑,凡是忽略师生间的信息交流系统的授课方式,都是注定会低效低质的。从“语言-信息交流系统”和“心理疲劳”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教师与我们学生的教学信息交流是有一个整体性的系统机制的。它应从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来实现。客体条件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即教学硬件设备或工具、教学软件的信息资源和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科技产品。主体条件主要是师生关系的互动性联络,即真正确立一种无障碍、无疲劳、无误判的循环互动式的信息交流关系。从信息科技和信息观念两种角度上来看,大致有以下三种实用且有效的信息交流方法。
第一,借力信息科技及其相关产品,多元化地增强师生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生产、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的能力。教师的信息生产、传输的能力,学生的信息接收、处理、应用的能力,都是一种信息能力的表现。我们这个时代的信息科技使得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充满了诸多客观现实条件。各种信息科技的硬件产品和软件应用在丰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时,也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借力信息科技,在增强师生的信息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第二,自己说与别人听的统一,不要忽视听众。信息交流是主体双方的互联互通,任何一方都不能割裂彼此的信息联系。师生之间主要以“语言-信息交流系统”为信息联系的中心机制。教师的“说”与学生的“听”应该是简晰、明确的信息联系。“信息质”差即无效的信息过多或“信息量”过于庞杂混乱都是不利于建构师生关系和信息交流的。引起学生对信息交流产生好感情绪的授课方式才能自然而然地收到良好的授课效果,而那些引起学生对信息交流产生反感情绪的授课方式只能导致进一步的“心理疲劳”。因此,教学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信息交流活动,师生双方是一种信息交流的关系,教师要把自己定义为“信息源”的角色,而我们学生则要把自己定义为“信息终端”的角色。特别是作为信息源的教师,一定不能忽视你的“听众”——那些接收并处理你所输出的信息的“信息终端”(学生)。
第三,有意识地制造“信息效应”,调整信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主体的交流行为,消除信息交流环节的不确定性、疲劳性和误判性。“信息效应”对于处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主体双方来说,其作用是很明显的:它能够改善信息环境、重塑信息价值,以及决定信息质量和信息效果。授课教师的个人魅力与学生的课堂审美态度是成正比的。教师授课的语言表述能力一定要过硬,语气的抑扬顿挫要有章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注意到重难要点、区分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教师要善于制造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导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信息效应”在教学中应当常态化为一种授课效应。
五、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授课方式的好坏和授课质量的高低,不是某个单一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的系统性问题。首先,现代是一个信息时代,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传统的教育观念必须要先行地革新,融入到信息化大趋势之中来。教育观念是导引教育教学信息化和授课方式符合实际要求的首要因素。其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硬件方面的科技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媒体化时,不要忘了先行的信息观念、信息意识、信息思维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理论指示意义。理论能够先行地把握客观规律及其实现形式。再次,授课方式应该以师生的信息交流关系为基础,依循“语言-信息交流系统”信息交流机制,改善学生的“心理疲劳”,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们应该多站在我们学生的视角上,从主客体的一体两面三要素的系统联系上寻求突破,不断研探新的相关于信息交流的授课方式。
总之,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加大对教育教学、师生关系和授课方式的信息化的哲学化解读,能够宏观地掌控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大局。我们应当要诉诸于一种哲学的有意识的思维方式,即从“哲学——信息哲学——教育”的方向上来建构“教育信息哲学”。所谓“教育信息哲学”,就是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来理论化、系统化地研探教育与信息、信息化的关系。把教育、信息化在哲学理论的高度上统一起来,形成一条“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哲学”的三位一体的研究路线,推动教育领域、信息哲学领域以及教育信息哲学领域的协同发展。这对于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战略更是有着莫大的助益。可见,这是一个教育课题,也是一个信息化课题,还是一个哲学课题,但更是一个时代课题。
参考文献:
[1]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叢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2]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
[3]李福春浅议师生关系的历史流变[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07(10).
[4]闵容,罗嘉文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教学研究,2006,29(1).
[5]许彩云语言传播的信息结构及语言符号的特点[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责任编辑蒲应秋)